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浸潤在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細胞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細胞膜
B.②是伸縮性較小的原生質層
C.③處充滿著細胞液
D.該現象說明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答案】D
【解析】
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稱為原生質層。由于細胞膜和液泡膜的選擇透過性,使得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中,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由于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當細胞不斷失水時,原生質層就會與細胞壁逐漸分離開來,也就是逐漸發(fā)生了質壁分離。
A、由圖示可判斷①為細胞壁,細胞壁為全透性,A錯誤;
B、②可以看作為原生質層,但原生質層比細胞壁的伸縮性大,B錯誤;
C、細胞液指液泡內的液體,由圖可知③處的液體為原生質層與細胞壁之間的水分子,C錯誤;
D、植物細胞能以滲透方式吸水或失水,說明植物細胞與其所在的外界溶液之間組成了滲透裝置。細胞液與外界溶液之間可能存在濃度差,而兩液體之間的原生質層則由于其選擇透過性相當于半透膜,D正確。
故選D。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曲線a表示在最適t ℃、最適pH條件下,底物濃度與酶促反應速率的關系。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在曲線的AB段限制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濃度
B. 在曲線的B點時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線b表示
C. 酶的數量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c表示
D. 減少pH值,重復該實驗,曲線中B點位置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親子代之間的患病情況分析,根據Ⅰ2號和Ⅱ4號個體的岀現,可判斷該遺傳病不可能的遺傳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遺傳;根據_____________個體的出現,可判斷該遺傳病不可能的遺傳方式是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
(2)該病最有可能是常染色體________(填“顯性”或一 “隱性”)遺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確定某患者是否為雜合子,可對其進行_______________
A.遺傳咨詢 B.基因檢測 C.B超檢查 D.染色體數目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中,在培養(yǎng)R型細菌的1、2、3、4四支試管中,依次加入S型細菌的DNA、S型細菌DNA和DNA酶、S型細菌蛋白質、S型細菌莢膜多糖,經過培養(yǎng),檢查結果發(fā)現試管內仍然有R型細菌的是
A.3和4B.1、3和4
C.2、3和4D.1、2、3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興奮通過神經一骨骼肌接頭引起骨骼肌收縮的部分過程。突觸小泡釋放乙酰膽堿(Ach)作用于A(受體兼Na+通道),使通道打開,Na+內流,產生動作電位,引起肌肉收縮。分析回答:
(1)神經-骨骼肌接頭屬于反射弧中_______________的組成部分,骨骼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時,膜外發(fā)生的電位變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釋放Ach的結構是神經元的___________(填“樹突末梢”或“軸突末梢”),Na+通過_______________方式由通道進入肌細胞內。
(3)在神經-骨骼肌接頭處,Ach作用于A,引起肌肉收縮過程中引發(fā)的信號變化是_______。
(4)細胞外鈣離子對鈉離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鈣離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鈉離子內流減少),故臨床上血鈣含量偏高,會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癥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葉綠體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葉綠體DNA編碼的大亞基和細胞核DNA編碼的小亞基共同組裝而成,部分代謝途徑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葉綠體的功能受核DNA的控制
B.酶R在[H]的參與下固定CO2形成C3-I
C.X的濃度隨著外界CO2濃度增加而增加
D.C3-II輸出葉綠體的速度不影響淀粉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餐廚垃圾廢液中的淀粉、蛋白質、脂肪等微溶性物質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但由于初期有益微生物數量相對較少,存在發(fā)酵周期長、效率低等缺點,極易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1)為探究圓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桿菌處理某餐廚垃圾廢液的最佳接種量比,來制備微生物菌劑,研究者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兩種菌液進行不同配比分組處理如下表所示:
編號 | R0 | R1 | R2 | R3 |
圓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桿菌 | 1:0 | 0:1 | 1:1 | 2:1 |
將上表菌液分別接種于l00mL__________中進行振蕩培養(yǎng),振蕩處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本實驗還需設置對照組為__________。
②培養(yǎng)3天后測定活菌數,取一定量菌液進行__________稀釋,然后分別取0. 1mL的菌液采用__________法接種于基本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進行計數時,可依據__________對兩種菌進行區(qū)分,并選取菌落數在__________內的平板。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由實驗結果可知__________。
(2)為進一步探究菌種比例對該餐廚垃圾廢液中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的降解效果,測得15天內廢液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變化如下圖所示:
由實驗結果可知分別選取__________的接種比對該餐廚垃圾廢液中蛋白質、脂肪降解效果最好。廢液中個別組蛋白質含量在后期升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植物花色色素形成與基因的關系如圖1,該植物兩對等位基因與染色體關系如圖2。請根據聽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1和圖2可知,開紅花雌性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種,圖2中植物與開黃花植株大量雜交,若得到的子代只出現兩種花色,則該黃花植株基因型為_________;若得到的子代出現三種花色,那么子代雌性植株中開紅花個體所占比例為_________。
(2)若該植物正常植株均為圓形葉純合體,利用種子進行輻射誘變處理后單獨隔離種植,出現了一株橢圓形葉突變雌株。若該性狀是由于某條染色體上的一個基因發(fā)生突變而產生的,則:
①突變發(fā)生在常染色體上,則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該突變發(fā)生在Z染色體上,請設計雜交實驗判斷顯性性狀是圓形葉還是橢圓形葉。
Ⅰ.實驗設計思路:取該橢圓形葉突變雌株與_________雜交,統(tǒng)計子一代的表現型及比例。
Ⅱ.預測實驗結果及結論:
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圓形葉為顯性性狀;
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橢圓形葉為顯性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