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亞硝酸鈉被稱為工業(yè)鹽,在漂白、電鍍等方面應用廣泛.以木炭、濃硝酸、水和銅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與過氧化鈉反應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圖所示(部分夾持裝置略).(在木炭和濃硝酸反應之前已排盡裝置中的空氣)
          已知:室溫下,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
          ③酸性條件下,NO或NO2-都能與MnO3-反應生成NO3-和Mn2+

          (1)寫出濃硝酸與木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B中觀察到的主要現(xiàn)象是______,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
          (3)檢驗C中產物有亞硝酸鈉的方法是______.
          (3)經檢驗C產物中除亞硝酸鈉外還含有副產物碳酸鈉和______.為避免產生這些副產物,應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F,則B中導管與E、F裝置中導管接口的連接順序是______.
          (u)裝置A中是濃硝酸和碳加熱發(fā)反應,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4HNO3(濃)
          &n2sp;&n2sp;△&n2sp;&n2sp;
          .
          &n2sp;
          CO2↑+4NO2↑+2H2O,
          故答案為:C+4HNO3(濃)
          &n2sp;&n2sp;△&n2sp;&n2sp;
          .
          &n2sp;
          CO2↑+4NO2↑+2H2O;
          (2)裝置2中是A裝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所以反應現(xiàn)象為溶液變藍,銅片溶解,導管k有無色氣體冒出;通過裝置C中的過氧化鈉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銅片溶解,溶液變藍,導管k有無色氣體冒出;除去未反應的NO,防止污染空氣;
          (3)檢驗亞硝酸鈉的實驗設計為:取少量生成物置于試管中,加入稀鹽酸,若產生無色氣體并在液面上方變?yōu)榧t棕色,則產物是亞硝酸鈉.
          故答案為:取樣,加入稀鹽酸,若產生無色氣體并在液面上方變?yōu)榧t棕色,則產物是亞硝酸鈉;
          (4)因為一氧化氮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汽,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fā)生的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故C產物中除亞硝酸鈉外還含有副產物碳酸鈉和氫氧化鈉,為避免產生這些副產物,應在2、C裝置間增加裝置E、F,依次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則2中導管與E、F裝置中導管接k的連接順序是dc2a.故答案為:氫氧化鈉;dc2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課外小組所做實驗的示意圖如圖所示。
          圖中“→”表示氣體流向,M是一種純凈而干燥的氣體,Y為另一種氣體,E內有棕色氣體產生。
          實驗所用的物質,只能由下列物質中選取:Na2CO3、Na2O2、NaCl、Na2O、CaCl2、(NH4)2CO3、堿石灰等固體及蒸餾水。

          據(jù)此實驗,完成下列填空:        
          (1)A中所用裝置的主要儀器有____。
          (2)B中所選的干燥劑是____,其作用是____。
          (3)C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4)制取Y氣體的D裝置所用的主要儀器是____,制取Y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5)當F中充有一定量氣體后,D停止送氣,A停止加熱,并立即關閉兩個活塞,這時若將F漢入冰水中,可看到F中的現(xiàn)象是____,其原因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固體混合物可能由KCl、Na2SO4、KI、CuCl2、CaCl2和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依次進行下列實驗:
          ①混合物加水得無色透明溶液;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將沉淀濾出,并將濾液分成兩份;
          ③上述白色沉淀可部分溶于稀鹽酸;
          ④往一份濾液中滴加氯水并加入苯,振蕩后靜置,上層接近無色;
          ⑤往另一份濾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根據(jù)以上實驗,混合物中肯定含有______;肯定沒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選用一種試劑就能將BaCl2、KNO3、Na2CO3三種溶液加以區(qū)別,這種試劑是( 。
          A.NaOH溶液B.稀硫酸C.鹽酸D.B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亞氯酸鈉(NaClO2)主要用于棉紡、造紙業(yè)的漂白劑,也用于食品消毒、水處理等,亞氯酸鈉受熱易分解.以氯酸鈉等為原料制備亞氯酸鈉的工藝流程如下:

          (1)提高“反應1”反應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等.
          (2)“反應2”的氧化劑是______,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采取“減壓蒸發(fā)”而不用“常壓蒸發(fā)”,原因是______.
          (4)從“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質是______.
          (5)“冷卻結晶”后經______(填操作名稱)即可獲得粗產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下表中括號內物質是雜質,試將除雜試劑及分離方法填入表內空白處:
          混合物SiO2(CaCO3Na2CO3(NaHCO3NaHCO3(Na2SiO3Fe2O3(Al2O3
          除雜試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雜方法過濾______過濾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按下圖進行實驗,在A中放的是干燥的紅色紙條,B中放的是濕潤的紅色紙條,C中盛放的是氫氧化鈉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通入Cl2一段時間后,A、B裝置中,紅色紙條的現(xiàn)象和結論為:
          裝置現(xiàn)象結論
          A
          ______


          潮濕的氯氣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紅色紙條褪色,因為反應生成的______具有漂白性
          B
          ______
          (2)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
          寫出裝置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多選題

          能用下列方法鑒別NaCl固體與K2CO3固體的是( 。
          A.加稀鹽酸B.加NaOH溶液C.焰色反應D.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課外活動小組進行下列三組實驗(如下圖所示)

          (1)這三組實驗是如何分組的?請寫出各組的試管編號:
          第一組______;
          第二組______;
          第三組______.
          你認為如此分組的依據(jù)是:______
          (2)寫出試管②⑤⑧的實驗現(xiàn)象及有關的離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
          (3)請作為課外活動小組成員,根據(jù)實驗及現(xiàn)象的分析、比較,歸納出的結論(至少答3條);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⑤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