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4分,每空2分)硫酸亞鐵容易被氧化,而硫酸亞鐵銨晶體[(NH42SO4·FeSO4·6H2O]較穩(wěn)定,常用于代替硫酸亞鐵作還原劑,F(xiàn)以鐵屑為主要原料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其反應如下:Fe+H2SO4(。    FeSO4+H2

          FeSO4+(NH4)2SO4+6H2O    (NH4)2SO4·FeSO4·6H2O

          步驟l:在盛有適量鐵屑的錐形瓶里加入某種試劑除去油污,加熱,充分反應后過濾、

          洗滌、干燥、稱量,鐵屑質量為。

          步驟2:將處理過的鐵屑加入到一定量的稀H2SO4中,加熱至50℃—80℃充分反應,

          趁熱過濾并用少量熱水洗滌,濾液及洗滌液都轉移至蒸發(fā)皿中。濾渣干燥后稱重,剩余鐵屑質量為。

          步驟3:準確稱取所需質量的硫酸銨晶體加入“步驟2”的蒸發(fā)皿中,攪拌使之溶解,

          緩緩加熱一段時間,將其冷卻結晶、過濾。用無水乙醇洗滌晶體并自然干燥,稱量所得晶體質量為。

          回答下列問題: 

          (1)能夠用于除去鐵屑表面油污的試劑是            (填字母)。

              A.純堿溶液      B.燒堿溶液       C.明礬溶液      D.稀硫酸  

          (2)步驟2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                。

          (3)硫酸亞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氧化生成一種物質(堿式硫酸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鐵屑表面常有少量的鐵銹(Fe2O3·H2O),對FeSO4的制備      (填“有”、“無”)影響,理由是(用離子方程式回答)                            。

          (5)若忽略鐵銹的影響,上述實驗中硫酸亞鐵銨晶體的產率為         。

          (6)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硫酸亞鐵銨晶體中含有結晶水(簡述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論)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4分,每空2分)已知X、Y、Z都是短周期的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X 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與它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同,而Z 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三倍,Y 與 Z 可以形成兩種以上的氣態(tài)化合物,則

          (1)X 是——————————、Y是———————————、Z是———————————(均用元素名稱填寫)

          (2)由Y 和 Z 組成,且Y和 Z的質量比為7:12的化合物的化學式(分子式)是 _____   

          (3)由X、Y、Z中的兩種元素組成,且與X2Z 分子具有相同電子數(shù)的兩種離子是 _____    ———————— _____    —————————(填離子符號)

          (4)X、Y、Z可以形成一種鹽,此鹽中X、Y、Z元素的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4 :2 :3 ,該鹽的化學式是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屆河南省三門峽市高三上學期調研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4分,每空2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具有重要意義。
          (1)NO2可用水吸收,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利用反應
          6NO2+ 8NH37N2+12 H2O也可處理NO2。當轉移1.2mol電子時,消耗的NO2在標準狀況下是       L。
          (2)已知:2SO2(g)+O2(g)2SO3(g)   ΔH="-196.6" kJ·mol-1
          2NO(g)+O2(g)2NO2(g)   ΔH="-113.0" kJ·mol-1
          ①寫出NO2氧化SO2的熱化學方程式                            
          ②一定條件下,將NO2與SO2以體積比1:2置于密閉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下列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顏色保持不變
          c.SO3和NO的體積比保持不變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時生成1 molNO2
          ③測得上述反應平衡時NO2與SO2體積比為1:6,則平衡常數(shù)K=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反應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轉化率與壓強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該反應ΔH     0(填“>”或“ <”)。實際生產條件控制在250℃、1.3×104kPa左右,選擇此壓強的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年學福建省永安一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4分,每空2分)
          I.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 + H2CO + H2O,
          回答下列問題:
          (1)在830℃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50%。求該條件下平衡常數(shù)K1=________。
          (2)在(1)的基礎上,把體系溫度降至800℃。已知該條件下的平衡常數(shù)K2=0.81,可以推知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放熱”)。
          (3)在(1)的基礎上,壓縮容器體積之0.5L。該條件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K3。則K3________K1
          (4)T℃時,某時刻測得體系中各物質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
          n(CO)=0.9mol,n(H2O)=0.9mol,則此時該反應              進行.
          (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處于平衡狀態(tài)”)。
          II.向一容積為1L 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發(fā)生化學反應X(g)+2Y(s) 2Z(g);△H<0。右圖是容器中X、Z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1)0~10min 容器內氣體的壓強逐漸        ___________。 
          (填“變大”、“變小”或“無法確定”)
          (2)推測在第7min時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
          第13min時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__(填序號)
          ①增加Z的量  ②增加X的量   ③升溫   
          ④降溫        ⑤使用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安徽省高三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14分,每空2分)某試劑廠用銀(含雜質銅)和硝酸(含F(xiàn)e3+)反應制取硝酸銀,步驟如下:

          (1)工業(yè)上一般選用中等濃度的硝酸和銀反應來制取硝酸銀。請在下表空格處填空。

           

          優(yōu)點

          缺點

          使用濃硝酸

          反應速率快

          酸耗較大,產生NOx的量較多

          使用稀硝酸

           

           

          (2)步驟B加熱保溫的作用是       

          a. 有利于加快反應速率               

          b.有利于未反應的硝酸揮發(fā)

          c.有利于硝酸充分反應,降低溶液中H+的濃度

          (3)步驟C是為了除去Fe3+、Cu2+等雜質,沖稀時產生沉淀的原因是                 ;

          (4)步驟C中加水的量應該適量,若加入過多的水,對后續(xù)步驟造成的不良影響是:

                                                                                       ;

          (5)步驟E進行的操作是                                                      。

          (6)制得的硝酸銀中含有少量硝酸銅,通常除去硝酸銅的方法是在步驟E之前加適量新制的Ag2O,使Cu2+轉化為Cu(OH)2沉淀,反應后過濾除去。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年學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14分,每空2分)

          I.在1L容器中通入CO2、H2各2mol,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2 + H2 CO + H2O,

          回答下列問題:

           (1)在830℃條件下,反應達到平衡時CO2的轉化率為50%。求該條件下平衡常數(shù)K1=________。

           (2)在(1)的基礎上,把體系溫度降至800℃。已知該條件下的平衡常數(shù)K2=0.81,可以推知 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放熱”)。

           (3)在(1)的基礎上,壓縮容器體積之0.5L。該條件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K3。則K3________K1

          (4)T℃時,某時刻測得體系中各物質的量如下:n(CO2)=1.2mol,n(H2)=1.5mol,

          n(CO)=0.9mol,n(H2O)=0.9mol,則此時該反應               進行.

          (填“向正反應方向”“向逆反應方向”或“處于平衡狀態(tài)”)。

          II.向一容積為1L 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發(fā)生化學反應X(g)+2Y(s) 2Z(g);△H<0。右圖是容器中X、Z的物質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1)0~10min 容器內氣體的壓強逐漸        ___________。 

               (填“變大”、“變小”或“無法確定”)

          (2)推測在第7min時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

          第13min時曲線變化的原因可能是             __(填序號)

          ①增加Z的量   ②增加X的量    ③升溫   

          ④降溫         ⑤使用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