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下列實驗能獲得成功的是
          A.用溴水鑒別苯、乙醇、己烯、四氯化碳
          B.加濃溴水,后過濾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苯、溴水、鐵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離溴乙烷和甲苯
          A

          試題分析:苯、四氯化碳和溴水發(fā)生萃取,有機層分別在上層和下層。乙醇和溴水互溶,己烯和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A可以鑒別;B中生成的三溴苯酚能夠溶解在苯中,并能除去,B錯誤;C不正確,應該用液溴;溴乙烷和甲苯互溶,并能直接分液,D不正確,答案選A。
          點評:把物質中混有的雜質除去而獲得純凈物叫提純,將相互混在一起的不同物質彼此分開而得到相應組分的各純凈物叫分離。在解答物質分離提純試題時,選擇試劑和實驗操作方法應遵循三個原則: 1.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水除外),即分離提純后的物質應是純凈物(或純凈的溶液),不能有其他物質混入其中;2.分離提純后的物質狀態(tài)不變;3.實驗過程和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即選擇分離提純方法應遵循先物理后化學,先簡單后復雜的原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工業(yè)上常用鐵質容器盛裝冷濃酸。為研究鐵質材料與熱濃硫酸的反應,某學習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探究一]
          (1)將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鐵釘(碳素鋼)放入冷濃硫酸中,10分鐘后移入硫酸銅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觀察,鐵釘表面無明顯變化,其原因是        。
          (2)另稱取鐵釘6.0g放入15.0ml.濃硫酸中,加熱,充分應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氣體Y。
          ①甲同學認為X中除外還可能含有。若要確認其中的,應選用      選填序號)。
          a.KSCN溶液和氯水     b.鐵粉和KSCN溶液  
          c.濃氨水              d.酸性溶液
          ②乙同學取336ml(標準狀況)氣體Y通入足量溴水中,發(fā)生反應:
           ,然后加入足量溶液,經適當操作后得干燥固體2.33g。由于此推知氣體Y中的體積分數為           
          [探究二]
          分析上述實驗中體積分數的結果,丙同學認為氣體Y中還可能含量有和Q氣體。為此設計了下列探究實驗狀置(圖中夾持儀器省略)。

          (3)裝置B中試劑的作用是           。
          (4)認為氣體Y中還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為確認Q的存在,需在裝置中添加M于            (選填序號)。
          a. A之前      b.A-B間       c.B-C間       d.C-D間
          (6)如果氣體Y中含有,預計實驗現象應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2分)在化學科學研究中,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可通過實驗測定,也可通過化學計算的方式間接地獲得。
          ⑴實驗方法測反應反應熱
          ①中和熱測定
          實驗中所需要使用的玻璃儀器除燒杯、量筒外還需要           、           
          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實驗過程中將NaOH溶液        (選填“一次”或“分多次”)倒入盛有鹽酸的小燒杯中;溶液混合后,準確讀取混合溶液的        ,記為終止溫度。
          ②實驗測定在一定溫度下,0.2 molCH4(g)與足量H2O(g)完全反應生成CO2(g)和H2(g)吸收33 kJ的熱量。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⑵通過化學計算間接獲得
          已知拆開1mol的H—H鍵、I—I、H—I鍵分別需要吸收的能量為436kJ、153kJ、299kJ。
          則反應H2(g)+I2(g)=2HI(g)的反應熱△H         kJ·mol1
          ②工業(yè)生產甲醇的常用方法是:CO(g)+2H2(g)=CH3OH(g) △H=-90.8 kJ·mol1
          已知:2H2(g)+ O2(g) = 2H2O (l)    △H=-571.6 kJ·mol-1
          H2(g)+O2(g) = H2O(g)     △H=-241.8 kJ·mol-1
          根據上述反應確定:H2燃燒熱為          kJ·mol1;
          CH3OH(g)+O2(g) = CO(g)+2H2O(g)   △H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礎,下圖中所示的實驗方法、裝置或操作完全不正確的是(    )
          A.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12分)鐵是人類使用最廣泛的金屬。
          (1)一氧化碳在高溫下可與氧化鐵發(fā)生反應;
          2Fe+3CO,此反應可用于工業(yè)上冶煉金屬鐵。反應中,作為氧化劑的物質是________(填化學式)。在該反應中,若消耗了1 mol ,則轉移了_____mol電子,生成的CO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_________L。
          (2)下圖是鐵粉和水蒸氣反應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實驗中,D處排出的氣體幾乎點不著,已知該裝置不漏氣,使用的各種藥品沒有質量問題,你認為氣體點不著的可能原因是(說出一點即可):_______________;改正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中學化學教材中,常借助于圖像這一表現手段清晰地突出實驗裝置的要點、形象地闡述化學過程的原理。下列有關化學圖像表現的內容錯誤的是
           
          A.銅鋅原電池B.中和熱測定裝置C.離子交換膜法電解原理D.氨的制取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共14分)某中學化學實驗小組為了證明和比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設計了如下裝置:

          (1)實驗室常用裝置E制各Cl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該反應中濃鹽酸所表現出的性質          
          (2)反應開始后,發(fā)現B、D兩個容器中的品紅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氣后,給B、D兩個容器加熱,兩個容器中的現象分別為:B      D         
          (3)裝置C的作用是                       
          (4)該實驗小組的甲、乙兩位同學利用上述兩發(fā)生裝置按下圖裝置繼續(xù)進行實驗:

          通氣一段時間后,甲同學實驗過程中品紅溶液幾乎不褪色,而乙同學的實驗現象是品紅溶液隨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淺。試根據該實驗裝置和兩名同學的實驗結果回答問題。
          ①試分析甲同學實驗過程中,品紅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進行說明)
          ②你認為乙同學是怎樣做到讓品紅溶液變得越來越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2分)目前市場銷售的某種食用精制鹽包裝袋上有如下說明:
          產品標準
          GB5461
          產品等級
          一級
          配料
          食鹽、碘酸鉀、抗結劑
          碘含量(以I計)
          20~50mg/kg
          分裝日期
           
          分裝企業(yè)
           
          (1)碘酸鉀與碘化鉀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配平化學方程式(將化學計量數填于空白處)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上述反應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檢驗。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將I2還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①Na2SO3稀溶液與I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②某學生設計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驟為:
          a 將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 加入適量;
          c 分離出下層液體。
          以上設計中遺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驟中的位置是                      。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學生測定食用精制鹽的碘含量,其步驟為:
          a 準確稱取wg食鹽,加適量蒸餾水使其完全溶解;
          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與KI反應完全;
          c 以淀粉為指示劑,逐滴加入物質的量濃度為1.0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24.00mL,恰好反應完全。
          ①判斷c中反應恰好完全依據的現象是                     。
          ②b中反應所產生的I2的物質的量是         mol。
          ③根據以上實驗和包裝袋說明,所測精制鹽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數式表示)    mg/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谷氨酸一鈉鹽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一鈉鹽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⑴當前我國生產味精主要采用淀粉發(fā)酵法,其中第一步是使淀粉水解為單糖。實驗室中檢驗淀粉水解產物可選用的試劑是     。
          A.NaOH溶液、氨水、AgNO3溶液B.H2SO4溶液、氨水、AgNO3溶液
          C.NaOH溶液、CuSO4溶液D.H2SO4溶液、CuSO4溶液
          ⑵“沙倫遜甲醛滴定法”可用于測定味精中谷氨酸一鈉鹽的含量。其方法如下:
          將一定質量的味精樣品溶于水,再向溶液中加入36%甲醛溶液,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R—NH2+HCHO→R—N=CH2+H2O(R表示除“-NH2”外的基團),再以酚酞為指示劑,用NaOH溶液進行滴定。
          ①上述測定過程中加入甲醛的目的是     
          ②滴定終點的實驗現象為     。
          ⑶味精中常含食鹽,有兩個同學分別設計甲、乙兩種方案來測定味精中NaCl的含量。
          ①甲方案:取一定質量味精樣品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充分反應后,     (填寫操作步驟),稱量沉淀質量。
          ②乙方案:取mg味精溶于水,加入過量濃度為c1mol·L—1的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     溶液做指示劑,用濃度為c2mol·L—1的NH4SCN溶液進行滴定,當溶液變?yōu)榧t色時,達到滴定終點。已知:AgSCN是難溶于水的沉淀。
          設測定過程中所消耗的AgNO3溶液和NH4SCN溶液的體積分別為V1mL和V2mL,則該味精樣品中NaCl的質量分數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