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某興趣小組利用如下儀器組裝成一套裝置,測量電解飽和食鹽水后所得混合液的pH和驗證氯氣的氧化性。

          (1)實驗時各種儀器接口的連接順序(填編號)是:A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炭棒接直流電源的________極,電解總反應方程式是                         ;

          (3)能證明氯氣具有氧化性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定裝入的飽和食鹽水為50mL(電解前后溶液體積變化可忽略),當測得的氫氣為5.6mL(標準狀況)時停止通電,搖勻U形管內的溶液后溶液的pH約為__________。

          ⑴ A接 G, F接H,B接 D, E接C

          ⑵ 正, 2NaCl + 2H2O2NaOH + Cl2↑+ H2

          ⑶ 淀粉碘化鉀溶液變藍色,

          ⑷ 12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利用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可以測定一條條件下1mol氣體的體積,圖1中儀器C稱為液體量瓶,瓶頸上有110~130mL刻度線.將一定質量的鎂帶和過量的衡硫酸在儀器A瓶中完全反應,產生的H2將B瓶中的液體壓入液體量瓶中,根據(jù)液體的體積可以轉換成H2的體積.精英家教網(wǎng)
          實驗步驟:
          (1)裝配好化學反應氣體體積測定儀,作氣密性檢查.
          (2)用砂皮擦去鎂帶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稱取0.100g~0.110g的鎂帶,把數(shù)據(jù)記錄于表格.
          (3)取下A瓶加料口的橡皮塞,用小燒杯加入20mL水,再把已稱量的鎂帶加到A瓶的底部,用橡皮塞塞緊加料口.
          (4)用注射器從A瓶加料口處抽氣,使B瓶導管內外液面持平.
          (5)用注射器吸取10mL 3mol/L硫酸,用針頭扎進A瓶加料口橡皮塞,將破酸注入A瓶,注入后迅速拔出針頭.
          (6)當鎂帶完全反應后,讀取C瓶中液體的體積,把數(shù)據(jù)記錄于表格.
          (7)用注射器從A瓶加料口處抽氣,使B瓶中導管內外液面持平,記錄抽出氣體的體積,把數(shù)據(jù)記錄于表格.
          重復上述操作進行第二次實驗,避免偶然誤差.
          根據(jù)上述實驗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室溫度:25℃,壓強:101kPa.該條件下1mol氫氣體積的理論值:為24.5L
          (1)連接裝置及氣密性檢查:當A瓶加料口塞上橡膠塞,
           
          可以確認裝置氣密性合格.
          (2)B中所裝液體一般是
           
          (填“水”或“品紅”).A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3)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溫度:25℃(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
          實驗次數(shù) m(Mg)/g 硫酸體積/mL 液體量瓶中液體體積/mL 抽出氣體體積/mL 氫氣體積/mL 計算1mol氫體積/L
          1 0.100 10.0 110.0 6.5 X
          2 0.115 10.0 121.0 8.0
          ①上表中X=
           

          ②計算1mol氫氣體積兩次實驗的平均值=
           
          L.
          ③計算實驗誤差:(實驗值-理論值)/理論值×100%=
           

          ④引起該誤關的可能原因
           
          (填字母).
          A.鎂帶中含有跟硫酸不反應的雜質
          B.沒有除去鎂帶表面的氧化鎂
          C.鎂帶中含有雜質鋁
          D.所用稀硫酸不足量
          (4)許多同學在實驗中測得的數(shù)據(jù)偏高(記錄數(shù)據(jù)時已恢復至室溫).為此,某化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實驗方案提出了兩條修正建議:
          ①A、B瓶的氣體中含有水汽,增加的氣體體積中所含的水汽,不該計入氫氣的體積.
          ②B瓶中導管(圖2中陰影部分VB)內液柱部分在反應后為空氣所占據(jù),不該計入氫氣的體積.
          你認為他們的意見合理的是
           
          (合理則填序號,否則填“無”).如有合理之處,請根據(jù)下面的數(shù)據(jù)給出修正的1mol氫氣體積的數(shù)學表達式.(鎂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4.3)
          實驗次數(shù) m(Mg)
          g
          硫酸體積mL 液體量瓶中液體體積mL 抽出氣體體積mL B瓶的一段液柱體積mL 水汽體積百分含量 計算1mol氫體積L
          1 0.100 10.0 110.0 6.5 VB a%
          1mol氫氣體積=
           
          L(填寫數(shù)學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通州市石港中學2008屆高三化學科押寶卷 題型:058

          某校興趣小組對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

          Ⅰ.(1)甲同學為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夠發(fā)生反應,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圖所示實驗.

          X溶液是________,滴入的量一般為________.

          (2)乙同學也設計完成了另一個實驗,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能夠發(fā)生反應.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溶液的pH,直至鹽酸過量.①寫出測定溶液pH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圖中哪個圖像符合該同學的記錄________(填序號).

          (3)你認為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中,________(填“甲同學”、“乙同學”、“甲乙兩同學”)的實驗能充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丙同學利用“保溫瓶式量熱計”(圖略),測出10 mL 10% NaOH溶液和不同體積的10%鹽酸溶液混合過程中,溶液的溫度變化見下表(假設兩溶液密度相同).

          就此實驗回答:

          (1)鹽酸和氫氧化鈉的反應是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請在圖中繪制出溶液的溫度上升與加入鹽酸體積之間的變化關系圖,并在曲線上畫出能表示兩者之間恰好完全反應的點,并用字母P表示.

          Ⅲ.丁同學為測定標示質量分數(shù)為32%的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shù),用pH測定儀組成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在燒杯中加入20 g 40%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逐滴加入該鹽酸,測定儀打印出加入鹽酸的質量與燒杯中溶液的pH關系圖.

          (1)請以此次測定的結果,列式計算該鹽酸的實際質量分數(shù).

          (2)請分析你的計算結果與標簽標示的質量分數(shù)不一致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