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5℃時,有關物質(zhì)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如下:
化學式 | CH3COOH | H2CO3 | H2SO3 |
電離平衡常數(shù) | K=1.8×10-5 | K1=4.3×10-7 K2=5.6×10-11 | K1=1.5×10-2 K2=1.02×10-7 |
(1)請寫出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1的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
(2) 常溫下,將體積為10mL pH=2的醋酸溶液與亞硫酸溶液分別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稀釋后溶液的pH,前者_____后者(填“>”、“<”或“=”)。
(3)一定條件下,冰醋酸加水稀釋過程中溶液導電能力I隨加水體積V變化曲線如右圖所示,則a、b、c三點溶液醋酸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離子CH3COO-、CO32-、HSO3-、SO32-在溶液中結(jié)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關系為___________。
(5)體積相同、c(H+)相同的①CH3COOH;②HCl;③H2SO4 三種酸溶液分別與同濃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_____(填序號)。
(6)已知,H+(aq) + OH-(aq) == H2O(l) ΔH =-57.3 kJ/mol。實驗測得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放出57 kJ的熱,則醋酸溶液中,醋酸電離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a<b<c CO32->SO32- >CH3COO->HSO3- ①>②=③ CH3COOH(aq)
CH3COO-(aq) + H+(aq) ΔH=+0.3 kJ/mol
【解析】(1)H2SO3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1的表達式:K1=;(2)CH3COOH的K=1.8×10-5,H2SO3的K1=1.5×10-2,說明亞硫酸強于醋酸,等pH兩種酸,醋酸濃度大,當加蒸餾水稀釋至1000mL時,醋酸電離出的氫離子多,pH更小些;(3)越稀越電離,則a、b、c三點溶液醋酸的電離程度由大到小為:a<b<c;(4)通過電離平衡常數(shù)分析可知,Ka越小,其陰離子越易結(jié)合氫離子,則CH3COO-、CO32-、HSO3-、SO32-在溶液中結(jié)合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關系為:CO32->SO32- >CH3COO->HSO3-;(5)c(H+)相同的①CH3COOH;②HCl二種酸溶液,酸濃度由大到小的關系是c(CH3COOH) >c(HCl),則體積相同的這兩種別與同濃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①>②,而體積相同、c(H+)相同的HCl、H2SO4分別與同濃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時,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是相等的,則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①>②=③;(6)已知,H+(aq) + OH-(aq) == H2O(l) ΔH =-57.3 kJ/mol。實驗測得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放出57 kJ的熱,此反應熱中包含了H+(aq) + OH-(aq) == H2O(l) ΔH =-57.3 kJ/mol和CH3COOH(aq)
CH3COO-(aq) + H+(aq) ΔH=?,由蓋斯定律可求得醋酸電離的反應熱,則醋酸電離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3COOH(aq)
CH3COO-(aq) + H+(aq) ΔH=+0.3 kJ/mo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鋁制品,至今仍保存完好,其主要原因是
A. 鋁不易發(fā)生化學反應 B. 鋁的氧化物容易發(fā)生還原反應
C. 鋁不易被氧氣氧化 D. 鋁表面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鋁進一步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通常狀況下,NA個Cl2分子的質(zhì)量是71g
B. 通常狀況下,NA個C02分子的體積約是22.4L
C. 0.1 mol/L的H2S04溶液中H+的個數(shù)是0.2NA
D. 若lg N2含有m個分子,則NA=m/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 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
A.合成氨工業(yè)上增大壓強以提高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
B.黃綠色的氯水光照后顏色變淺
C.由H2、I2蒸氣、HI組成的平衡體系加壓后顏色變深
D.在含有Fe(SCN)2+的紅色溶液中加鐵粉,振蕩靜置,溶液顏色變淺或褪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尾氣中NO產(chǎn)生的反應為:N2(g)+O2(g)2NO(g),一定條件下,等物質(zhì)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下圖曲線a表示該反應在溫度T下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b表示該反應在某一起始反應條件改變時N2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溫度T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B. 溫度T下,隨著反應的進行,混合氣體的密度減小
C. 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劑
D. 若曲線b對應的條件改變是溫度,可判斷該反應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Q是合成某藥品的中間體,其一種合成路線如下:
已知如下信息:
Ⅰ.
Ⅱ.
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在標準狀況下,氣體D的密度為1,25g/L,D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的名稱是__;A的結(jié)構(gòu)簡式為_________
(2)C所含官能團名稱是__;JQ的反應類型是_______
(3)Q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
(4)C和G反應生成J。寫出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5)M是J的同分異構(gòu)體,M能發(fā)生水解反應且在核磁共報氫譜上有2組峰,峰的面積比為2:3,寫出M所有可能的結(jié)構(gòu)簡式:___________
(6)設計由A為原料合成B的路線: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有機物的正確說法是
A.聚乙烯可發(fā)生加成反應
B.石油干餾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淀粉、蛋白質(zhì)完全水解的產(chǎn)物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D.乙酸乙酯、油脂與NaOH溶液反應均有醇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制取SO2并驗證SO2性質(zhì)的裝置圖。
已知Na2SO3+H2SO4=Na2SO4+SO2+H2O。
(1)①中為紫色石蕊試液,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實驗證明SO2是________氣體。
(2)②中為紅色品紅溶液,現(xiàn)象為________證,明SO2有________性。
(3)④為紫紅色高錳酸鉀,實驗現(xiàn)象為________,證明SO2有________性。
(4)⑤的作用________,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生對Na2SO3與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應進行探究,過程如下:
(1)調(diào)節(jié)pH,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 | pH | 現(xiàn)象 |
a | 10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
b | 6 | 產(chǎn)生白色沉淀,一段時間后,沉淀未溶解 |
c | 2 | 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時間后,產(chǎn)生海綿狀棕黑色物質(zhì)X |
查閱資料得知:
I.Ag2SO3:白色,難溶于水,溶于過量Na2SO3的溶液
II.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應
①推測a中白色沉淀為Ag2SO3,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測a中白色沉淀為Ag2SO4,推測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該同學設計實驗確認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實驗方法是:另取Ag2SO4固體置于_________溶液中,未溶解。
(3)將X從溶液中濾出、洗凈,為確認其組成,實驗如下:
I.向X中滴加稀鹽酸,無明顯變化
II.向X中加入過量濃HNO3,產(chǎn)生紅棕色氣體
III.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檢驗II中反應后的溶液,前者無變化,后者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①實驗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分析X的性質(zhì)和元素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II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同學綜合以上實驗,分析產(chǎn)生X的原因,認為隨著酸性的增強,SO32-還原性增強,并通過進一步實驗確認了這種可能性,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①氣體Y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白色沉淀轉(zhuǎn)化為X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