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維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恒定的重要過程是
A. 遺傳和變異
B. 無絲分裂和有絲分裂
C. 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
D.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圖2表示某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的相關過程(圖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請據圖回答:
(1)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圖1、圖2分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圖1所示③的中文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1過程進行時,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酶參與。
(2)大腸桿菌細胞中,圖2中的一個d上結合多個b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2中含核糖的結構有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丙氨酸的密碼子是________________,終止密碼子位于丙氨酸密碼子的______________(填“左”或“右”)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的五個細胞是某種生物不同細胞分裂的示意圖,(假設該生物的體細胞只有4條染色體)請回答以下問題:
(1)A、B、C、D、E中屬于有絲分裂的是___________,屬于減數分裂的是___________。
(2)A細胞有_______條染色體,有______個DNA分子,屬于_______________期。
(3)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
(4)染色體暫時加倍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___。
(5)不具有姐妹染色單體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_。
(6)A細胞經分裂形成的子細胞是___________,染色體有___________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1是某動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該細胞在有絲分裂時,母細胞中的姐妹染色單體均須附著于紡錘絲上,這稱為雙定向作用。一種稱為紡錘體裝配檢查點(SAC)的監(jiān)控機制能監(jiān)視紡錘絲附著過程,一旦發(fā)現如圖2所示的異常現象,便暫停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離和有絲分裂的繼續(xù)進行,直到雙定向作用完成才能繼續(xù)進行分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圖1結構①的主要物質組成是磷脂和蛋白質
B. 圖2中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不可能是間期
C. 根據題干信息和圖2,判斷MCC對APC的作用是抑制
D. 若紡錘體裝配檢查點(SAC)的監(jiān)控機制失常,將產生變異的子細胞,該變異僅發(fā)生在有絲分裂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HIV能通過細胞表面的CD4(一種受體蛋白)識別T細胞(如圖甲),如果給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飾過的紅細胞,紅細胞也會被HIV識別、入侵(如圖乙)。 因HIV在紅細胞內無法增殖,紅細胞成為HIV的“陷阱細胞”。這為治療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據材料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HIV侵染T細胞會引發(fā)免疫缺陷綜合征
B. 紅細胞可作為“陷阱細胞”與其結構有關
C. 入侵到紅細胞的HIV隨紅細胞凋亡后會被免疫系統(tǒng)清除
D. T細胞與紅細胞發(fā)育成熟的場所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人從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種生長素類似物,分別測試三種類似物的不同濃度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甲、乙和丙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均有兩重性
B. 在0~20ppm范圍內,甲對萵苣幼根的促進作用大于丙
C. 乙的濃度大于20ppm后,對萵苣幼根生長起抑制作用
D. 據圖推測,用30ppm的甲處理萵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1980年美國西南的St Helens 火山災難性爆發(fā)。火山灰形成了低營養(yǎng)、劇烈干旱、地表運動頻繁的景象。在火山口附近的森林線上選取幾個地點分別設立了永久樣地,檢測了火山爆發(fā)后物種數量情況,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火山爆發(fā)殺死了森林線上的所有生物,所以1980年開始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B. 1980年到1982年期間不存在種間競爭,種間競爭在1982年以后才出現
C. 從圖中可看出本地區(qū)的相對環(huán)境容納量(K值)大約為20
D. 此生態(tài)系統(tǒng)早期的能量來源于火山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1年9月29日,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成功發(fā)射,假設科學家利用該空間實驗室做如圖所示的實驗處理,則有關此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生長素濃度:a>c=d>b,①生長最快
B. 生長素濃度:a>d>c=b,③生長最快
C. 生長素濃度:a>b>c=d,①②③④胚芽都出現生長現象
D. 生長素濃度:a=b=c=d,①②③④生長狀況基本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某高致病性病毒特異性的VP40抗原蛋白來制備單克隆抗體的流程圖如下,請回答:
(1)過程①利用質粒構建表達載體,質粒的來源主要是___________,質粒能夠在受體細胞中________,是其作為運載體的原因之一。
(2)過程②用Ca2+處理大腸桿菌,使其處于___________。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四環(huán)素,能獲得含有目的基因的受體菌,原因是___________?梢岳___________檢測VP40基因是否進入大腸桿菌。
(3)用特定的選擇性培養(yǎng)基篩選出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是___________;對雜交瘤細胞還需進行___________培養(yǎng)和抗體檢測,最終獲得單克隆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