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Y、Z、W的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W2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它在常溫下呈液態(tài),形成晶體時,屬于_______________晶體。
(3)工業(yè)生產單質Y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X與Y化學性質相似,則X與濃的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0.1 mol的單質W與50 mL 1.5 mol/L的FeBr2溶液反應,則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質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與次外層電子數相等,所以短周期元素中符合此條件的
元素只有鈹(Be),又因X與W、Y與Z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均為9,所以W的最外電子數為9-2=7,又因X、Y化學性質相似,根據周期表中的“對角線”規(guī)則,推知Y為鋁(Al),則Z的最外電子數應為9-3=6,再根據X、Y、Z、W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信息可推知Z為硫、W為氯,因此:(1)Y、Z、W的原子半徑可根據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徑隨序數增大而減小規(guī)律,推知Cl<S<Al。
(2)SCl2的電子式可根據價鍵理論寫出,即,應屬于分子晶體。
(3)工業(yè)生產Al的方法是電解熔融的Al2O3,即2Al2O3 4Al+3O2↑。
(4)因X、Y的化學性質相似,根據Al與NaOH反應的知識,可推知X與NaOH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
Be+2NaOHNa2BeO2+H2↑。
(5)因Cl2與FeBr2反應時首先氧化Fe2+,余下的Cl2再氧化Br-,所以被氧化的n(Fe2+)與n(Br-)的物質的量之比可根據電子得失守恒求算,即
答案:(1)Cl<S<Al
(4)Be+2NaOHNa2BeO2+H2↑
(5)3∶5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2?江蘇三模)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半徑及主要化合價如下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元素 | 相關信息 |
X | X的基態(tài)原子核外3個能級上有電子,且每個能級上的電子數相等 |
Y | M層上有2對成對電子 |
Z | Z和Y同周期,Z的電負性大于Y |
W | 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63,中子數為3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