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提純含有少量Ba(NO3)2雜質(zhì)的KNO3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為(  )
          A.加入過量的K2SO4溶液,過濾,向?yàn)V液中滴加適量的稀硝酸
          B.加入過量的Na2CO3溶液,過濾,向?yàn)V液中滴加適量的稀硝酸
          C.加入過量的K2CO3溶液,過濾,向?yàn)V液中滴加適量的稀硝酸
          D.加入過量的Na2SO4溶液,過濾,向?yàn)V液中滴加適量的稀硝酸
          C
          考查物質(zhì)的分離與提純。由于不能再引入雜質(zhì),所以要除去硝酸鉀中的硝酸鋇,應(yīng)該加入過量的碳酸鉀溶液,充分反應(yīng)后,過濾,然后向?yàn)V液中加入適量的硝酸酸化即可,選項(xiàng)C正確,答案選C。
          練習(xí)冊(cè)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5分)甲、乙、丙、丁、戊分別是Na2SO4、Ba(NO3)2、HNO3、BaCl2、NaOH五種溶液中的一種,現(xiàn)利用X溶液鑒別它們,試根據(jù)下圖關(guān)系回答問題:

          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
          甲:             ;乙:             ;丙:             ;
          丁:             ; X: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shí)驗(yàn)題

          (6分)如圖為實(shí)驗(yàn)室制取蒸餾水的裝置示意圖,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有兩處明顯的錯(cuò)誤是
                                        ;②                               。
          (2)A儀器的名稱是               ,B儀器的名稱是                。
          (3)實(shí)驗(yàn)時(shí)A中除加入少量自來水外,還需要加入少量的               ,其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shí)驗(yàn)題

          水蒸氣通過的灼熱的焦炭后,流出氣體的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還有 CO2和水蒸氣等.現(xiàn)利用下圖中提供實(shí)驗(yàn)裝置,證明上述混合氣體中有CO 和 H2.(A中加熱裝置在圖中略去)回答下列問題:

          (1) C裝置的用途是             
          (2)儀器 E 中需加入的試劑是             
          (3)儀器 F 中需加入的試劑是:      ,其目的是                 
          (4)裝置F和G的位置能否顛倒     ,(填“能”或“否”)理由是                    
          (5)能證明混合氣中含有 CO 的實(shí)驗(yàn)現(xiàn)象是                        
          (6)有人認(rèn)為該實(shí)驗(yàn)裝置存在一個(gè)缺陷,你認(rèn)為這個(gè)缺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shí)驗(yàn)題

          (6分)下列A、B、C、D是中學(xué)常見的混合物分離或提純的基本裝置。

          請(qǐng)根據(jù)混合物分離或提純的原理,回答在下列實(shí)驗(yàn)中需要使用哪種裝置。將A、B、C、D填入適當(dāng)?shù)目崭裰小?br />(1)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       ;
          (2)從碘水中提取碘             ;
          (3)用自來水制取蒸餾水                
          (4)分離植物油和水             ;
          (5)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
          (6)與海水曬鹽原理相符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shí)驗(yàn)題

          (5分)對(duì)于混合物的分離或提純,常采用的方法有:過濾、蒸發(fā)、蒸餾、萃取、加熱分解等。下列各組混和物的分離或提純應(yīng)采用什么方法?
          (1)實(shí)驗(yàn)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懸浮有CaCO3微粒?捎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懸浮的CaCO3微粒。
          (2)提取碘水中的碘,用            方法。
          (3)除去食鹽溶液中的水,可采用          的方法。
          (4)淡化海水,可采用           的方法。
          (5)除去氧化鈣中的碳酸鈣可用          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電解之前食鹽水需要精制,除去粗鹽中Ca2+,Mg2+,SO42的等雜質(zhì)離子,使用的試劑有:①NaOH ②BaCl2③HCl ④Na2CO3,其加入的順序合理的是(    )
          A.①③④②B.①②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實(shí)驗(yàn)題

          (12分)某同學(xué)用某種粗鹽進(jìn)行提純實(shí)驗(yàn),步驟見下圖.請(qǐng)回答:

          (1)步驟①和②的操作名稱是________.
          (2)步驟③判斷加入鹽酸“適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④加熱蒸發(fā)時(sh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當(dāng)蒸發(fā)皿中有較多量固體出現(xiàn)時(shí),應(yīng)________________,用余熱使水分蒸干.
          (3)猜想和驗(yàn)證:
          猜想
          驗(yàn)證的方法
          現(xiàn)象
          結(jié)論
          猜想Ⅰ:固體A中含
          CaCO3、MgCO3
          取少量固體A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并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燒杯罩于試管口
          ____________
          猜想Ⅰ成立
          猜想Ⅱ:固體A中含
          BaCO3
          取少量固體A于試管中,先滴入________,再滴入Na2SO4溶液
          有氣泡放出,無白色沉淀
          ___________
          猜想Ⅲ:最后制得的NaCl晶體中還含有Na2SO4
          取少量NaCl晶體溶于試管中的蒸餾水,________
          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每空1分,共5分).可用于分離或提純物質(zhì)的方法有:①過濾②蒸餾③加熱④分液(填序號(hào))
          (1)除去石灰水中懸浮的CaCO3顆粒      
          (2)除去NaCl晶體中混有的碘單質(zhì)       
          (3)分離石油中各不同沸點(diǎn)范圍的成分      
          (4)分離水和苯的混合物     
          (5)分離CCl4(沸點(diǎn)76.75℃)和甲苯(沸點(diǎn)110.6℃)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cè)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