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氨水使酚酞溶液變紅是因為溶液中NH3H2O電離出OH-

          B.KNO3溶于水電離出K+NO3-

          C.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有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D.SO2溶于水能導電,所以SO2是電解質(zhì)

          【答案】D

          【解析】

          A.氨水中NH3H2O為弱堿,能電離出OH-,從而使酚酞溶液變紅,A正確;

          BKNO3為強電解質(zhì),溶于水發(fā)生完全電離,生成K+NO3-B正確;

          C.比如NaHSO4,能電離出H+,所以能電離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C正確;

          DSO2溶于水能導電,但導電離子不是由SO2電離產(chǎn)生,所以SO2不是電解質(zhì),D不正確;

          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要完成中和熱的測定實驗。

          (1)實驗桌上備有燒杯(大、小兩個燒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膠頭滴管、環(huán)形玻璃玻璃棒、50 mL0.25 mol· L-1稀硫酸、50 mL 0.55mol· L-1NaOH溶液,尚缺少的實驗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學用該裝置做實驗,因有些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所測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低,請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標號字母填寫)。

          A.測量稀硫酸溫度后,溫度計沒用水沖洗干凈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

          C. 量取稀硫酸時仰視計數(shù)

          D.50mL0.55mol/L氫氧化鈉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大燒杯的蓋板中間小孔太大了

          (3)實驗得到表中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鹽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假設0.55mol/LNaOH溶液和0.25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近似取1g/cm3,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熱容c =4.18 J/(g·)。則中和熱ΔH _____________ kJ/mol。

          (4)如果用60mL0.25mol/L硫酸與50mL0.55mol/LNaOH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________(填:增多”、“不變”、“減少”),所求中和熱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

          (5)若用KOH代替NaOH,對測定結果_______________(填:)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鈉原子易失去一個電子,氯原子易得到一個電子

          B. 鈉離子與鈉原子有相似的化學性質(zhì)

          C. 鈉原子與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結構的穩(wěn)定性增強

          D. 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鈦被稱為第三金屬,其制取原料為金紅石(TiO2),制取步驟為:

          TiO2 → TiCl4 Ti

          已知:①C(s)+O2(g)===CO2(g) ΔH1 2CO(g)+O2(g)===2CO2(g) ΔH2

          TiO2(s)+2Cl2(g)===TiCl4(s)+O2(g) ΔH3

          則反應TiO2(s)+2Cl2(g)+2C(s)===TiCl4(s)+2CO(g)ΔH

          A. ΔH3+2ΔH1+2ΔH2 B. ΔH3+2ΔH1+ΔH2

          C. ΔH3+2ΔH1-ΔH2 D. ΔH3+2ΔH1-2Δ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國企業(yè)華為宣布:利用鋰離子能在石墨烯表面和電極之間快速大量穿梭運動的特性,開發(fā)出石墨烯電池,電池反應式為LixC6+Li1xCoO2C6+LiCoO2,其工作原理如圖。下列關于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該電池若用隔膜可選用陰離子交換膜

          B. 石墨烯電池的優(yōu)點是提高電池的儲鋰容量進而提高能量密度

          C. 放電時,LiCoO2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LiCoO2-xe=Li1xCoO2+xLi

          D. 對廢舊的該電池進行放電處理Li嵌入石墨烯中而有利于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0 mL 1 mol L-1NaOH洛液稀釋到100 mL,再取出5 mL稀釋后的溶液,則這5 mL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A.0.05 mol L-1B.0.25 mol L-1C.0.1 mol L-1D.0.5 mol 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將V1mL0.50mol/L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裝置和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 +V2=50mL)。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實驗裝置中有一個明顯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

          (2)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實驗過程中將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 (選填一次分多次)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燒杯中。溶液混合后,準確讀取混合溶液的____________,記為終止溫度。

          (3)研究小組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________ 22°C(填“高于低于等于),判斷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題干及圖形可知,V1V2=_________時,酸堿恰好完全中和,此反應所用NaOH溶液的濃度應為_________ mol/L

          (5)若通過實驗測定及有關計算知此反應共放出a kJ的熱量.請寫出此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增大壓強一定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B.使用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沒影響

          C.增加反應物的量一定能加速化學反應速率

          D.升高溫度,一般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5.04gNa2CO3、NaOH的固體混合物加水溶解,向該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的鹽酸,所加鹽酸的體積與產(chǎn)生CO2的體積(標準狀況)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OA段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OH=H2O,CO32﹣+H+=HCO3

          B.B點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NaCl,其質(zhì)量為5.85g

          C.當加入50mL鹽酸時,產(chǎn)生CO2的體積為896mL(標準狀況)

          D.混合物中NaOH的質(zhì)量2.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