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個研究小組,經大量重復實驗,在小鼠毛色遺傳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如下現(xiàn)象。推測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發(fā)育)的基因型為 ( )。
①黑色×黑色→黑色 ②黃色×黃色→2黃色∶1黑色
③黃色×黑色→1黃色∶1黑色
A.顯性純合體 B.顯性雜合體 C.隱性個體 D.不能確定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為植物葉肉細胞內的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過程①消耗CO2釋放O2,過程③消耗O2釋放CO2
B.過程②只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過程③只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
C.過程①產生[H],過程②消耗[H],過程③產生[H]也消耗[H]
D.若過程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該植物的干重必然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下列圖示,回答問題:
(1)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_________,它在結構上不同于真核細胞最顯著的特點是__________。
(2)圖中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是_____________。
(3)在顯微鏡下觀察B,換高倍鏡后應調節(jié)___準焦螺旋。由于B通體近乎透明,應調節(jié)反光鏡和通光孔使光線略____(明/暗),物象更清晰,便于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請據(jù)此回答:
(1)肉毒梭菌屬于______生物,肉毒類毒素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其基本組成單位的結構通式是__________。
(2)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__個氨基。
(3)由上圖可知,該片段由______種單體組成,有________個肽鍵。在形成該片段時要脫去_________分子水,這種反應稱做 。若該片段水解,水中H的去向是形成 。
(4)高溫可使肉毒類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家族甲(基因為A、a)、乙(基因為B、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其中一種為紅綠色盲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II6的基因型為BbXAXa
B.如果II 7和II 8生男孩,則表現(xiàn)完全正常
C.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乙病為紅綠色盲癥
D.若III11和III12婚配其后代發(fā)病率高達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為實驗材料培育新品種的途徑。據(jù)圖分析回答:
(1)通過途徑2、3獲得幼苗的過程都應用了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該技術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是____________。
(2)要盡快獲得穩(wěn)定遺傳的優(yōu)良品種應采用途徑__________________,該過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
(3)品種A與途徑3中幼苗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________。品種C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4)品種C與B是否為同一個物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5)途徑4依據(jù)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此途徑與雜交育種相比,最突出的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武器是指在戰(zhàn)爭中使人、畜致病,毀傷農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類。根據(jù)它們的類型,預測下列不屬于生物武器危害性特點的是
A、傳播不受氣候影響
B、傳染范圍廣
C、傳播途徑多
D、傳染性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種群和群落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種群密度調査方法多樣,動物常用標志重捕法,如跳蝻的種群密度調查
B. 種群和群落都有空間特征,如均勻分布就是群落的水平結構
C. 研究種群數(shù)量變化可以用模型法,其中“S”型曲線就是構建的物理模型
D. 群落演替過程中占優(yōu)勢的植物種群是在爭奪陽光的競爭中獲勝的種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只有在保持細胞活性的條件下,才能顯示細胞中某物質或結構的實驗是 ( )
A. 蘇丹Ⅲ染色觀察花生種子子葉細胞中的脂肪
B. 龍膽紫染色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的有絲分裂
C. 健那綠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線粒體
D. 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液染色觀察動物細胞中的DNA和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