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1所示“合成氨”的演示實驗(夾持儀器均已省略).在Y形管的一側用Zn粒和稀H2SO4反應制取H2,另一側用NaNO2固體和NH4Cl飽和溶液反應制取N2,N2和H2混合后通過還原鐵粉來合成NH3,再將產生的氣體通入酚酞試液中,若酚酞試液變紅,則說明產生了氨氣.精英家教網
          某課外活動小組通過查閱資料和多次實驗,得到了如下信息:
          信息一:NaNO2固體和飽和NH4Cl溶液混合加熱的過程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①NaNO2+NH4Cl→NH4NO2+NaCl     
          ②NH4NO2→NH3+HNO2
          ③2HNO2→N2O3+H2O              
          ④2NH3+N2O3→2N2+3H2O
          信息二:查閱資料,不同體積比的N2、H2 混合氣體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合成氨,使酚酞試液變紅所需要的時間如下:
          N2和H2的體積比 5:1 3:1 1:1 1:3 1:5
          酚酞變紅色所需時間/min 8~9 7~8 6~7 3~4 9~10
          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Y形管左側管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鐵粉撒在石棉絨上的目的是
           

          (3)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們認為,該實驗中即使酚酞變紅也不能說明N2和H2反應合成了NH3,得出此結論的理由是
           
          ,請你另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你的理由
           
          .欲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選用圖2中的
           
          裝置連接在原裝置中的
           
           
          之間.
          (4)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為盡快觀察到酚酞試液變紅的實驗現(xiàn)象,應該控制N2和H2的體積比為
           
          比較適宜;但該裝置還難以實現(xiàn)此目的,原因是
           

          (5)實驗過程中通入試管C中的氣體成分有
           
          分析:(1)Y形管的一側用Zn粒和稀H2SO4反應制取H2,另一側用NaNO2固體和NH4Cl飽和溶液反應制取N2,裝置圖中右側是加熱反應,用來制備氮氣,左側不需要加熱制備氣體是制備氫氣的裝置;
          (2)N2和H2混合后通過還原鐵粉來合成NH3,為增大混合氣體一催化劑的接觸面積可以把鐵粉撒在石棉絨上;
          (3)課外小組的同學們認為,該實驗中即使酚酞試液變紅也不能說明N2和H2反應合成了NH3,分析得出此結論的理由;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你的理由;
          (4)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為盡快觀察到酚酞變紅的實驗現(xiàn)象,應該控制N2和H2的體積比為 1:3比較適宜;但無法測量氣體體積,該裝置還難以實現(xiàn)此目的.
          (5)有題目信息,推測實驗過程中通入試管C中的氣體的成分.
          解答:解:(1)Y形管左側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Zn+H2SO4═ZnSO4+H2↑;
          故答案為:Zn+H2SO4═ZnSO4+H2↑;
          (2)石棉絨的作用是增大混合氣體與催化劑還原鐵粉的接觸面積,使反應進行得更充分;
          故答案為:增大混合氣體與催化劑還原鐵粉的接觸面積,使反應進行得更充分;
          (3)課外小組的同學們認為,該實驗中即使酚酞試液變紅也不能說明N2和H2反應合成了NH3,得出此結論的理由是:從分步反應可知,產生N2的過程中,有可能直接產生氨氣,另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驗證你的理由:將NaNO2固體和飽和NH4Cl溶液混合加熱,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酚酞試液,若酚酞試液變紅,則說明理由成立;否則,說明理由不成立;欲解決這一問題,可以選用下圖中的③裝置連接在原裝置中的A和B之間;
          鈷答案為:從分步反應可知,產生N2的過程中,有可能直接產生氨氣.
          將NaNO2固體和飽和NH4Cl溶液混合加熱,產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酚酞試液,若酚酞試液變紅,則說明理由成立;否則,說明理由不成立. ③; A,B;
          (4)在上述實驗過程中,為盡快觀察到酚酞變紅的實驗現(xiàn)象,依據(jù)化學反應定量關系,N2+3H2?2NH3,應該控制N2和H2的體積比為 1:3比較適宜;但該裝置還難以實現(xiàn)此目的原因是無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體積比;
          故答案為:體積比為 1:3比較適宜;無法控制通入B中N2和H2的體積比;
          (5)實驗過程中,依據(jù)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徹底,所以通入試管C中的氣體成分有 NH3、N2、H2;
          故答案為:NH3、N2、H2;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性質的實驗室制備方法和性質驗證,此題是相關知識的考查,解題的關鍵是根據(jù)題中提供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屬常規(guī)性基礎拓展考查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運用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0?茂名二模)在一定條件下,合成塔中氮氣和氫氣的起始濃度分別為a mol?L-1和b mol?L-1,反應為:N2+3H2→2NH3,氨氣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

          (1)反應到5min時,氫氣反應速率
          1.2mol?L-1?min-1
          1.2mol?L-1?min-1

          (2)在10min時采取的措施是
          移去部分氨氣
          移去部分氨氣
          ,A的平衡常數(shù)為
          16
          (α-2)(b-6)3
          16
          (α-2)(b-6)3
          ,點A的平衡常數(shù)K
          =
          =
          (填“<”、“>”或“=”)B點的平衡常數(shù).
          (3)若合成塔內生成17g氨氣放出45.5kJ熱量,在圖2坐標上畫出該合成氨反應過程中能量隨時間的變化示意圖.
          (4)-50°C時,液氨存在如下電離:2NH3?NH4++NH-2,k=2×10-2,液氨的電離達到平衡時,各微粒的濃度大小關系為
          c(NH3)>c(NH+4)=c(NH-2
          c(NH3)>c(NH+4)=c(NH-2
          ,加入NH4Cl固體,K
          =
          =
          2×10-1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氫氣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又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氫氣燃燒熱值高.實驗測得,在常溫常壓下,1g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142.9kJ熱量.則H2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H2(g)+
          1
          2
          O2(g)=H2O(1)△H=-285.8kJ/mol
          H2(g)+
          1
          2
          O2(g)=H2O(1)△H=-285.8kJ/mol

          (2)氫氧燃料電池能量轉化率高,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現(xiàn)用氫氧燃料電池進行如圖1所示實驗:
          ①氫氧燃料電池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O2+2H20+4e-=4OH-
          O2+2H20+4e-=4OH-

          ②如圖1裝置中,某一銅電極的質量減輕3.2g,則a極上消耗的O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0.56
          0.56
          L.
          (3)氫氣是合成氨的重要原料,合成氨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N2(g)+3H2(g)?2NH3(g)△H=-92.4kJ/mol.
          ①當合成氨反應達到平衡后,改變某一外界條件(不改變N2、H2和NH3的量),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圖中t1時引起平衡移動的條件可能是
          增大壓強
          增大壓強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時間是
          t2-t3
          t2-t3

          ②溫度為T℃時,將2a mol H2和a mol N2放入0.5L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測得N2的轉化率為50%.則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
          4
          a2
          4
          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門頭溝區(qū)模擬)科學家一直致力于“人工固氮”的方法研究.
          (1)目前合成氨的技術原理為:(g)+3H2(g)?2NH3(g);△H=-92.4kJ/molN2
          該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1所示.
          ①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E2的變化是:
          減小
          減小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將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的密閉容器中,在500℃、2×107Pa下達到平衡,測得N2為0.1mol,H2為0.3mol,NH3為0.1mol.該條件下H2的轉化率為
          33.3%
          33.3%

          ③欲提高②容器中H2的轉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D
          AD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氣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氣體
          C.改變反應的催化劑
          D.液化生成物分離出氨
          (2)1998年希臘亞里士多德大學的兩位科學家采用高質子導電性的SCY陶瓷(能傳導H+),從而實現(xiàn)了高轉化率的電解法合成氨.其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N2+6H++6e-=2NH3
          N2+6H++6e-=2NH3

          (3)根據(jù)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報道,在常溫、常 壓、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摻有少量Fe2O3和TiO2)表面與水發(fā)生下列反應:2N2(g)+6H2O(l)4NH3(g)+3O2(g);△H=a kJ/mol
          進一步研究NH3生成量與溫度關系,常壓下達到平衡時測得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
          T/K 303 313 323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①此合成反應的a
          大于
          大于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N2(g)+3H2(g)2NH3(g);△H=-92.4kJ/mol
          ②已知
          O2(g)+2H2(g)2H2O(l);△H=-571.6kJ/mol則2N2(g)+6H2O(l)4NH3(g)+3O2(g);△H=
          kJ/mol
          (4)NH4Cl溶液呈酸性,這是由于N
          H
          +
          4
          水解的緣故.則NH4Cl在重水(D2O)中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是
          NH4++D2O?NH3?HDO+D+
          NH4++D2O?NH3?HDO+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運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氮、硫、氯、碘等單質及其化合物的反應有重要意義.
          (1)硫酸生產中,SO2催化氧化生成SO3:2SO2(g)+O2(g)?2SO3(g),混合體系中SO3的質量分數(shù)和溫度的關系如圖1所示(曲線上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2SO2(g)+O2(g)?2SO3(g)的△H
          0(選填“>”或“<”);若在恒溫、恒壓條件下向上述平衡體系中通入氦氣,平衡
          向左
          向左
          移動(選填“向左”、“向右”或“不”);
          ②若溫度為T1、T2,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K1
          K2;若反應進行到狀態(tài)D時,v
          v(選填“>”、“<”或“=”).
          (2)氮是地球上含量豐富的一種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農業(yè)生產、生活中有著重要作用.
          ①圖2是一定的溫度和壓強下N2和H2反應生成1mol NH3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請寫出合成氨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
          N2(g)+3H2(g)?2NH3(g);
          N2(g)+3H2(g)?2NH3(g);
          、
          △H=2(a-b)kJ?mol-1
          △H=2(a-b)kJ?mol-1
          .(△H的數(shù)值用含字母a、b的代數(shù)式表示,不必注明反應條件)
          ②氨氣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將xmol?L-1的氨水與ymol?L-1的鹽酸等體積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則x
          y,所得溶液中c(NH4+
          =
          =
          C(Cl-)(選填“>”、“<”或“=”);用含x和y的代數(shù)式表示出一水合氨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
          10-7y
          x-y
          mol/L
          10-7y
          x-y
          mol/L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態(tài)存在.在25℃下,向0.1mol?L-1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適量的0.1mol?L-1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反應后的濁液中,繼續(xù)加入0.1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現(xiàn)象是
          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沉淀
          白色沉淀轉化為黃色沉淀
          ,產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AgCl(s)+I-(aq)=AgI(s)+Cl-(aq)
          AgCl(s)+I-(aq)=AgI(s)+Cl-(aq)
          .(已知25℃時Ksp[AgCl]=1.0×10-10 mol2?L-2,Ksp[AgI]=1.5×10-16mol2?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