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長期以來 ,香蕉生產(chǎn)遭受病害的嚴重威脅 ,制約了其發(fā)展。目前 ,隨著轉基因抗病香蕉基因工程技術的日趨成熟 ,為培育抗病香蕉品種開辟了新途徑。轉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過程如圖所示,質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種限制酶切割位點。請回答:
(1)構建含抗病基因的表達載體A時,應選用限制酶 ,對 進行切割。
(2)培養(yǎng)基中的卡那霉素會抑制香蕉愈傷組織細胞的生長,欲利用該培養(yǎng)基篩選已導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細胞,應使基因表達載體A中含有 ,作為標記基因。
(3)能使抗病基因在香蕉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調控序列是: (填字母序號)。
A啟動子 B終止子 C 復制原點 D標記基因
(4)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方法有多種,圖中所示方法為 。
(5)欲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成功,可采用的技術 (填字母序號)。
A. 核酸分子雜交 B. 基因序列分析 C. 抗原-抗體雜交 D. PCR
(6)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將導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組織細胞培育成轉基因植株。香蕉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外還必須含有 等植物激素,它們會在 (填圖中標號)階段發(fā)揮作用,同時 (填圖中標號)階段還需要給予一定光照。
(7)從香蕉組織塊到獲得轉基因抗病香蕉試管苗的過程中,需經(jīng)過 。(填數(shù)字)
①無絲分裂 ②有絲分裂 ③減數(shù)分裂 ④ 原代培養(yǎng) ⑤ 傳代培養(yǎng)
⑥ 植物體細胞雜交 ⑦ 細胞融合 ⑧ 脫分化 ⑨ 再分化
(1)PstⅠ、EcoRⅠ(答全給分)含抗病基因的DNA、質粒(答全給分)(2)抗卡那霉素基因 (3)AB (4)農(nóng)桿菌轉化法 (5) C (6)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①和② ② (7)②⑧⑨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jù)圖示,選用限制酶切割時不能破壞抗病基因,所以應選用PstⅠ和EcoRⅠ對含有抗病基因的DNA和質粒進行切割。因為培養(yǎng)基中的卡那霉素會抑制香蕉愈傷組織細胞的生長,所以如果想利用該培養(yǎng)基篩選已導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細胞,應使基因表達載體A中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以便作為標記基因,進行篩選。抗病基因必需具有調控序列:啟動子和終止子,才能在香蕉細胞中特異性表達。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nóng)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圖中采用的是最常用的農(nóng)桿菌轉化法。檢測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達,可采用的方法有DNA分子雜交技術、分子雜交技術、抗原-抗體雜交技術。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中需要的植物激素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在①脫分化和②再分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在②再分化過程中需要給予一定的光照,利用芽的分化。從香蕉組織塊到獲得轉基因抗病香蕉試管苗的過程中,需經(jīng)過②有絲分裂、⑧脫分化、⑨再分化。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36.(10分)長期以來 ,香蕉生產(chǎn)遭受病害的嚴重威脅 ,制約了其發(fā)展。目前 ,隨著轉基因抗病香蕉基因工程技術的日趨成熟 ,為培育抗病香蕉品種開辟了新途徑。轉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過程如圖所示,質粒上有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等四種限制酶切割位點。請回答:
(1)構建含抗病基因的表達載體A時,應選用限制酶 ,對 進行切割。
(2)培養(yǎng)基中的卡那霉素會抑制香蕉愈傷組織細胞的生長,欲利用該培養(yǎng)基篩選已導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細胞,應使基因表達載體A中含有 ,作為標記基因。
(3)能使抗病基因在香蕉細胞中特異性表達的調控序列是: (填字母序號)。
A啟動子 B終止子 C 復制原點 D標記基因
(4)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方法有多種,圖中所示方法為 。
(5)欲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表達成功,可采用的技術 (填字母序號)。
A. 核酸分子雜交 B. 基因序列分析 C. 抗原-抗體雜交 D. PCR
(6)利用組織培養(yǎng)技術將導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組織細胞培育成轉基因植株。香蕉組織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外還必須含有 等植物激素,它們會在 (填圖中標號)階段發(fā)揮作用,同時 (填圖中標號)階段還需要給予一定光照。
(7)從香蕉組織塊到獲得轉基因抗病香蕉試管苗的過程中,需經(jīng)過 。(填數(shù)字)
①無絲分裂 ②有絲分裂 ③減數(shù)分裂 ④ 原代培養(yǎng) ⑤ 傳代培養(yǎng)
⑥ 植物體細胞雜交 ⑦ 細胞融合 ⑧ 脫分化 ⑨ 再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