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血漿中含有水、無機鹽、血紅蛋白、代謝廢物、氣體、激素及各類營養(yǎng)物質。 (____)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回答以下有關生態(tài)學問題。
I.某地區(qū)曾做過一項實驗:將大量的鴨子引入農田水稻蝗蟲,對蝗蟲進行了有效控制。為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該實驗還建立了如圖1所示的模型。
(1)從模型建構的類型角度分析,圖1模型屬于數學模型,該模型表明,引入鴨子后該地區(qū)蝗蟲的K值為______________。
(2)引入鴨子前,若蝗蟲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長,最初有N0只,則t天后種群數量為______________只。
(3)通過研究蝗蟲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該地區(qū)又進一步提出“改治結合、根除蝗害”的治蝗戰(zhàn)略,一方面通過改造蝗蟲發(fā)生地,降低蝗蟲的K值;另一方面利用雌信息素誘捕蝗蟲通過降低________________使種群密度下降。
II.棄耕農田在氣候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最終將演替到相對穩(wěn)定的________________階段。如圖2所示的物種甲、乙、丙在演替的不同階段開始生長,最終三者在垂直結構上的分布自下而上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艾滋病病毒屬于RNA病毒,具有逆轉錄酶,如果它決定某性狀的一段RNA含堿基A=19%、C=26%、G=32%。則通過逆轉錄過程形成的雙鏈DNA中應含有堿基A的比例為
A.19% B.21% C.23% D.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以酵母菌為對象探究種群數量的動態(tài)變化。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每隔24小時定時取樣,再用血細胞計數板進行計數,并以多次計數的平均值估算酵母菌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__________法。取樣前,要將培養(yǎng)液震蕩,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制片時,首先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培養(yǎng)液。
(2)下圖是一塊血細胞計數板正面示意圖,其上有________個計數室。若多次重復計數后,算得每個小方格中平均有5個酵母菌,則10mL該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總數有__________個。
(3)該同學將試管中的培養(yǎng)液震蕩后取樣并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右上圖所示的現象,則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直接決定種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利用牛的乳腺細胞生產人體血清白蛋白的操作流程。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①中已含有人體血清白蛋白基因
B. 獲取細胞②的技術為核移植
C. 取囊胚期的內細胞團細胞作DNA分析,進行性別鑒定
D. 試管牛與圖示培育過程產生犢牛的生殖方式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家族的遺傳系譜圖(□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正常女性,■表示患病男性),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病為白化。ɑ蛴胊表示),則9號是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10號為患病女孩的概率為_____________。
(2)若該病為紅綠色盲(基因用b表示),則4號的基因型為________,7號是純合子的概率為_______。
(3)若8號是性染色體為XXY的色盲患者,則這種異常是_____________方(填父或母)在_______時期(填什么分裂什么時期)發(fā)生異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的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B. 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 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 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山茶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獲得了下圖所示結果,有關本實驗分析或評價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促進山茶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c
B. 用NAA處理山茶花插條的時間應該相同
C. 山茶花插條上側芽的數目及飽滿程度會影響實驗結果
D. 本實驗的自變量促進山茶花插條生根的NAA濃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