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下列實驗操作或實驗設計正確的是

              A.用堿式滴定管準確取出25.00mL 1 mol/L高錳酸鉀溶液

          B.將溴丙烷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加熱,冷卻后加

          硝酸銀溶液,檢驗其中溴元素

          C.用氫氧化鈉固體與稀鹽酸混合,測量混合前后溫度變化,

          證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

              D。用右圖裝置干燥氨氣,

          D


          解析:

          A中高錳酸鉀會氧化腐蝕堿式滴定管下部的乳膠管;B中滴加硝酸銀溶液之前需用稀硝酸酸化,否則氫氧根離子與銀離子反應生成的沉淀會干擾溴離子的鑒定;C中氫氧化鈉固體本身溶解的時候會放出大量的熱,所以溫度有變化并不能說明是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造成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B C D
          A E
          (1)B、C、D元素的非金屬性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O>N>C
          O>N>C
          ;(填元素符號)
          (2)E的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鉀鹽共熱能發(fā)生反應,生成一種氣體單質(zh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8HCl+KClO4
            △  
          .
           
          KCl+4Cl2↑+4H2O
          8HCl+KClO4
            △  
          .
           
          KCl+4Cl2↑+4H2O
          ;
          (3)C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小,在一定條件下2L甲氣體與0.5L氧氣相混合,若該氣體混合物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是
          NaNO2
          NaNO2
          ;
          (4)在298K下,A、B的單質(zhì)各1mol 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條件下,A的單質(zhì)能將B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mol B的單質(zhì),則該反應在298K下的△H
          -(4a-3b)KJ/mol
          -(4a-3b)KJ/mol
          (注:題中所設單質(zhì)的為穩(wěn)定單質(zhì)).
          (5)要證明與D同主族且相鄰的元素的非金屬性與E的非金屬性強弱,正確、合理的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是
          將氯氣(或氯水)滴入硫化鈉溶液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將氯氣(或氯水)滴入硫化鈉溶液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朝陽區(qū)一模)實驗室制乙烯時,產(chǎn)生的氣體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學用下列實驗驗證.(氣密性已檢驗,部分夾持裝置略).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操 作 現(xiàn) 象
          點燃酒精燈,
          加熱至170℃
          Ⅰ:A中燒瓶內(nèi)液體漸漸變黑
          Ⅱ:B內(nèi)氣泡連續(xù)冒出,溶液逐漸褪色
          實驗完畢,
          清洗燒瓶
          Ⅲ:A中燒瓶內(nèi)附著少量黑色顆粒狀物,有刺激性氣味逸出
          (1)燒瓶內(nèi)產(chǎn)生乙烯的化學方程式是

          (2)溶液“漸漸變黑”,說明濃硫酸具有
          脫水性
          脫水性
          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質(zhì),甲認為是C2H4,乙認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根據(jù)甲的觀點,使B中溶液褪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H2=CH2+Br2→CH2Br-CH2Br
          CH2=CH2+Br2→CH2Br-CH2Br

          ②乙根據(jù)現(xiàn)象Ⅲ認為產(chǎn)生了SO2,在B中與SO2 反應使溶液褪色的物質(zhì)是
          H2O、Br2
          H2O、Br2

          ③為證實各自觀點,甲、乙重新實驗,設計與現(xiàn)象如下:
          設 計 現(xiàn) 象
          在A、B間增加一個裝有某種試劑的洗氣瓶 Br2的CCl4溶液褪色


          與A連接的裝置如下:

          D中溶液由紅棕色變?yōu)闇\紅棕色時,E中溶液褪色
          a.根據(jù)甲的設計,洗氣瓶中盛放的試劑是
          NaOH溶液
          NaOH溶液

          b.根據(jù)乙的設計,C中盛放的試劑是
          濃硫酸
          濃硫酸

          c.能說明確實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實驗是
          加熱已經(jīng)褪色的品紅溶液,若紅色恢復,證明是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而不是Br2
          加熱已經(jīng)褪色的品紅溶液,若紅色恢復,證明是SO2使品紅溶液褪色而不是Br2

          d.乙為進一步驗證其觀點,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幾滴BaCl2溶液,振蕩,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淺紅棕色消失,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SO2+2H2O+Br2═4H++2Br-+SO42-、SO42-+Ba2+═BaSO4↓或SO2+2H2O+Br2+Ba2+═4H++2Br-+BaSO4
          SO2+2H2O+Br2═4H++2Br-+SO42-、SO42-+Ba2+═BaSO4↓或SO2+2H2O+Br2+Ba2+═4H++2Br-+BaSO4

          (4)上述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乙烯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干燥的SO2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烯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干燥的SO2不能使Br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B、C、D元素電負性的大小順序為:
          O
          O
          N
          N
          C
          C
          (填元素符號).
          (2)E的氫化物與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鉀鹽共熱能發(fā)生反應,生成一種氣體單質(zhì),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8HCl+KClO4═KCl+4Cl2↑+4H2O
          8HCl+KClO4═KCl+4Cl2↑+4H2O

          (3)C有多種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最。谝欢l件下,2L甲氣體與0.5L氧氣相混合,若該混合氣體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沒有氣體殘留,所生成的含氧酸鹽的化學式
          NaNO2
          NaNO2

          (4)在298K下,A、B的單質(zhì)各1mol完全燃燒,分別放出熱量a kJ和b kJ.又知一定條件下,A的單質(zhì)能將B從它的最高價氧化物中置換出來,若此置換反應生成3molB的單質(zhì),則該反應在298K下的△H=
          -(4a-3b)KJ/mol
          -(4a-3b)KJ/mol
          (注:題中所設單質(zhì)均為最穩(wěn)定單質(zhì))
          (5)要證明與D同主族相鄰元素F的非金屬性與E的非金屬性的強弱,正確、合理的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是
          將氯水(或氯氣)滴入(通入)到硫化鈉(或硫化氫等)溶液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將氯水(或氯氣)滴入(通入)到硫化鈉(或硫化氫等)溶液中,有淡黃色沉淀生成

          (6)用A、B的單質(zhì)作電極,C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作電解質(zhì)溶液構成原電池,寫出此原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
          NO3-+3e-+4H+=NO↑+2H2O
          NO3-+3e-+4H+=NO↑+2H2O
          .(假設C只被還原至+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浙江省余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實驗題

          (13分) 某研究性實驗小組欲驗證濃硝酸在與Cu、Ag合金的反應過程中除生成NO2氣體外,還會有少量NO生成、并測定Cu、Ag合金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查閱相關資料表明:“常溫下,NO2與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時幾乎只有無色的N2O4液體或晶體存在”。為此,他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卮鹣铝袉栴}:

          (1)寫出A中Cu與HNO3反應可能的離子方程式                           。 
          (2)實驗前先打開A部分的活塞K1,持續(xù)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再關閉K1,其目的是         ;裝置中B瓶的作用是                                         。
          (3)停止反應后,打開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則D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實驗發(fā)現(xiàn),通入的O2溫度高低對實驗現(xiàn)象有較大影響,為便于觀察應通入(填“熱”或“冷”)      的O2。
          (4)實驗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實驗前,Cu、Ag合金的質(zhì)量:15.0g,濃HNO3:40mL 13.5 mol·L-1;實驗后A溶液:V=40mL  c(H+)=1.0 mol·L-1。假設反應中HNO3 既無揮發(fā)也無分解,則:①參加反應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②若已測出反應后E裝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質(zhì)量m克,則為確定合金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還需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                              ,若測得該數(shù)據(jù)為n,寫出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設為x克)的求算式子(只需列式子,不需解方程)                      
          (5)為減小上述實驗誤差,在D中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后還須進行的操作是                。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質(zhì)量為m g,且溶解完全。只利用A裝置中反應后的溶液進行簡單的操作,也可以確定合金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其實驗操作過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浙江省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3分) 某研究性實驗小組欲驗證濃硝酸在與Cu、Ag合金的反應過程中除生成NO2氣體外,還會有少量NO生成、并測定Cu、Ag合金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查閱相關資料表明:“常溫下,NO2與N2O4混合存在,在低于0℃時幾乎只有無色的N2O4液體或晶體存在”。為此,他們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卮鹣铝袉栴}:

          (1)寫出A中Cu與HNO3反應可能的離子方程式                            。 

          (2)實驗前先打開A部分的活塞K1,持續(xù)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再關閉K1,其目的是          ;裝置中B瓶的作用是                                          。

          (3)停止反應后,打開D中的活塞K2并通入O2,若有NO生成,則D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實驗發(fā)現(xiàn),通入的O2溫度高低對實驗現(xiàn)象有較大影響,為便于觀察應通入(填“熱”或“冷”)       的O2。

          (4)實驗測得如下數(shù)據(jù):實驗前,Cu、Ag合金的質(zhì)量:15.0g,濃HNO3:40mL 13.5 mol·L-1;實驗后A溶液:V=40mL  c(H+)=1.0 mol·L-1。假設反應中HNO3 既無揮發(fā)也無分解,則:①參加反應的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②若已測出反應后E裝置的生成物中含氮元素的質(zhì)量m克,則為確定合金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還需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                               ,若測得該數(shù)據(jù)為n,寫出合金中銅的質(zhì)量(設為x克)的求算式子(只需列式子,不需解方程)                       。

          (5)為減小上述實驗誤差,在D中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后還須進行的操作是                 。

          (6)若已知Cu、Ag合金的質(zhì)量為m g,且溶解完全。只利用A裝置中反應后的溶液進行簡單的操作,也可以確定合金中Cu的質(zhì)量分數(shù),其實驗操作過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