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三硫代碳酸鈉(Na2CS3)常用作殺菌劑、沉淀劑。某小組設(shè)計實驗探究三硫代碳酸鈉的性質(zhì)并測定其溶液的濃度。

          實驗1:探究Na2CS3的性質(zhì)

          步驟

          操作及現(xiàn)象

          取少量Na2CS3 固體溶于蒸餾水配制成溶液并分成兩等份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1H2CS3________酸(填)。

          2)已知步驟③的氧化產(chǎn)物是SO42,寫出該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2:測定Na2CS3溶液的濃度,按如圖所示連接好裝置,取100mLNa2CS3溶液置于三頸燒瓶中,打開儀器d的活塞,滴入足量2.0mol/LH2SO4,關(guān)閉活塞。

          已知:Na2CS3 + H2SO4=Na2SO4 + CS2 + H2S↑。CS2H2S均有毒。CS2不溶于水,沸點46℃,與CO2某些性質(zhì)相似,與NaOH作用生成Na2COS2H2O。

          3)盛放無水CaCl2的儀器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4)反應(yīng)結(jié)束后打開活塞k,再緩慢通入熱N2一段時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為了計算Na2CS3溶液的濃度,對B中混合物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重,得19.2g固體,則ANa2CS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上述實驗方案,還可以通過測定C中溶液質(zhì)量的增加值來計算Na2CS3溶液的濃度,若反應(yīng)結(jié)束后將通熱N2改為通熱空氣,計算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答案】 5CS32+24MnO4+52H=5CO2↑+15SO42+24Mn2++26H2O 干燥管 將裝置中殘留的H2S、CS2全部排入后續(xù)裝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2.0mol/L 偏高

          【解析】

          “有弱才水解”——依據(jù)酚酞變紅色,判斷H2CS3是弱酸。書寫步驟③的離子方程式,要明確介質(zhì)為酸性,所以C變?yōu)?/span>CO2,用H+配電荷守恒;反應(yīng)結(jié)束后打開活塞k,再緩慢通入熱氮氣一段時間,顯然是為了將裝置中的殘留的H2SCS2等氣體排入吸收裝置,防止污染環(huán)境。

          (1)根據(jù)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色,說明Na2CS3為強堿弱酸鹽,則H2CS3是弱酸;

          (2)Na2CS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氧化產(chǎn)物為SO42,還原產(chǎn)物為Mn2+;則離子方程式為:5CS32+24MnO4+52H=5CO2↑+15SO42+24Mn2++26H2O;

          (3)盛放無水CaCl2的儀器的名稱是干燥管;

          (4)裝置中殘留著一部分生成物,不將其完全排入后續(xù)裝置會影響實驗結(jié)果,通入惰性的熱N2可將裝置中殘留的H2SCS2全部排入后續(xù)裝置中,使其被完全吸收;

          (5)根據(jù)反應(yīng)Na2CS3 + H2SO4=Na2SO4 + CS2 + H2S↑可知n(Na2CS3)=n(H2S),硫化氫與硫酸銅溶液反應(yīng)生成硫化銅沉淀,n(CuS)=19.2g÷96g/mol=0.2mol,則ANa2CS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2mol/0.1L=2mol/L

          (6)空氣中含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生成碳酸鈉,增加了C的重量,使實驗結(jié)果偏高。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甲、乙、丙、丁四種有機物說法正確的是

          A. NaOH的水溶液共熱,反應(yīng)后生成的醇能被氧化為醛

          B. CH3Cl中加入NaOH的水溶液共熱,再滴入AgNO3溶液,可檢驗該物質(zhì)中含有的鹵素原子

          C. 發(fā)生消去反應(yīng)得到兩種烯烴

          D. CH3Cl、中加入 NaOH的醇溶液共熱,然后加入稀硝酸呈酸性,再滴入AgNO3溶液,均有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CH4與Cl2發(fā)生取代反應(yīng)制取副產(chǎn)品鹽酸的設(shè)想在工業(yè)上已成為現(xiàn)實,某化學(xué)興趣小組在實驗室中模擬上述過程,其設(shè)計的模擬裝置如圖所示。根據(jù)要求填空:

          (1)實驗室制取Cl2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為__________。

          (2)設(shè)V(Cl2)/V(CH4)=x,若理論上欲獲得最多的HCl,則x的取值范圍為____

          (3)B裝置有三種功能:①控制氣體流速;②將氣體混合均勻;③___________。

          (4)D裝置中的石棉上吸附著KI飽和溶液及KI粉末,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5)E裝置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雙選)。

          A.收集氣體 B.吸收Cl2

          C.防止倒吸 D.吸收HCl

          (6)E裝置制得的鹽酸中還含有有機物,將兩者分離的最佳方法為________

          (7)該裝置還存在缺陷,原因是沒有進行尾氣處理,尾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填字母,雙選)。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過氧化鈉常作漂白劑、殺菌劑、消毒劑。過氧化鈉保存不當(dāng)容易吸收空氣中CO而變質(zhì)。

          (1)某課外活動小組欲探究某過氧化鈉樣品是否已經(jīng)變質(zhì),取少量樣品,溶解,加入__________溶液,充分振蕩后有白色沉淀,證明Na2O2已經(jīng)變質(zhì)。

          (2)該課外活動小組為了粗略測定過氧化鈉的純度,他們稱取a g樣品,并設(shè)計用下圖裝置來測定過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jǐn)?shù)。

          A中發(fā)生反應(yīng)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儀器連接好以后,必須進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裝置出來的氣體是否需要干燥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否”)

          寫出裝置C中發(fā)生的所有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中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jié)束時,讀取實驗中生成氣體的體積時,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_。

          a.直接讀取氣體體積,不需冷卻到室溫

          b.上下移動量筒,使得E、F中液面高度相同

          c.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讀取量筒中水的體積

          讀出量筒內(nèi)水的體積后,折算成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氧氣的體積為V mL,則樣品中過氧化鈉的質(zhì)量分?jǐn)?shù)為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完成后E到F之間導(dǎo)管內(nèi)殘留水的體積會使測量結(jié)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欲配制480mL0.2mol·L-1NaOH溶液。

          (1)通過計算可知,應(yīng)用托盤天平稱量_____NaOH固體。

          (2)本實驗所需要的玻璃儀器除量筒、膠頭滴管、燒杯外還有_____。

          (3)從下面選出所需的操作并寫出正確的順序_____(填字母)。

          A.洗滌 B.冷卻 C.量取 D.稱量 E.定容 F.轉(zhuǎn)移溶液 G.稀釋 H.溶解

          (4)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如下情況對所配溶液的濃度有何影響(偏高偏低無影響”)。

          ①定容時加蒸餾水不慎超過了刻度_____;

          ②容量瓶不干燥,有一定的水分_____;

          ③定容時仰視觀察到液面剛好到達刻度線_____

          (5)NaOH溶液與2.24L氯氣(STP)下恰好完全反應(yīng),需氫氧化鈉溶液_____mL。

          (6)18mol·L-1的硫酸配制100mL1.0 mol·L-1硫酸,實驗時應(yīng)選用的儀器是_____(填編號)。

          A.100mL量筒 B.托盤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膠頭滴管 G.50mL燒杯 H.100mL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設(sh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為NA,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常溫常壓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氫原子數(shù)為2NA

          B. 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0.3 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0.3×6.02×1023

          C. 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2.7 g Al與足量的鹽酸反應(yīng),生成H2的體積是22.4L

          D. 常溫下,1 L 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Cl數(shù)為0.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物質(zhì)相互轉(zhuǎn)換關(guān)系:

          試回答:

          (1)寫出B的化學(xué)式____________、C溶液是______________。

          (2)寫出由E轉(zhuǎn)變成F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鑒別G溶液中陽離子的操作方法及實驗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

          (4)G溶液中加入A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D溶液中加入AgNO3得到白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CaClO2與濃鹽酸反應(yīng)會生成Cl2,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CaClO2+4HCl(濃)===CaCl2+2Cl2↑+2H2O

          1)濃鹽酸在反應(yīng)中顯示出來的性質(zhì)是_____(填寫字母)。

          A.只有還原性 B.還原性和酸性 C.只有氧化性 D.氧化性和酸性

          2)產(chǎn)生0.3 mol Cl2,則轉(zhuǎn)移的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_____mol。

          3)用雙線橋法表示該氧化還原反應(yīng)中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三種氣體X、Y、Z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關(guān)系為Mr(X) < Mr(Y)= 0.5Mr(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數(shù)目相等的三種氣體,質(zhì)量最大的是Z

          B.相同條件下,同質(zhì)量的三種氣體,氣體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條件下,三種氣體體積均為2.24 L,則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一定均為0.1 mol

          D.同溫下,體積相同的兩容器分別充2gY氣體和1gZ氣體,則其壓強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