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麥芽糖與斐林試劑共熱后會發(fā)生顏色反應,且麥芽糖溶液的濃度越高,顏色越深。用不同濃度梯度麥芽糖溶液與斐林試劑共熱后的顏色反應,建立標準比色溶液試管,通過與標準試管中的顏色的對比,可以測定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速率,進而推斷不同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響。甲同學在其它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分別在10℃、15℃、20℃、25℃、30℃條件下,測定并記錄了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應速率,繪制成曲線(如下圖)。甲同學由此得出結論:唾液淀粉酶所需最適宜的溫度是30℃。
(1)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能說明唾液淀粉酶所需最適溫度是30℃,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重新設計“測定唾液淀粉酶所需最適宜溫度”的實驗,并預測實驗結果。請將預測的結果在下面的坐標中繪之V—t曲線。
實驗步驟:
實驗結果預測:
繪制曲線:
(1)缺少30℃以上的溫度設置組
(2)實驗步驟:
①取10支試管標號為1—10,各加入2mL新鮮唾液,分別放在10℃、15℃、20℃、25℃、30℃、35℃、40℃、45℃、50℃、55℃下保溫5min。②另取10支試管,標號為1'—10',各加入一定濃度的淀粉溶液2mL,分別放在10℃、15℃、20℃、25℃、30℃、35℃、40℃、45℃、50℃、55℃下保溫5min。③將相同溫度環(huán)境中的唾液與淀粉液混合均勻,并在各自溫度下反應一段時間后,通過比色的方法測定及記錄反應速度。
預測結果:
30℃以后,隨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增加,35℃時反應速度最快,35℃后隨溫度的增加,反應速度逐漸降低,證明35℃是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適溫度;
繪制曲線:
本題考察同學們實驗設計能力、知識遷移能力和用新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標準溶液比色法是題中介紹的一種新方法,在實驗設計中應該用到。實驗步驟中注意要將底物和酶分別在相應的溫度條件下處理后才能混合,這樣使實驗設計更加嚴謹科學。
結果的預測我們應該用所學的知識來預測,因為唾液淀粉酶發(fā)揮作用的最適溫度應該跟體溫接近,所以預測的結果應該是30℃以后,隨溫度升高,反應速度增加,直至35℃后才逐漸下降,證明35℃是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最適溫度;(聲明:本人的觀點該實驗預測的結果應該只有一個,因為我們是學過生物的人,而不是對生物知識一無所知)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