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 A.B.C三圖依次表示酶濃度一定時,反應速率和反應物的 濃度、溫度、pH 之間的關系。請根據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圖 A 中,反應物達到某一濃度時,反應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圖 B中,a點所對應的溫度是酶促反應的_____
(3)圖 B中,a點到b點曲線急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將裝有唾液淀粉酶和淀粉的混合溶液的甲、乙兩試管分別放人12℃和75℃水浴鍋中,20分 鐘后取出,轉入37℃的水浴鍋中保溫,兩試管內反應分別為甲_____ (填“速率加快”、 “速率減慢”或“無催化反應”),乙_____ (填“速率加快”、“速率減慢”或“無催化反 應”)。
(5)圖 C表示_____ 催化反應的速率變化曲線。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呼吸酶
【答案】受酶濃度的限制 最適溫度 溫度過高,改變了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去活性 速率加快 無催化反應 B
【解析】
考查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
1、在底物足夠,其他因素適宜的條件下,酶促反應的速度與酶濃度成正比;在酶量一定的情況下,酶促反應速率隨底物濃度的增加而加快,酶促反應增加到一定值時,由于受到酶濃度的限制,此時即使再增加底物濃度,反應幾乎不再改變;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酶促反應速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種酶在某一溫度時活力最大,稱最適溫度;當溫度高與最適溫度時,酶促反應速率反而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
2、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溫度、pH值等,過酸、過堿、高溫都會破壞酶分子結構。低溫也會影響酶的活性,但不破壞酶的分子結構。
(1)圖 A 中,反反映了反應速度與反應物濃度的關系。受反應液中的酶濃度限制,當反應物達到某一濃度時,反應速度不再上升。
(2)圖 B中,a點所對應的溫度時該酶的活性最強,被稱為該酶的最適宜溫度。
(3)圖 B中,a點到b點曲線急劇下降,其原因是溫度過高,改變了酶的空間結構,使酶失去活性。
(4)將裝有唾液淀粉酶和淀粉的混合溶液的甲、乙兩試管分別放人12℃和75℃水浴鍋中,20分 鐘后取出,轉入37℃的水浴鍋中保溫,由于唾液淀粉酶的最適溫度是37℃,則甲試管中由于最初處于低溫狀態(tài),轉入37℃條件之后,溫度適宜活性上升,故甲試管的變化是速率加快;乙試管中由于最初處于高溫狀態(tài)下,酶空間結構受到破壞,再轉入適宜溫度條件下之后,空間結構不會恢復,故乙無催化反應。
(5)圖 C表示酶催化最適pH為3。A、D選項酶的最適酸堿度為人體內環(huán)境中性偏堿的環(huán)境,B選項胃蛋白酶在酸性條件下活性最高,C選項中胰蛋白酶在堿性條件下活性最高,故選項B中的曲線可用來表示胃蛋白酶的活性變化,B正確。
故選B。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制果酒最快捷的途徑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榨汁前,先將新鮮葡萄進行沖洗后再去枝梗
C.無氧條件下,醋酸菌能將酒精直接變?yōu)榇姿?/span>
D.整個制作過程中,應杜絕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了多種動、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得出如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
A.植物根部生長旺盛的部位是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好材料
B.觀察線粒體一般要用甲基綠進行染色,因為這種染色劑是活體染色劑
C.在植物細胞中,葉綠體是可以移動的
D.觀察葉綠體也可以用菠菜稍帶些葉肉細胞的下表皮,因為菠菜下表皮細胞含有大量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用相應序號或名稱作答:
(1)若該細胞能發(fā)生光合作用,場所是( )_____,細胞內的色素分布在 _____、_____(填名稱)。
(2)若該細胞是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則它不具備的結構是 _____和 ____(填序號),與新的細胞壁形成有關的結構是_____(填序號)。
(3)與酵母菌相比,細菌的結構最主要的區(qū)別是_____。(文字表示)
(4)圖中具有雙層膜的細胞結構,除葉綠體外還有_____(填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囊性纖維病是常見的遺傳病。正常基因決定一種定位在細胞膜上的CFTR蛋白。70%病人的CFTR蛋白因缺少第508位氨基酸而出現Cl—的轉運異常,導致消化液分泌受阻,支氣管中黏液增多,細菌在肺部大量生長繁殖,患者常常在幼年時期死于感染。
(1)在核糖體上合成CFTR蛋白的過程中,需要酶、氨基酸、ATP_______等物質(寫兩種)。
(2)患者感染致病菌后,最初識別并處理細菌的免疫細胞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多數囊性纖維病的患者病因,原因是CFTR基因中缺失了____個堿基對而改變了其序列。
(4)某地區(qū)正常人群中有 1/22 攜帶有致病基因。
①該地區(qū)正常人群中,囊性纖維病基因的頻率是_________。
②下圖是當地的一個囊性纖維病家族系譜圖。則
Ⅱ6和Ⅱ7生一孩子患病概率與Ⅱ3和Ⅱ4再生一孩子患病概率是否相同,為什么?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細胞內遺傳信息傳遞的部分過程(圖二中的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請據圖回答:
(1)圖一到圖二所涉及的遺傳信息傳遞方向為(以流程圖的形式表示)_______。
(2)圖一中的②和④二者在化學組成上的區(qū)別是________。
(3)若圖一中的①是一種酶分子,它能促進③的合成,其名稱為________。
(4)甲硫氨酸的密碼子是_____,連接甲和丙的化學鍵④的結構簡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在冬季來臨過程中,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體內發(fā)生了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生化變化,抗寒力逐漸增強。下圖為冬小麥在不同時期含水量和呼吸速率變化關系圖,據圖推斷正確的是
A.冬季來臨,自由水含量與小麥呼吸速呈明顯正相關
B.自由水與結合水含量的比值,與小麥的抗寒性呈正相關
C.隨著氣溫和土壤溫度的下降,小麥的含水量上升
D.11月時,小麥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仍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一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濃度下氣體交換的相對值的變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圖中曲線QR區(qū)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氧氣濃度增加,有氧呼吸受抑制
B. Q點只進行無氧呼吸,P點只進行有氧呼吸
C. 若圖中的AB段與BC段的距離等長,此時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等于無氧呼吸
D. 氧濃度應調節(jié)到Q點的對應濃度,更有利于水果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土壤具備了大多數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營養(yǎng)、水分、空氣、酸堿度、滲透壓和溫度等條件。故成了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環(huán)境?梢哉f,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養(yǎng)基”,也是微生物的“大本營”。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從土壤中分離并計數能夠分解尿素的細菌,需配制出供其生長繁殖的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按照物理性質劃分屬于__________。該培養(yǎng)基同時具有選擇功能,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過程中,利用__________法在培養(yǎng)基上接種并統計土壤樣品中的活菌數目,但統計結果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低,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中也生活著大量的酵母菌。酵母菌新陳代謝的類型為__________,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酒精發(fā)酵的反應式為__________,檢測果汁發(fā)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常用__________來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