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已知: N2(g)+O2(g)= 2NO(g) H = +180.5kJ·mol-1

          4NH3(g)+5O2(g)= 4NO(g)+6H2O(g) H = -905kJ·mol-1

          2H2(g)+O2(g)= 2H2O(g) H = -483.6kJ·mol-1

          寫出氨氣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生成氮氣和氫氣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

          ;如果在1L密閉容器中,3mol NH3 等溫條件下充分反應(yīng),2min后達到平衡,平衡時的反應(yīng)熱為92.4kJ ,則在這段時間內(nèi)v(H2)= ;保持溫度不變,將起始NH3的物質(zhì)的量調(diào)整為8mol,平衡時NH3的轉(zhuǎn)化率為 。

          (2)一定條件下,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4NH3(g)+5O2(g)4NO(g)+6H2O(g)。在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為使該反應(yīng)的反應(yīng)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移動,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填字母代號)。

          A.增大壓強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O2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答案】(1)2NH3(g)N2(g)+3H2(g)ΔH=+92.4kJ·mol-1;

          1.5mol.L-1.min-1,50%;(2)C。

          【解析】

          試題分析:(1)N2(g)+O2(g)=2NO(g),

          4NH3(g)+5O2(g)=4NO(g)+6H2O(g),

          2H2(g)+O2(g)=2H2O(g),(①×2-3×③)/2,

          得出2NH3(g)N2(g)+3H2(g)ΔH=+92.4kJ·mol-1;生成92.4kJ的熱量生成H2的物質(zhì)的量為3mol,根據(jù)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的表達式,v(H2)=3/(1×2)mol/(L·min)=1.5mol/(L·min);2NH3(g) N2(g)+ 3H2(g)

          起始: 3 0 0

          變化: 2 1 3

          平衡: 1 1 3

          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 3×1/1=3, 2NH3(g) N2(g)+ 3H2(g)

          起始: 8 0 0

          變化: 2x x 3x

          平衡: 8-2x x 3x

          K=3x×x/(8-2x)=3 ,解得x=2,NH3的轉(zhuǎn)化率為2×2/8×100%=50%;(2)A、增大壓強,反應(yīng)速率增大,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逆反應(yīng)方向移動,故錯誤;B、升高溫度,增大反應(yīng)速率,此反應(yīng)是放熱反應(yīng),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yīng)方向進行,故錯誤;C、增大氧氣的濃度,反應(yīng)速率增大,增大反應(yīng)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yīng)方向進行,故正確;D、使用催化劑,增大反應(yīng)速率,但對平衡無影響,故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xué)設(shè)計實驗以探究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根據(jù)元素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強弱探究元素非金屬性遞變規(guī)律.

          已知A裝置的燒瓶里裝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裝有稀HNO3,B裝置中裝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裝置C中裝有Na2SiO3溶液,試回答:

          1A中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C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2B裝置的作用是

          3)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知,碳酸、硝酸、硅酸的酸性強弱順序是 ,由此得出碳、硅、氮三種元素非金屬性的強弱順序是

          實驗:已知常溫下高錳酸鉀與濃鹽酸混合可產(chǎn)生氯氣,利用該裝置探究氯和溴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4)寫出B裝置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5C裝置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pKa=-lgKa,25℃時,H2SO3 pKa1=185,pKa2=719.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1H2SO3溶液的滴定曲線如圖所示(曲線上的數(shù)字為p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a點所得溶液中:2c(H2SO3)+c(SO32-)01 molL-1

          Bb點所得溶液中:c(H2SO3)+c(H+)=c(SO32-)+c(OH-)

          Cc點所得溶液中:c(Na+)3c(HSO3 )

          Dd點所得溶液中:c(Na+)c(SO32-)c(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肼(N2H4)和亞硝酸鈉在化工生產(chǎn)及航天工業(yè)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yīng)用,下圖是以液氨為原料生產(chǎn)肼和亞硝酸鈉的工藝流程(肼能與水混溶,形成穩(wěn)定的N2H4H2O):

          回答下列問題:

          (1)NaNO2中N的化合價為_______。

          (2)寫出在NaClO溶液中通入NH3得到成品液1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由成品液2得到成品固體混合物需經(jīng)過的操作步驟為________________。

          (4)亞硝酸鈉在一定條件下能與無水肼反應(yīng)生成一種鈉氮化合物和水,生成的鈉氮化合物中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35.38%。則反應(yīng)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_____;該反應(yīng)中的氧化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所得成品固體混合物中含有2種鈉鹽,若要獲得NaNO2產(chǎn)品,則需要除去的物質(zhì)為_______(填化學(xué)式);使用Pb進行處理時,雜質(zhì)能轉(zhuǎn)變?yōu)镹aNO2,而Pb轉(zhuǎn)化成PbO,則這一處理過程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已知,NaNO2在鄰苯二甲酸二丁酯中溶解度遠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而另一鈉鹽則不具有該性質(zhì),若用有機溶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處理成品固體混合物水溶液時,NaNO2 與另一鈉鹽通過_____(填操作名稱)被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HCN(aq)與NaOH(aq)反應(yīng)生成1 mol正鹽的ΔH=-12.1 kJ/mol;強酸、強堿的稀溶液反應(yīng)的中和熱ΔH=-57.3 kJ·mol-1。則HCN在水溶液中電離的ΔH等于

          A.-69.4 kJ·mol-1 B.-45.2 kJ·mol-1

          C.+69.4 kJ·mol-1 D.+45.2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醬油是一種常用調(diào)味劑,根據(jù)國標要求醬油中NaCl的含量不應(yīng)低于15 g /100 mL。莫爾法是較簡單的一種測量Cl-含量的方法,F(xiàn)采用該法測量某市售醬油是否符合NaCl含量標準要求。實驗原理如下(25℃)Ag++ Cl-=" AgCl" (白色)Ksp(AgCl)=1.8×l0-10

          2 Ag++ Cr042-= Ag2Cr04(磚紅色)Ksp(Ag2Cr04)=1.2×10-12

          準確移取醬油樣品5.00 mL稀釋至100 mL,從其中取出10.00 mL置于錐形瓶中,再向其中加入適量的鉻酸鉀溶液,以0.1000 mol/L的硝酸銀標準溶液滴定,重復(fù)實驗三次。

          1)樣品稀釋過程中,用 移取醬油樣品,應(yīng)在 中定容,還需用到的玻璃

          儀器有_____________。

          2)標準硝酸銀溶液用棕色滴定管盛裝的原因是__________。滴定中眼睛應(yīng)注視 ,出現(xiàn) 即達到滴定終點。

          3)滴定結(jié)束時,滴定管中液面如上圖所示,則讀數(shù)為_____________。

          4)若三次消耗硝酸銀標準溶液的平均體積為12.50 mL,則稀釋后的醬油中NaCl的濃度為 mol/L,該市售醬油是否符合NaCl含量標準 (填符合不符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2AB(g) A2(g)+B2(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是

          A.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n mol A2,同時消耗2n mol AB

          B.容器內(nèi)三種氣體AB、A2、B2共存

          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容器中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不隨時間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xué)研究性學(xué)習小組模擬工業(yè)生產(chǎn)流程制備無水氯化鐵并對產(chǎn)物做如下探究實驗。

          已知:無水氯化鐵在空氣中易潮解,加熱易升華;

          工業(yè)上,向500~600 的鐵屑中通人氯氣可生產(chǎn)無水氯化鐵;

          向熾熱的鐵屑中通入氯化氫可以生產(chǎn)無水氯化亞鐵和氫氣,

          (1)儀器N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N中盛有濃鹽酸,燒瓶M中的固體試劑___________(填化學(xué)式)。

          (2)裝置的連接順序為_______ →d→e→f。(用小寫字母表示,部分裝置可以重復(fù)使用)

          (3)若缺少裝置E,則對本實驗造成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硫代硫酸鈉(Na2S2O3)溶液在工業(yè)上可作脫氯劑,反應(yīng)后Na2S2O3被氧化為Na2SO4,則裝置D

          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稱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實驗結(jié)束并冷卻后,將硬質(zhì)玻璃管及收集器中的物質(zhì) 一并快速轉(zhuǎn)移至錐形瓶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和少許植物油(反應(yīng)過程中不振蕩),充分反應(yīng)后,進行如下實驗:

          淡紅色溶液中加入過量H2O2溶液后,溶液紅色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紅色褪去的同時有氣體生成,經(jīng)檢驗氣體為O2。該小組對紅色褪去的原因進行探究。

          由實驗Ⅰ和Ⅱ可得出的結(jié)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七鋁十二鈣(12CaO·7Al2O3)是新型的超導(dǎo)材料和發(fā)光材料,用白云石(主要含CaCO3和MgCO3)和廢Al片制備七鋁十二鈣的工藝如下:

          (1)煅粉主要含MgO和 ,用適量的NH4NO3溶液浸取煅粉后,鎂化合物幾乎不溶, 若溶液I中c(Mg2+)小于5×10-6mol·L-1,則溶液pH大于Mg(OH)2的Ksp=5×10-12);該工藝中不能用(NH4)2SO4代替NH4NO3,原因是 。

          (2)濾液I中的陰離子有 (忽略雜質(zhì)成分的影響);若濾液I中僅通入CO2,會生成 ,從而導(dǎo)致CaCO3產(chǎn)率降低。

          (3)用NaOH溶液可除去廢Al片表面的氧化膜,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4)電解制備Al(OH)3時,電極分別為Al片和石墨,電解總反應(yīng)方程式為

          (5)一種可超快充電的新型鋁電池,充放電時AlCl4和Al2Cl7兩種離子在Al電極上相互轉(zhuǎn)化,其它離子不參與電極反應(yīng),放電時負極Al的電極反應(yīng)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