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西瓜含有大量的糖,常被用于還原糖的鑒定
          B.通過對雙縮脲試劑B液進行稀釋可獲得斐林試劑乙液
          C.蘇丹Ⅳ染液能將脂肪顆粒染成紅色
          D.脂肪鑒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提取花生子葉中的脂肪顆粒

          分析 1、鑒定類實驗中,取材時應該選取無色且富含被鑒定物質的材料,否則會形成顏色干擾.
          2、正確區(qū)分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量濃度為0.05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雙縮脲試劑由A液(質量濃度為0.1 g/mL氫氧化鈉溶液)和B液(質量濃度為0.01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蛋白質,使用時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3、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用質量分數(shù)為8%的鹽酸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將染色體上的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劑與DNA結合.

          解答 解:A、西瓜汁是紅色的,不能用于還原糖的鑒定,否則會產(chǎn)生顏色干擾,A錯誤;
          B、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量濃度為0.05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雙縮脲試劑由A液(質量濃度為0.1 g/mL氫氧化鈉溶液)和B液(質量濃度為0.01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因此通過對斐林試劑乙液進行稀釋可獲得雙縮脲試劑B液,B錯誤;
          C、脂肪可用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鑒定,呈橘黃色(或紅色),C正確;
          D、脂肪鑒定中使用50%的酒精目的是洗去浮色,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檢測還原糖實驗、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檢測脂肪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選擇的材料是否合適、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HCO3-、HPO42-可維持人體血漿的酸堿度
          B.Na+、Cl-可參與維持人體血漿的酸堿度
          C.人體饑餓時,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
          D.炎熱環(huán)境中,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又是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據(jù)圖回答:

          (1)真核細胞與原核細胞的最主要區(qū)別是看其有無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以上4個圖中屬于原核細胞的是CD,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AD.藍藻能進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藻藍素和葉綠素等光合色素.
          (2)B細胞與D細胞結構中無明顯差異的結構是細胞膜、核糖體.
          (3)C細胞的DNA主要存在于擬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下丘腦在人體生理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請據(jù)圖回答問題(甲、乙、丙、丁為人體內某種結構或細胞,A、B、C、D為激素)

          (1)當人體處于寒冷環(huán)境中,圖中激素A甲狀腺激素(填名稱),同時激素D腎上腺素(填名稱)分泌也增多.
          (2)當人體內的血糖濃度降低時,丁胰島A細胞(填名稱)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濃度的變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腦的控制,通過有關神經(jīng)的作用分泌的激素C增多;同時激素D也增多.
          (3)下丘腦除參與圖中的調節(jié)過程外,還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填激素名稱),由甲釋放到血液中,調節(jié)人體內水的平衡.
          (4)如果血液中物質A的含量過高時,會抑制下丘腦和甲的分泌活動,這種調節(jié)作用稱為反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二十二肽被水解成1個四肽,2個三肽,2個六肽,則這些短肽的氨基總數(shù)的最小值及水解過程加水數(shù)依次是( 。
          A.6、18B.5、4C.5、5D.6、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某地區(qū)經(jīng)常出現(xiàn)蘋果小葉病,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鋅引起的,有人認為是土壤中缺鎂引起的.現(xiàn)有如下材料,請你完成下列實驗,證實上面的猜測哪個正確.
          (1)材料用具:三株長勢相同的蘋果幼苗、蒸餾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種化合物.
          (2)實驗原理:任何一種必需元素在植物體內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會表現(xiàn)出相應的癥狀.根據(jù)全素培養(yǎng)液和相應缺鋅、缺鎂的培養(yǎng)液對蘋果生長發(fā)育的比較,判斷小葉病的病因.(注:全素培養(yǎng)液是指含有植物生長所需全部必需元素的培養(yǎng)液,缺鋅、缺鎂的培養(yǎng)液是除鋅、鎂元素外其他必需元素齊全的培養(yǎng)液)
          (3)方法步驟:
          ①首先配制全素培養(yǎng)液、缺鋅培養(yǎng)液和缺鎂培養(yǎng)液,分別放入三個培養(yǎng)缸并編號為A、B、C.
          ②將三株蘋果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上述三種培養(yǎng)液中.
          ③放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蘋果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狀況.
          (4)結果預測和分析:
          ①A缸內的蘋果幼苗正常生長.
          ②若B缸內蘋果幼苗表現(xiàn)出小葉病,而C缸沒有,則說明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若C缸內蘋果幼苗表現(xiàn)出小葉病,而B缸沒有,則說明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鎂引起的;若B、C兩缸內的幼苗都不表現(xiàn)為小葉病,則說明蘋果小葉病與缺鋅和缺鎂都無關;
          (5)若實驗證明蘋果小葉病是由缺鋅引起的,從科學研究的嚴謹角度出發(fā),還應增加的實驗步驟是:在缺鋅的完全培養(yǎng)液B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鋅的無機鹽(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蘋果幼苗的生長發(fā)育狀況.一段時間后小葉病消失,幼苗恢復正常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物質跨膜運輸?shù)臄⑹,錯誤的是(  )
          A.主動運輸過程中,需要載體蛋白協(xié)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靜息狀態(tài)下,神經(jīng)細胞不再進行葡萄糖的跨膜運輸
          C.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外流導致細胞內滲透壓升高
          D.長期酗酒,酒精會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影響細胞代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小麥的穗發(fā)芽影響其產(chǎn)量和品質.某地引種的紅粒小麥的穗發(fā)芽率明顯低于當?shù)匕琢P←湥疄樘骄康矸勖富钚耘c穗發(fā)芽率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
          (1)取穗發(fā)芽時間相同、質量相等的紅、白粒小麥種子,分別加蒸餾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適宜條件下進行實驗.實驗分組、步驟及結果如下:(注:“+”數(shù)目越多表示藍色越深)
                                 分組
          步驟
           紅粒管白粒管 對照管 
           ① 加樣0.5mL提取液  0.5mL提取液
           ② 加緩沖液(mL) 1 1 1
           ③ 加淀粉溶液(mL) 1 1
           ④ 37℃保溫適當時間,終止梅促反應,冷卻至常溫,加適量碘液顯色
           顯色結果+++++++++
          顯色結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較低的品種是紅粒小麥;據(jù)此推測:淀粉酶活性越低,穗發(fā)芽率越低.若步驟③中的淀粉溶液濃度適當減小,為保持顯色結果不變,則保溫時間應適當縮短.(縮短、延長或不變)
          (2)小麥中的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為進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發(fā)芽率差異中的作用,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X處理的作用是使β-淀粉酶失活.若Ⅰ中兩管顯色結果無明顯差異,且Ⅱ中的顯色結果為紅粒管顏色顯著深于白粒管(填“深于”或“淺于”),則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這兩處小麥穗發(fā)芽率差異的主要原因.
          (3)酶的催化具有專一性,酶的專一性是指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學反應.
          (4)生物體內各項生理活動的進行都需要酶的催化,組成酶的單體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核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所有生物活的細胞中都具有DNA
          B.由A、G、C、U四種堿基參與合成的核苷酸有8種
          C.DNA與RNA對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的親和力相同
          D.一條核苷酸鏈上的磷酸和五碳糖之間通過磷酸二酯鍵連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