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

          A. CO2 B. Al C. NaNO3 D. 蔗糖

          【答案】C

          【解析】CO2水溶液能導電,但電離出離子的不是CO2本身,CO2是非電解質(zhì),故A錯誤;銅是單質(zhì),既不是電解質(zhì)也不是非電解質(zhì),故B錯誤;硝酸鈉的水溶液能導電,硝酸鈉是電解質(zhì),故C正確;蔗糖水溶液不導電,蔗糖是非電解質(zhì),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己知lmol 鏈烴CxHy可以發(fā)生如下系列轉(zhuǎn)化:

          (無機試劑是足量的)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Q的同分異構(gòu)體數(shù)目少于CxH12

          B. 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以區(qū)分CxHy和Q

          C. 上述轉(zhuǎn)化過程中依次發(fā)生了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

          D. x=5、n=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元素是構(gòu)成我們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質(zhì)的“原材料”。

          Ⅰ、自18世紀以來,科學家們不斷探索。從局部到系統(tǒng),逐漸發(fā)現(xiàn)了元素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下面列出了幾位杰出科學家的研究工作。

          序號

          科學家

          紐蘭茲

          道爾頓

          德貝萊納

          尚古爾多

          工作

          發(fā)現(xiàn)“八音律”,指出從某一指定的元素起,第八個元素是第一個元素的某種重復

          創(chuàng)立近代原子論,率先開始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測定工作

          發(fā)現(xiàn)了5組性質(zhì)相似的“三元素組”,中間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前后兩種元素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算術平均值

          認為各元素組之間并非毫不相關,可以用相對原子質(zhì)量把它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串聯(lián)

          上述科學家的研究按照時間先后排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數(shù)字序號)。

          Ⅱ、1869年,門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制出了第一張元素周期表,如圖所示。

          Ni=Co=59

          H=1

          Cu=63.4

          Ag=108

          Hg=200

          Be=9.4

          Mg=24

          Zn=65.2

          Cd=112

          B=11

          Al=27.4

          ?=68

          Ur=116

          Au=198?

          C=12

          Si=28

          ?=70

          Sn=118

          N=14

          P=31

          As=75

          Sb=122

          Bi=210?

          O=16

          S=32

          Se=79.4

          Te=128?

          F=19

          Cl=35.5

          Br=80

          I=127

          Li=7

          Na=23

          K=39

          Rb=85.4

          Cs=133

          Tl=204

          Ca=40

          Pb=207

          (1)門捷列夫?qū)⒁延性匕凑障鄬υ淤|(zhì)量排序,同一__________(填“橫行”或“縱列”)元素性質(zhì)相似。結(jié)合表中信息,猜想第4列方框中“?=70”的問號表達的含義是__________,第5列方框中“Te=128?”的問號表達的含義是__________。

          (2)20世紀初,門捷列夫周期表中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漸被填滿。而且,隨著原子結(jié)構(gòu)的逐漸揭秘,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元素性質(zhì)不是隨著相對原子質(zhì)量而是隨著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遞增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其本質(zhì)原因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隨著核電荷數(shù)遞增,子核外電子排布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

          B.隨著核電荷數(shù)遞增,原子半徑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

          C.隨著核電荷數(shù)遞增,元素最高正化合價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

          Ⅲ、X、Y、Z、W、R是現(xi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各層電子數(shù)之比為1:2,Y原子和Z原子的外電子數(shù)之和為20,W和R是同周期相鄰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元素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電子式為__________,元素Z的離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為__________

          (2)單質(zhì)銅和元素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稀溶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族,其非金屬性比元素R弱,用原子結(jié)構(gòu)的知識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R的一種氧化物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工業(yè)上用Y的氣態(tài)氫化物的水溶液做其吸收劑,寫出吸收劑與足量該氧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Y和Z組成的化合物ZY,被大量用于制造電子元件。工業(yè)上用Z的氧化物、X單質(zhì)和Y單質(zhì)在高溫下制備ZY,其中Z的氧化物和X單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苯甲酸甲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化學興趣小組仿照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原理以苯甲酸(C6H5COOH)和甲醇為原料制備苯甲酸甲酯。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相對分子質(zhì)量

          熔點/℃

          沸點/℃

          密度(g/cm3

          水溶性

          苯甲酸

          122

          122.4

          249

          1.2659

          微溶

          甲醇

          32

          -97

          64.6

          0.792

          互溶

          苯甲酸甲酯

          136

          -12.3

          196.6

          1.0888

          不溶

          I.合成苯甲酸甲酯粗產(chǎn)品

          在圓底燒瓶中加入12.2g苯甲酸和20mL甲醇,再小心加入3mL濃硫酸,混勻后,投入幾粒碎瓷片,在圓底燒瓶上連接冷凝回流裝置后,小心加熱2小時,得苯甲酸甲酯粗產(chǎn)品。

          回答下列問題: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該反應的原子利用率是_______。

          己知:原子利用率=(預期產(chǎn)物的總質(zhì)量/全部反應物的總質(zhì)量)×100%

          (2)實驗中,應選擇(如下圖)_____(填序號)作為冷凝回流裝置,該儀器的名稱為______。

          (3)使用過量甲醇的原因是__________。

          Ⅱ.粗產(chǎn)品的精制

          苯甲酸甲酯粗產(chǎn)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甲醇、苯甲酸和水等,現(xiàn)擬用下列流程圖進行精制。

          (4)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操作a的名稱為________

          (5)由于有機層和水層的密度比較接近,興趣小組的同學無法直接判斷有機層在上層還是下層,請你設計簡單易行的方案,簡述實驗方法,可能的現(xiàn)象及結(jié)論__________。

          (6)該實驗中制得苯甲酸甲酯8.30g,則苯甲酸甲酯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jié)晶水含量的實驗中,下列哪個儀器是不需要的

          A. 蒸發(fā)皿 B. 研缽 C. 干燥器 D. 坩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是同分異構(gòu)體的是

          對二甲苯和乙苯;乙醇和乙二醇;③1氯丙烷和2氯丙烷;丙烯和環(huán)丙烷;乙烯和聚乙烯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明代醫(yī)學巨著《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很多化學物質(zhì)。下列選項所描述的物質(zhì)在分類上不同于其它三種的是

          A. 其狀如水似銀,故名水銀。者,流動貌

          B. 綠礬新出窟未見風者,正如琉璃色,人以為石膽

          C. 石之津氣,鐘聚成乳,滴溜成石,故名石鐘乳

          D. 石堿,出山東濟寧諸處。彼人采蒿攀之屬,……浣衣發(fā)面,甚獲利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看到“利用零價鐵還原NO3-脫除地下水中硝酸鹽”的相關資料后,利用如下裝置探究鐵粉與KNO3溶液的反應。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如下: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1、打開彈簧夾,緩慢通入N2

          2、加入pH為2.5的0.01mol/L酸性KNO3溶液100mL

          鐵粉部分溶解,溶液呈淺綠色;

          鐵粉不再溶解后,剩余鐵粉表面出現(xiàn)少量白色物質(zhì)附著。

          3、反應停止后,拔掉橡膠塞,將圓底燒瓶取下

          燒瓶內(nèi)氣體的顏色沒有發(fā)生變化。

          4、將剩余固體過濾

          表面的白色物質(zhì)變?yōu)榧t褐色。

          (1)通入N2并保持后續(xù)反應均在N2氛圍中進行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色物質(zhì)是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解釋其變?yōu)榧t褐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探宄濾液的成分,該同學進一步設計了下述實驗: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1、取部分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液無變化

          2、將上述溶液分為兩份,一份中滴入氯氣;另一份中滴加稀硫酸

          兩份溶液均變?yōu)榧t色

          3、另取部分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濃NaOH溶液并加熱,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有氣體生成,該氣體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i)根據(jù)以上實驗現(xiàn)象,可以判斷濾液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離子。

          (ii)步驟2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會由淺綠色變成紅色,請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將Cl2通入適量KOH溶液,若氯氣與KOH恰好完全反應,產(chǎn)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c(Cl-)/c(ClO-)的值與溫度高低有關。當n(KOH)=amol時,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 若某溫度下,反應后c(Cl-)/c(ClO-)=11,則溶液中c(ClO-)/ c(ClO3-)=2: 1

          B. 參加反應的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a/2 mol

          C. 改變溫度,反應中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ne的范圍:a/2mol≤ne≤5a/6 mol

          D. 改變溫度,產(chǎn)物中KClO3的最大理論產(chǎn)量為a/7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