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人體局部內環(huán)境的示意圖。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 人發(fā)生過敏反應時,結構1的通透性會降低
B. 某人長期攝入蛋白質過少,會引起丙液增加
C. 丙液和乙液可以通過結構2相互滲透
D. 3中無氧呼吸的產物會引起甲液pH明顯下降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拉馬克進化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拉馬克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來的
B.生物的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C.器官廢而不用,就會造成形態(tài)上的退化
D.用進廢退獲得的性狀不可以遺傳給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在最適溫度下,某種酶的催化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之間的關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在A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B. 在C點增加反應物濃度,反應速率將加快
C. 在A點提高反應溫度,反應速率會加快
D. 在B點增加酶的濃度,反應速率會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圖 a含有2個染色體組,圖 b含有3個染色體組
B. 如果圖 b表示體細胞,則圖 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體
C. 如果圖 c代表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的生物的體細胞,則該生物一定是二倍體
D. 圖 d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細胞發(fā)育而成的,是單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人員在研究兩個二倍體近種甲、乙間雜交時發(fā)現,獲得的F1植株X不可育,已知甲乙的花色各由一對等位基因決定,Al、A2分別控制出現紅色和藍色,二者同時存在時表現為紫色。請根據圖示回答:
(1)植株X產生配子的過程中四分體數量為 ________,圖中①處處理方法是用 ____________劑)處理______________(部位)進而獲得可育植株Y。
(2)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想得到植株X上結的無子果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此時果皮細胞的染色體組數為______________。
(3)植株Y有______________種基因型,其中紫色個體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用圖所示的4種卡片分兩組搭建DNA模型。 有一組的卡片中有20個T和40個C;另一組同學有20個A和40個G。兩組所取的卡片都恰好夠搭建模型,這兩組同學搭建的DNA模型最可能
A. 長度一樣,順序也一樣 B. 長度一樣,順序不一樣
C. 長度不一樣.順序一樣 D. 長度不一樣,順序也不一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光合作用的問題
現有轉BT基因抗蟲棉品種甲和乙,及非轉基因棉品種丙。在花蕾期對葉片中色素、凈光合速率日變化(左圖)、胞間CO2濃度日變化(右圖)進行了測量。對葉綠素總量測量結果為:甲>丙>乙;葉綠素a/b測量結果:甲>丙>乙。
(1)用紙層析法分離三個品種棉花的葉綠素,則在紙層析的結果中,理論上藍綠色與黃綠色帶寬比值最大的是品種__________。這些色素分布于__________,能被光能活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圖,以12:30為界,比較轉基因棉與非轉基因棉凈光合速率變化趨勢: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左圖和右圖,總結胞間C02濃度與非轉基因棉凈光合速率的關系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左圖和右圖,圖中陰影所示區(qū)段,影響轉基因棉乙凈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有:______。
①胞間C02濃度 ②光強 ③溫度 ④光質
(5)有人依據轉BT基因棉花的凈光合速率大于非轉基因棉花,推測BT基因與棉花凈光合速率的關系可能是:____________。
①BT基因抑制了轉基因棉的細胞呼吸
②BT基因促進了轉基因的細胞呼吸
③BT基因抑制了轉基因棉的光合作用
④BT基因促進非轉基因的光合作用
⑤BT基因促進了轉基因棉的光合作用
⑥BT基因抑制非轉基因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很多同學都曾嘗試設計制作小生態(tài)瓶,但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的設計并不成功。下面羅列了設計生態(tài)瓶應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內各種生物之間應有營養(yǎng)上的聯(lián)系 B.瓶內各種生物的數量搭配應合理
C.應定時向瓶內通氣,保證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內生態(tài)系統(tǒng)應獲得充足的能量供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請據圖回答:
(1)該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是______。該農田中的生產者、消費者、______與無機環(huán)境相互作用,共同構成該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
(2)該食物網中共含有______條食物鏈,其中最短的一條食物鏈包含______個營養(yǎng)級。
(3)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綠色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鏈的傳遞過程中,由第二營養(yǎng)級傳向第三營養(yǎng)級的效率一般為____________。
(4)調查發(fā)現,一些遭棄耕多年的農田陸續(xù)長出了雜草、小灌木,這種現象在生態(tài)學上稱為__________。遭棄耕的農田很快長出雜草、小灌木,說明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____________穩(wěn)定性比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