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海帶中含有碘元素。從海帶中提取的碘的步驟如下:

          ①海帶焙燒成灰加入水?dāng)嚢?/span> ②過濾 ③向?yàn)V液中加入稀H2SO4H2O2 ④加入CCl4萃、莘忠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步驟②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

          B. 步驟③中涉及的離子方程式為:2I-+H2O2+2H+=I2+2H2O

          C. 步驟④中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

          D. 步驟⑤中獲得I2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案】D

          【解析】

          A.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燒杯、玻璃棒,故A不選;

          B.海帶中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加入的H2O2可以把I-氧化為I2,稀硫酸提供了酸性環(huán)境,故B不選;

          C.酒精和水互溶,不能用酒精萃取碘水里的碘,故C不選;

          D.CCl4的密度大于水,萃取碘后在分液漏斗的下層,所以獲得I2從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故D選;

          故選D。

          練習(xí)冊(cè)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變化是物理變化的是________,是化學(xué)變化的是________。

          冰融化成水

          干冰升華

          鋼鐵生銹

          用石灰抹的墻逐漸硬化

          蔗糖投入水中逐漸消失,水變甜

          電阻絲通電發(fā)熱變紅

          活性炭使品紅溶液退色

          久存的白酒變得更加濃香

          石油分餾

          煤的干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擇下列實(shí)驗(yàn)方法分離物質(zhì),將分離方法的序號(hào)填在橫線上。

          A.萃取分液 B.過濾 C.分液 D.蒸發(fā)結(jié)晶

          1_____分離飽和食鹽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2_____將碘從碘水中提取出來。

          3_____從硫酸鉀溶液中得到硫酸鉀固體。

          4_____分離油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H1N1流感疫情曾在我國大面積爆發(fā)。實(shí)踐表明,出現(xiàn)這種疫情時(shí)可用過氧乙酸(C2H4O3)消毒殺菌。下列有關(guān)過氧乙酸的敘述錯(cuò)誤的是

          A. 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B. 其分子中含有臭氧(O3)

          C. 既是純凈物,也是化合物D. 碳、氫、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6: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組成地殼和組成細(xì)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請(qǐng)據(jù)表回答下列問題:

          O

          Si

          C

          N

          H

          地殼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細(xì)胞

          65.0

          極少

          18.0

          3.0

          10.0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元素在細(xì)胞和地殼中含量相差甚遠(yuǎn),這一事實(shí)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構(gòu)成人體細(xì)胞的元素中最基本元素是_________,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存在。

          3)從此表看,細(xì)胞成分中沒有鐵的含量,是否人體不含鐵? 為什么?(舉一化合物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構(gòu)成細(xì)胞的化學(xué)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CH、ON、P、SK、Ca、Mg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種有機(jī)物中都存在

          B. 非生物界的元素在生物界都能找到,這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的一面

          C. 劃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標(biāo)準(zhǔn)是元素的含量,兩者之間不可替代

          D. 微量元素雖然含量少,但它們既參與細(xì)胞結(jié)構(gòu)組成也參與細(xì)胞的代謝調(diào)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甲、乙、丙三名同學(xué)分別進(jìn)行Fe(OH)3膠體的制備實(shí)驗(yàn):

          甲同學(xué)向1 mol/L氯化鐵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學(xué)直接加熱飽和FeCl3溶液;

          丙同學(xué)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飽和溶液;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停止加熱。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其中能得到Fe(OH)3膠體的同學(xué)是______。

          (2)證明有Fe(OH)3膠體生成的實(shí)驗(yàn)操作是__________。

          (3)丁同學(xué)利用所制得的Fe(OH)3膠體進(jìn)行下列實(shí)驗(yàn):

          ①將其裝入U(xiǎn)形管內(nèi),用石墨作電極,接通直流電,通電一段時(shí)間后發(fā)現(xiàn)陰極附近的顏色逐漸變深,這表明Fe(OH)3膠粒帶_______電荷(填“正”或“負(fù)”)。

          ②向其中加入飽和Na2SO4溶液,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OH)3膠體能穩(wěn)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某NaOH溶液里加入幾滴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飽和氯水,當(dāng)?shù)蔚阶詈笠坏螘r(shí),紅色突然褪去;卮鹣铝袉栴}:

           。1)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簡(jiǎn)述怎樣用實(shí)驗(yàn)證明紅色褪色的原因是或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病毒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細(xì)胞中元素大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微量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不可缺少,如葉綠素的組成離不開Mg元素

          D.蛋白質(zhì)、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單體在排列順序上都具有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c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