試題詳情
2.在硬紙板上穿一個小洞,通過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漸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圍( ) A.變小 B.變大 C.不變 D.先變大后變小
試題詳情
3.當手指尖觸到平面鏡上時,手指尖與它在鏡中的像相距約4mm,則平面鏡的玻璃厚度是 ( ) A.4mm B.8mm C.2mm D.1mm
試題詳情
4.一平靜水池深1.5米,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為3.8×108米,則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離
( )
試題詳情
A.1.5m B.3m C.3.8×108 m D.7.6×108m
試題詳情
5.關于聲音的應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聲在工農業(yè)、醫(yī)療、軍事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沒有危害. B.聲波能傳遞能量,可以清洗手表零件 C.教師講課時,回聲起到了增強原聲的作用 D.中醫(yī)通過“望、聞、問、切”診病,其中“聞”是利用聲音獲得信息
試題詳情
6.要使二胡發(fā)出的音調更高,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把二胡弦線擰緊些 B.把二胡弦線擰松些 C.增加發(fā)聲部分弦的長度 D.用一根較粗的弦代替原來的弦
試題詳情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走向穿衣鏡,人在鏡中的像逐漸變大 B.黑板反光是因為光在反光處發(fā)生漫反射 C.放映電影時銀幕上的像是虛像
D.激光準直利用了光沿直線傳播的道理
試題詳情
8.下列關于聲的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聲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都比液體中的聲速大 B.聲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等介質中傳播,聲也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C.聲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環(huán)保角度的噪聲一定是由物體無規(guī)則振動產生 D.中考、高考期間要求學校周圍噪聲大的單位停工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試題詳情
9.岸上的人看到水中魚在 “白云”上游蕩,則
( ) A.“白云”是天上云的像,魚是水中實際的魚 B.“白云”和魚都是它們在水中形成的像,“白云”是反射形成的虛像,而魚是折射形成的虛像 C.“白云”和魚都是由于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虛像 D.“白云”和魚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在水中形成的虛像
試題詳情
10.林雨在森林公園游玩時,看到一個丟棄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進了水,就可能會成為森林火災的元兇. 于是她撿起瓶子丟進了垃圾桶里. 這其中引起火災的主要原因是 (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當于一個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
試題詳情
11.如圖2中哪個圖正確地表示了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情況 ( )
試題詳情

圖2
試題詳情
12.下列現象屬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燈光下的人影 B.河水中群山的倒影 C.人看到河水中的魚比實際位置淺 D.平靜水中的月影
試題詳情
13.下列四個句子:(1)這首歌調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請勿高聲喧嘩.其中“高”字指音調的是 ( ) A.(1)(3) B.(2)(4) C.(1)(2) D.(3)(4)
試題詳情
14.以下光學器件中,不屬于凸透鏡應用的是
( ) A. 近視眼鏡 B.照相機 C. 放大鏡 D.投影儀
試題詳情
15.一個人面向正南站在陽光下,他發(fā)現自己的影子在身體的右側,此時的時間大約是(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無法判斷
試題詳情
16.彩色電視機顯現出的各種顏色都是由三種基本顏色混合而成的,這三種顏色是( ) A. 紅、黃、綠 B.紅、綠、黃、藍 C.紅、綠、紫 D.紅、綠、藍
試題詳情
17.下列事例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 A.白天濃密樹蔭下有許多小圓形光斑 B.在平靜的湖邊看到樹的倒影 C.夜晚,路燈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D.圓形玻璃缸中的金魚,看上去變大了
試題詳情
18.觀察到某汽車號碼在平面鏡里的像為“10-18”,則該汽車的號碼是 ( ) A.10-18 B.81-01 C.18-10 D.01-18
試題詳情
19.不用回頭就能判斷身后說話的人所在方位,利用以下原理中的 ( ) A.回聲定位 B.聲的直線傳播 C.雙耳效應 D.聲的反射
試題詳情
20.站在橋洞里說話時,聽不到回聲的原因是 ( ) A.橋洞兩端是開口的,不能產生回聲 B.橋洞反射產生的回聲從洞口跑了 C.橋洞兩側的回聲正好抵消 D.橋洞窄小,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
試題詳情
21.如圖3所示,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幣慢慢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眼睛看到硬幣的位置( 。
試題詳情
 A.逐漸升高
B.逐漸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不升高也不降低
試題詳情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 1.小明自己制作了一個哨子,如圖4所示。在筷子上纏一些棉花,做成一個活塞,用水蘸濕棉花后插入兩端開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發(fā)出悅耳的哨聲。這哨聲是由管內空氣柱________產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變聲音的_____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平面鏡可以改變_________,如潛水艇上經常用到的__________鏡,就是這種現象的應用。
試題詳情
3.要想使反射光線跟入射光線成直角,入射角應當是 ,若使入射光線逐漸靠攏法線,則反射光線將 法線(填“遠離”或“靠攏”)。
試題詳情
4.某人身高1.7m,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該人與他的像之間的距離是6m,如果人向平面鏡走近1m,則他的像高是 m,他像與鏡面的距離是 m。
試題詳情
5.人的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范圍是從每秒________次到________之間。蒼蠅的翅膀每秒振動將近200次,蝴蝶的翅膀每分鐘振動300多次,那么根據我們學過的知識可以判斷出,我們憑聽覺不可以發(fā)現________從你旁邊飛過去。
試題詳情
6.如果一個物體能反射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 色;如果一個物體能吸收所有色光,則該物體呈現 色;
試題詳情
7.一般情況下,光傳播時的路徑是看不到的,你在實驗中顯示光路的方法_________。 (答出一種即可)
試題詳情
8.噪聲是當代社會的公害之一,它是由發(fā)聲體的 產生的,有資料顯示,噪聲每經過一條100m寬的林帶可降低20-25分貝,從減弱噪聲的途徑看,這是在 中降低噪聲的。
試題詳情
9.在燈光下做的“手影”是光的_________現象;近視眼鏡的玻璃鏡片相當于________透鏡。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1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15℃)是 。
試題詳情
12.電視機、錄象機和立體聲系統(tǒng)所配備的遙控器都使用
線來控制節(jié)目。(填紅外或紫外)
試題詳情
13.新皮鞋剛穿上時非常亮,這是因為光射到皮鞋表面發(fā)生了___________,而穿了一段時間之后,鞋面上落滿了灰塵,變暗了,這是因為光射到皮鞋上發(fā)生了___________。
試題詳情
三、作圖與實驗(14分) 1.如圖5所示,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MN中的像.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2.根據圖6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分別作出相應的折射光線或入射光線。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3.如圖7所示,光在空氣和水的分界面上發(fā)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其中________是法線,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是折射光線,________是入射角,______是折射角,_________側是水.
試題詳情
試題詳情
4.如圖8,是潛望鏡的原理圖,試畫出光經潛望鏡兩次反射的光路圖
試題詳情

圖8
試題詳情
四、探究題(13分) 1.在做“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的實驗時
圖8 (2)在尋找蠟燭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 (填“A”或“B”)這一側觀察。小明無論怎樣調節(jié)后面的蠟燭,都不能與蠟燭的像重合,請你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
試題詳情
2.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______;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 響度 較響 較響 弱 材料 衣服 錫箔紙 泡沫 距離 較長 最長 短 通過實驗得到的現象如表格所示,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_________。 通過表格分析,A.B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_________。
試題詳情
3.給你如下實驗器材:鋼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細線)、皮筋、鼓、紙張、小錘、激光器、燒杯、水、噴霧器、蚊香、火柴,請你任選器材探究物理現象的有關實驗,按照例子完成表格。 探究問題 實驗器材 例:聲音的產生 音叉、乒乓球(系細線)、小錘 五、計算題(每題3分,共6分)
試題詳情
1.利用聲吶系統(tǒng)測海洋深度,從發(fā)聲到接收到回聲經過 鐘,求此處深度為多少米?(聲在海水中的速度為153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