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2 分 )某混合堿是①Na2CO3和NaHCO3 或② Na2CO3和 NaOH。用“ 雙指示劑法”對樣品的組分和總堿量 [n (Na2O) ] 進行測定。實驗方案:稱取 0.2960g 樣品配成 500mL 溶液,取25.00mL置于250mL 錐形瓶中,加適量蒸館水和幾滴酚酞,用0.0100 mol•L-1 的鹽酸標準溶液將混合堿滴定成NaHCO3,然后再用溴甲酚綠——二甲基黃為指示劑進行滴定,將NaHCO3完全中和。

          (1)某同學平行滴定了三次,每次滴定從 "0" 點開始讀數(shù),其中第 I 次滴定的第一個終點的液面如右圖所示,請讀出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下列表格中

          序號

          第一滴定終點的讀數(shù)(V1/mL)

          第二滴定終點的讀數(shù)(V2/mL)

          I

          ?

          26.85

          II

          10.02

          25.02

          III

          9.98

          24.98

           

          (2)該混合堿樣品的組成為                 ,理

                               

          (3)將混合堿滴定成NaHCO3的過程中,為了結(jié)果更加準確,應始終逐滴滴加,這樣操作的原因是                                                    。

          (4)上述堿樣中總堿量[n (Na2O) ]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

          (5)如果本實驗只測定樣品的總堿量,實驗方案應該怎樣設計:                          

                                                                                     。

           

          【答案】

           (1)11.76~11.78均得分     (2)Na2CO3 和NaHCO3  因為第一滴定終點所用體積小于第二滴定終點所用體積或V1<(V2-V1)或計算說明

          (3)以防滴定過快使Na2CO3直接生成H2CO3  

          (4)堿樣的總堿量為:

          n(Na2O)= [(25.02mL +24.98 mL)/2]×10-3L/ mL×0.0100mol/L×1/2×20=0.0025mol(5)直接以溴甲酚綠-二甲基黃或甲基橙為指示劑滴定至終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A、B、C、D分別代表四種不同的元素。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1,B原子的價電子排布為ns2np2,C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電子層數(shù)的3倍,D原子的L電子層的p軌道有3個電子。

          (1)C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       ,若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1s1,則按原子軌道的重迭方式判斷,A與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價鍵類型屬于    ??  ,A與C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點明顯高于A與C的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點,其原因是        ??                                      。

          (2)當n=2時,B原子的結(jié)構示意圖為      ??    ,B與C形成的晶體屬于          晶體。當n=3時,B與C形成的晶體中,B原子的雜化方式為     ??    ,該晶體中最小的環(huán)共有     ??   個微粒構成,微粒間的作用力是         ??          。

          (3)若A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4s1,B原子的價電排布為3s23p2,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B、C、D四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            (用元素符號表示)。

          B.(實驗化學,12分)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了一系列“帶火星的木炭復燃”的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甲組同學探究“使帶火星木炭復燃時O2的體積分數(shù)的極限”。將氧氣和空氣(假定空氣中O2的體積分數(shù)為20%)按不同的體積比混合得100mL氣體A進行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編號

          I

          II

          III

          IV

          V

          V(O2)/mL

          60

          40

          20

          12

          10

          V(空氣)/mL

          40

          60

          80

          88

          90

           現(xiàn)象

          木炭復燃

          木炭復燃

          木炭復燃

          木炭有時燃燒,有時不燃燒

          木炭

          不復燃

          回答下列問題:

          ①使帶火星木炭復燃的O2的體積分數(shù)最小約為       ??       

          ②用帶火星木炭檢驗集氣瓶里是否集滿O2,若木炭復燃,能否認為集氣瓶里的氣體一定是純凈的O2?答:        ??      (填“能”或“否”)。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氣體,該混合氣體能否使帶火星的木炭復燃?

          答:     ??    (“能”、“否”或“不一定”)。

          (2)乙組同學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燒”的問題,設計了如下幾組實驗,實驗記錄及結(jié)論如下:

          編號

          制取氣體A(下列反應產(chǎn)生的混合氣體)

          B中的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在燒瓶中加熱適量濃HNO3

          4HNO3   △   4NO2↑+O2↑+2H2O↑

          充滿紅棕色氣體,木炭不復燃,火星熄滅

          NO2不支持燃燒

          b

          加熱AgNO3固體

          2AgNO3   △   2NO2↑+O2↑+2Ag

          充滿紅棕色氣體,木炭復燃

          NO2支持燃燒

          c

          加熱Cu(NO3)2固體

          2Cu(NO3)2   △   4NO2↑+O2↑+2CuO

          充滿紅棕色氣體,木炭復燃

          NO2支持燃燒

          你認為a、b、c三個結(jié)論是否可靠?說出你的理由。

          a.    ??    ,原因是          ??                  

          b.    ??    ,原因是          ??                   。

          c.    ??    ,原因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學高二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計算題

          (本題共12分)在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A、B、C 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與時間(t) 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t
          c   
          初始
          2min
          4min
          6min
          8min
          c(A)( mol·L -1)
          2.50
          2.20
          2.00
          2.00
          2.20
          c(B)( mol·L -1)
          1.56
          2.16
          2.56
          2.56
          2.16
          c(C)( mol·L -1)
          0.39
          0.54
          0.64
          0.64
          1.54
          請?zhí)羁?
          (1)前2mim內(nèi),v(B)=                  。
          (2) 到2mim末A 的轉(zhuǎn)化率為           。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6 min - 8 min若只改變了反應體系中某一種物質(zhì)的濃度,則應為      (填選項字母)
          a.增大A的濃度    b.減小B的濃度   c.增大C的濃度
          則該物質(zhì)的濃度改變量為               mol·L -1
          (5)如果在相同條件下,若開始加入的三種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原來的2倍,則     是原來的2倍。
          a. A的轉(zhuǎn)化率      b. B的平衡濃度 表  c.達到平衡的時間       d.平衡時氣體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吉林省龍井市高三上學期11月份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共12分)某鹽X由非金屬元素組成,不穩(wěn)定加熱時分解,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的氣態(tài)氫化物A和B。A、C、E、G、I含有同種元素,C為黃色固體單質(zhì)。B、D、F、H、J含有同種元素,B可與J反應生成鹽。W是前四周期含有4個未成對電子的金屬。上述物質(zhì)轉(zhuǎn)化關系如圖,部分產(chǎn)物和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化學式           

          (2)寫出由E生成G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寫出反應B+Y →D+Z的化學方程式           

          (4)由E直接轉(zhuǎn)換成I可以加入                   (填寫兩種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

          (5)標況下,4.48LA與J的濃溶液反應轉(zhuǎn)移1.6mole,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6)將1mol/L200mL I和1mol/L100mL J溶液混合,加入到含有0.5mol的W中,則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過量炭粉與氧化鐵反應中氣體產(chǎn)物的成分進行了研究。

          【提出假設】該反應中的氣體產(chǎn)物可能是CO或者是CO2和CO的混合物。

          【查閱資料】氮氣不與碳、氧化鐵發(fā)生反應。實驗室可以用氯化銨飽和溶液和亞硝酸鈉 ( NaNO2)飽和溶液混合加熱反應制得氮氣。

          【設計方案 】 如圖所示,將一定量的氧化鐵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與過量炭粉完全反應,測定參加反應的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

          試回答下列問題:

          (l)按上圖連接裝置,如何檢查該裝置的氣密性                                   

          (2)廣口瓶內(nèi)盛放的試劑為              ,其作用為                               

          (3)實驗開始時,應先打開彈簧夾,一段時間后關閉;再點燃酒精噴燈,理由是        

                                                                                     

          (4)稱取3.20g氧化鐵、2.00g炭粉混合均勻,放入質(zhì)量為48.48g的硬質(zhì)玻璃管中;待反應結(jié)束,再通一段時間的氮氣。冷卻至室溫,稱得硬質(zhì)玻璃管和固體總質(zhì)量為52.24g。經(jīng)進一步測定得知參加反應的氧元素質(zhì)量為0.96g 。從而確認該反應的氣體產(chǎn)物是C02和CO 的混合物,理由是                                           。根據(jù)數(shù)據(jù)處理結(jié)果判斷,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中n(C02):n(CO)=                      。

          (5)有同學根據(jù)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認為應對實驗裝置進一步完善,你認為應作如何改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共12分)某鹽X由非金屬元素組成,不穩(wěn)定加熱時分解,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的氣態(tài)氫化物A和B。A、C、E、G、I含有同種元素,C為黃色固體單質(zhì)。B、D、F、H、J含有同種元素,B可與J反應生成鹽。W是前四周期含有4個未成對電子的金屬。上述物質(zhì)轉(zhuǎn)化關系如圖,部分產(chǎn)物和條件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X的化學式           

          (2)寫出由E生成G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3)寫出反應B+Y →D+Z的化學方程式           

          (4)由E直接轉(zhuǎn)換成I可以加入                   (填寫兩種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zhì))。

          (5)標況下,4.48LA與J的濃溶液反應轉(zhuǎn)移1.6mole,寫出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6)將1mol/L200mL I和1mol/L100mL J溶液混合,加入到含有0.5mol的W中,則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