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學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投入使用前,以未感染H5N1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雞(隨機分為甲、乙兩組)為實驗動物進行了實驗,過程和結果如圖:下列相關分析中,錯誤的是( )
A.乙組小雞全部死亡可能是體內缺乏足夠抗H5N1型病毒的抗體
B.乙組小雞全部死亡可能是體內缺乏控制形成抗H5N1型病毒抗體的基因
C.甲組小雞存活是注射H5N1型疫苗已使其體內產(chǎn)生足夠抗H5N1型病毒的抗體
D.甲組小雞存活最可能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
【答案】B
【解析】解:A、乙組小雞未注射疫苗,無抗體和記憶細胞的產(chǎn)生,故全部死亡可能是體內缺乏足夠抗H5N1型病毒的抗體,A正確;
B、淋巴細胞中產(chǎn)生某種抗體的基因始終是存在的,只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B錯誤;
C、給甲組動物注射H1N1型疫苗,甲組動物的體內可產(chǎn)生一定量的抗H1N1型病毒的抗體和少量的記憶細胞;當H1N1型病毒再次進入甲組動物體內,這些抗體和少量的記憶細胞最終會產(chǎn)生更強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及時將抗原(H5N1型病毒)清除,C正確;
D、甲組動物存活最可能是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結果,D正確.
故選: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wǎng)特征的是( )
A. 一種生物只能被另一種生物捕食
B. 食物鏈的環(huán)節(jié)數(shù)是無限的
C. 一種生物可能屬于不同的營養(yǎng)級
D. 食物網(wǎng)上的生物之間都是捕食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出現(xiàn)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B. 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意味著新物種的產(chǎn)生
C. 生物進化的方向取決于生物變異的方向
D. 對物種間差異的研究關鍵是看能否交配并產(chǎn)生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柳樹對干旱的耐受性,進行了水分脅迫對其凈光合速率、氣孔導度和胞間CO2濃度影響的實驗,結果見下圖。請據(jù)圖回答:
(說明:水分脅迫指植物水分散失超過水分吸收,使植物組織含水量下降,正常代謝失調的現(xiàn)象)
(1)水分脅迫下,楊樹幼苗根細胞通過______作用增加失水,導致其光飽和點______。
(2)處理2.75小時時,重度脅迫條件下,該植物葉肉細胞產(chǎn)生ATP的部位有______;水參與反應并產(chǎn)生[H]的具體部位是______。
(3)中度脅迫條件下,處理2.75小時后出現(xiàn)凈光合速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4)處理2.75小時后,轉入正常營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在重度脅迫后期,氣孔導度降低,胞間CO2濃度升高?赡茉蚴牵孩儆袡C物的______變慢,導致細胞內光合產(chǎn)物積累。②水分虧缺導致______(填結構名稱)破壞,從而直接影響光反應,而且這種破壞______(填“能恢復”或“不能恢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膜透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核糖體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夠自由透過高爾基體膜
B. 細胞質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關蛋白須通過內質網(wǎng)輸入葉綠體
C. 子葉細胞中包被脂肪顆粒的膜對葡萄糖具有選擇透性
D. 細胞外高濃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膜組成和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A.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運動而蛋白質分子不可以運動
B.生物膜由外到內依次由糖被、蛋白質、磷脂雙分子層構成
C.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過囊泡的轉移來實現(xiàn)
D.組成膜的各種化學成分在膜上是均勻分布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五界系統(tǒng)在各界生物相互關系方面,反映出真核多細胞生物進化的三大方向是
A. 植物界、動物界和原生生物界
B.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
C. 植物界、動物界和真菌界
D. 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油脂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由碳、氫、氧元素組成,且含氧量較糖類少
B. 是生物體內重要的結構組成物質
C. 水解產(chǎn)物為甘油脂肪酸
D. 能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橙黃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