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以下實驗原理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B、用濃磷酸與KBr反應制備HBr氣體C、配制FeSO4溶液時,加入一些鐵粉D、在干燥的HCl氣流里加熱MgCl2?6H2O晶體,得到無水MgCl2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為: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平衡將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時,該反應必須是可逆反應,否則勒夏特列原理不適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移無關.
          解答:解:A、排飽和氯化鈉溶液的方法來收集氯氣,相當于對Cl2+H2O?H++Cl-+HClO加入NaCl,增大了Cl-的難度,使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降低了氯氣的溶解度,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A錯誤;
          B、磷酸和溴化鉀沸點較高,將二者混合后加熱,由于溴化氫具有揮發(fā)性,導致溶液中氫離子濃度減小,促進了磷酸的電離,反應向著生成溴化氫的方向進行,滿足勒夏特列原理,故B錯誤;
          C、配制FeSO4溶液時,加入一些鐵粉目的是防止亞鐵離子被氧化成鐵離子,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C正確;
          D、氯化鎂中,鎂離子能夠水解生成氫氧化鋁和氯化氫,由于在在干燥的HCl氣流條件下,氯化氫濃度增大,抑制了鎂離子的水解,最后得到的是無水氯化鎂,能夠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概念及判斷,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明確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須是可逆反應,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
          N2(g)+3H2(g)?2NH3(g)△H=-92.4kJ/mol   據(jù)此回答以下問題:
          (1)合成氨工業(yè)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②③
          ②③
          (填序號).
          ①反應壓強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溫    ③鐵觸媒作催化劑   ④將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時從體系中分離出來,未反應的N2、H2循環(huán)到合成塔中.
          (2)一定條件下NH3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隨n(N2)變化如圖所示(T-溫度).則T2
          T1(填>、=、<),判斷的依據(jù)是:
          合成氨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NH3的體積分數(shù)下降,所以T1>T2
          合成氨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NH3的體積分數(shù)下降,所以T1>T2

          (3)合成氨氣所需的氫氣可以由水煤氣分離得到.涉及反應信息如下:
          反應一:C(s)+H2O(g)?H2(g)+CO(g)   平衡常數(shù)K1
          反應二:CO(g)+H2O(g)?H2(g)+CO2(g)  平衡常數(shù)K2
          ①K1的表達式:K1=
          c(H2)?c(CO)
          c(H2O)
          c(H2)?c(CO)
          c(H2O)

          ②將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別通入到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得到以下三組數(shù)據(jù):
          實驗組別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H2O CO H2 CO
          1 650 1 2 0.8 1.2 5
          2 900 0.5 1 0.2 0.8 3
          3 T a b c d t
          (Ⅰ)實驗1中,用CO2表示反應開始到平衡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0.16 mol?L-1?min-1
          0.16 mol?L-1?min-1

          (Ⅱ) 在實驗3,當a=0.5、b=1時,要使c、d數(shù)據(jù)與實驗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為
          D
          D
          (填序號)
          A.其它條件不變溫度T<900℃B.其它條件不變溫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氣                    D.使用高效催化劑
          (Ⅲ)對于反應二,當升高溫度時K2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13分)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據(jù)此回答以下問題:

          (1)合成氨工業(yè)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填序號)。

          ①反應壓強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溫   ③鐵觸媒作催化劑   ④將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時從體系中分離出來,未反應的N2、H2循環(huán)到合成塔中。

          (2)一定條件下NH3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隨n(N2)變化如圖所示(T-溫度)。則T2    T1(填>、=、<),判斷的依據(jù)是:                                                

          (3)合成氨氣所需的氫氣可以由水煤氣分離得到。涉及反應信息如下:

          反應一:C(s)+H2O(g) H2(g)+CO(g)  平衡常數(shù)K1

          反應二: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數(shù)K2

          ① K1的表達式:K1                        

          ②將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別通入到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得到以下三組數(shù)據(jù):

          實驗組別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H2O

          CO

          H2

          CO

          1

          650

          1

          2

          0.8

          1.2

          5

          2

          900

          0.5

          1

          0.2

          0.8

          3

          3

          T

          a

          b

          c

          d

          t

          (Ⅰ)實驗1中,用CO2表示反應開始到平衡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Ⅱ) 在實驗3,當a=0.5、b=1時,要使c、d數(shù)據(jù)與實驗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為          (填序號)

          A.其它條件不變溫度T<900℃         B.其它條件不變溫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氣                   D.使用高效催化劑

          (Ⅲ)對于反應二,當升高溫度時K2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2014學年上海市虹口區(qū)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一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實驗原理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實驗室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

          B.用濃磷酸與KBr反應制備HBr氣體

          C.配制FeSO4溶液時,加入一些鐵粉

          D.在干燥的HCl氣流里加熱MgCl2·6H2O晶體,得到無水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3屆福建省、安溪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3分)合成氨工業(yè)對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原理為:

          N2(g)+3H2(g)  2NH3(g)  △H= -92.4 kJ/mol   據(jù)此回答以下問題:

          1合成氨工業(yè)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填序號)。

          ①反應壓強為20Mpa~50Mpa   ②500℃的高溫    ③鐵觸媒作催化劑   ④將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時從體系中分離出來,未反應的N2、H2循環(huán)到合成塔中。

          2一定條件下NH3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隨n(N2)變化如圖所示(T-溫度)。則T2     T1(填>、=、<),判斷的依據(jù)是:                                                

          3合成氨氣所需的氫氣可以由水煤氣分離得到。涉及反應信息如下:

          反應一:C(s)+H2O(g) H2(g)+CO(g)   平衡常數(shù)K1

          反應二:CO(g)+H2O(g) H2(g)+CO2(g)  平衡常數(shù)K2

          ① K1的表達式:K1                        

          ②將一定量的H2O(g)和CO(g)分別通入到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反應,得到以下三組數(shù)據(jù):

          實驗組別

          溫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達到平衡所需時間/min

          H2O

          CO

          H2

          CO

          1

          650

          1

          2

          0.8

          1.2

          5

          2

          900

          0.5

          1

          0.2

          0.8

          3

          3

          T

          a

          b

          c

          d

          t

          (Ⅰ)實驗1中,用CO2表示反應開始到平衡的平均反應速率為                    

          (Ⅱ) 在實驗3,當a=0.5、b=1時,要使c、d數(shù)據(jù)與實驗2相同,且t<3,可以采取的措施為           (填序號)

          A.其它條件不變溫度T<900℃          B.其它條件不變溫度T>900℃

          C.充入一定量氖氣                    D.使用高效催化劑

          (Ⅲ)對于反應二,當升高溫度時K2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