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一輕質(zhì)細(xì)繩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
          120
          kg
          的小球A,另一端掛在光滑水平軸O上,O到小球的距離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左側(cè)距離s處固定一個光滑的斜面,如圖所示,水平距離s為lm,現(xiàn)有一小滑塊B,質(zhì)量也為m,從斜面上由靜止滑下,與小球發(fā)生彈性碰撞.滑塊B與水平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不計空氣阻力,并將滑塊和小球都視為質(zhì)點,g取10m/s2,試問:
          (1)若滑塊B從斜面某一高度h處由靜止滑下與小球發(fā)生彈性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此高度h.
          (2)若滑塊B從h=5m處由靜止下,求滑塊B與小球碰后,小球達(dá)到最高點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分析:(1)小球恰好通過最高點,根據(jù)重力等于向心力,可求出速度;小球從最低點到最高點過程機械能守恒;碰撞過程速度交換;對滑塊下滑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列式.
          (2)先對滑塊下滑過程運用動能定理列式;碰撞過程速度交換;小球運動過程機械能守恒;在最高點,合力提供向心力.
          解答:解:(1)小球恰能完成一次完整的圓周運動,它到最高點的速度為v1,在最高點,僅有重力提供向心力,則有 
          mg=m
          v
          2
          1
          R
                                     ①
          在小球從最低點運動到最高點的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并設(shè)小球在最低點速度為v,則又有
          1
          2
          mv2=mg?2L+
          1
          2
          mv12                 ②
          解①②得v=
          5
          m/s
          滑塊從h高處運動到將與小球碰撞時速度為v,對滑塊由能量轉(zhuǎn)化及守恒定律有
          mgh=μmg?S+
          1
          2
          mv2
          因碰撞后速度交換v=
          5
          m/s,解上式有h=0.5 m.
          故滑塊B從斜面
          5
          m高處由靜止滑下與小球發(fā)生彈性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
          (2)若滑塊從h′=5 m處下滑到將要與小球碰撞時速度為u,同理有
          mgh=
          1
          2
          mu2+μmg?S     ③
          解得u=
          95
          m/s      ④
          滑塊與小球碰后的瞬間,同理滑塊靜止,小球以u的速度開始做圓周運動,小球從最低點到最高點過程,機械能守恒,有
          1
          2
          mu2=
          1
          2
          m
          u
          2
          1
          +mg?2L
             
          在最高點,繩的拉力T和重力的合力充當(dāng)向心力,則有
          T+mg=m
          u
          2
          1
          L
                ⑤
          解④⑤兩式得T=45 N.
          故小球達(dá)到最高點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為45N.
          點評:本題關(guān)鍵要明確滑塊和小球的各個運動過程,然后運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列式求解.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輕質(zhì)細(xì)繩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
          120
          kg的小球A,另一端掛在光滑水平軸O 上,O到小球的距離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兩側(cè)等距離處分別固定一個光滑的斜面和一個擋板,如圖所示,水平距離s為2m,動摩擦因數(shù)為0.25.現(xiàn)有一小滑塊B,質(zhì)量也為m,從斜面上滑下,與小球碰撞時交換速度,與擋板碰撞不損失機械能.若不計空氣阻力,并將滑塊和小球都視為質(zhì)點,g取10m/s2,試問:
          (1)若滑塊B從斜面某一高度h處滑下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此高度h.
          (2)若滑塊B從h=5m處滑下,求滑塊B與小球第一次碰后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3)若滑塊B從h=5m 處下滑與小球碰撞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小球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次數(shù)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一輕質(zhì)細(xì)繩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m=0.05kg的小球A,另一端掛在光滑水平軸O上,O到小球的距離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兩側(cè)等距離處分別固定一個光滑的斜面和一個擋板,如圖所示,水平距離s=2m.現(xiàn)有一滑塊B,質(zhì)量也為m,從斜面上滑下,與小球發(fā)生碰撞,每次碰后,滑塊與小球速度均交換,已知滑塊與擋板碰撞時不損失機械能,水平面與滑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25,若不計空氣阻力,并將滑塊和小球都視為質(zhì)點,g取10m/s2,試問:
          (1)若滑塊B從斜面某一高度h處滑下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此高度h;
          (2)若滑塊B從h′=5m 處下滑與小球碰撞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小球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次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石景山區(qū)一模)一輕質(zhì)細(xì)繩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 m=0.05kg 的小球A,另一端套在光滑水平細(xì)軸O上,O到小球的距離為 L=0.1m,小球與水平地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兩側(cè)等距離處分別固定一個光滑的斜面和一個擋板,二者之間的水平距離S=2m,如圖所示.現(xiàn)有一滑塊B,質(zhì)量也為m,從斜面上高度h=3m處由靜止滑下,與小球碰撞時沒有機械能損失、二者互換速度,與檔板碰撞時以同樣大小的速率反彈.若不計空氣阻力,并將滑塊和小球都視為質(zhì)點,滑塊B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5,g取 10m/s2.求:
          (1)滑塊B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前瞬間,B速度的大;
          (2)滑塊B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后瞬間,繩子對小球的拉力;
          (3)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次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2014屆四川省綿陽市高三10月月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20分)一輕質(zhì)細(xì)繩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kg的小球A,另一端掛在光滑水平軸O 上,O到小球的距離為L=0.1m,小球跟水平面接觸,但無相互作用,在球的兩側(cè)等距離處分別固定一個光滑的斜面和一個擋板,如圖所示,水平距離s=2m,動摩擦因數(shù)μ=0.25.現(xiàn)有一小滑塊B,質(zhì)量也為,從斜面上滑下,每次與小球碰撞時相互交換速度,且與擋板碰撞不損失機械能.若不計空氣阻力,并將滑塊和小球都視為質(zhì)點,g取10m/s2,(斜面底端與水平面光滑連接,即滑塊通過連接點時無機械能損失)。試問:

          (1)若滑塊B從h=5m處滑下,要保證運動過程中繩子不會斷,繩子的最大承受拉力至少應(yīng)為多大。

          (2)若滑塊B從斜面某一高度處滑下與小球第一次碰撞后,使小球恰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完整的圓周運動,求此高度。

          (3)若滑塊B從H=4.9m 處下滑與小球碰撞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求小球做完整圓周運動的次數(shù)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