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某學生利用以下裝置探究氯氣與氨氣之間的反應。其中AF分別為氨氣和氯氣的發(fā)生裝置,C為純凈干燥的氯氣與氨氣反應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A中的燒瓶內(nèi)固體不可以選用________(填字母)。

          A.生石灰 B.堿石灰 C.五氧化二磷 D.燒堿

          (2)B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F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通入C裝置的左右兩根導管左邊較長、右邊較短,目的_______________。

          (5)從裝置CG處逸出的尾氣中可能含有黃綠色的有毒氣體,如何處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干燥氨氣 MnO2+4HCl(濃) MnCl2+Cl2↑+2H2O 使密度較大的Cl2和密度較小的NH3較快地混合均勻 在G處連接導管,直接把尾氣通入盛有燒堿溶液的燒杯中

          【解析】

          (1)A是制備氨氣的裝置,根據(jù)氨水中的一水合氨容易分解,結合影響氣體的溶解度的因素分析判斷;

          (2)根據(jù)堿石灰顯堿性,具有吸水性分析解答;

          (3)二氧化錳可以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氣,據(jù)此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根據(jù)氣體的密度大小結合導管的長短來考慮氣體之間混合的充分程度;

          (5)根據(jù)氯氣的性質(zhì)來確定尾氣處理的方法。

          (1)A是制備氨氣的裝置,是利用氨水滴入固體溶解放熱,使氨氣揮發(fā)逸出。A.生石灰中滴入氨水,溶解放熱,放出氨氣,故A正確;B.氨水滴入堿石灰溶解放熱,放出氨氣,故B正確;C.五氧化二磷和氨水反應生成銨鹽,不能生成氨氣,故C錯誤;D.燒堿中滴入氨水,溶解放熱,放出氨氣,故D正確;故答案為:C;

          (2)B裝置是干燥氨氣的裝置,可以用堿石灰干燥氨氣,故答案為:干燥氨氣;

          (3)裝置F是制備氯氣的裝置,裝置中二氧化錳可以和濃鹽酸在加熱條件下生成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nO2+4HCl(濃)Cl2↑+MnCl2+2H2O,故答案為:MnO2+4HCl(濃)Cl2↑+MnCl2+2H2O;

          (4)氨氣的密度小,氯氣的密度大,C裝置的兩導管左邊長、右邊短,這樣便于兩種氣體充分接觸而反應,故答案為:使密度較大的Cl2和密度較小的NH3較快地混合均勻;

          (5)氯氣是酸性氣體,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尾氣處理,或者是通入裝有堿石灰的干燥管或氣球收集,故答案為:在G處連接導管,直接把尾氣通入盛有燒堿溶液的燒杯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鐵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下列措施可以加快氫氣生成的是( )

          A.加入少量的硫酸鉀固體B.加入濃硝酸

          C.滴加少量硫酸銅溶液D.改用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境問題是2007兩會的重要議題,保護環(huán)境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大量使用含磷洗滌劑會帶來白色污染

          B.減少使用氟氯代烷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酸雨

          C.大量開采地下水,礦產(chǎn)資源,以滿足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

          D.氫燃料和電池汽車的使用,可以有效減少城市空氣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

          A. 鎂條與稀H2SO4反應 B. 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

          C. 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反應 D. 甲烷在O2中的燃燒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化學反應3W(g)+2X(g)=4Y(g)+3Z(g),下列反應速率關系中,正確的是

          A. υ(W)=3υ(Z) B. 2υ(X)=3υ(Z) C. 2υ(X)="v(Y)" D. 3υ(W)=2υ(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機物能使酸性溶液褪色,而不能因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的是

          A. B. 異丙苯C. 乙烯D. 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混合后,不會發(fā)生離子反應的是(

          A.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

          B.醋酸鈉溶液和稀硫酸

          C.碳酸氫鈣溶液和硫酸氫鈉溶液

          D.小蘇打溶液和氯化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酸正丁酯是醫(yī)藥合成的重要中間體,某同學在實驗室中用乙酸和正丁醇來制取,實驗操作如下:

          Ⅰ.將混合液(18.5 mL正丁醇和13.4 mL過量乙酸,0.4 mL濃硫酸)置于儀器A中并放入適量沸石(見圖I,沸石及加熱裝置等略去),然后加熱回流約20分鐘。

          Ⅱ.將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如下處理:①用水洗滌,②用試劑X干燥,③用10% Na2CO3溶液洗滌。

          Ⅲ.將所得到的乙酸正丁酯粗品轉(zhuǎn)入蒸餾燒瓶中進行蒸餾,最后得到17.1 g乙酸正丁酯。

          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

          相對分子質(zhì)量

          密度/(g·mL-1

          沸點/℃

          溶解度(g)/(100 g水)

          正丁醇

          74

          0.80

          118.0

          9

          乙酸

          60

          1.045

          118.1

          互溶

          乙酸正丁酯

          116

          0.882

          126.1

          0.7

          (1)使用分水器(實驗中可分離出水)能提高酯的產(chǎn)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步驟Ⅱ中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_____(填序號),試劑X不能選用下列物質(zhì)中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無水硫酸鎂 b.新制生石灰 c.無水硫酸鈉

          (3)步驟Ⅲ(部分裝置如圖Ⅱ所示)。

          ①當儀器連接好后,a.向相應的冷凝管中通冷凝水;b.加熱蒸餾燒瓶,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填“先a后b”或“先b后a”)

          ②溫度計水銀球所處的位置不同,會影響?zhàn)s出物的組成,當溫度計水銀球分別位于圖Ⅱ中的________(填“a”“b”“c”或“d”)點時會導致收集到的產(chǎn)品中混有較多的低沸點雜質(zhì)。

          (4)該實驗乙酸正丁酯的產(chǎn)率是_____________。(計算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纖維質(zhì)輕、耐高溫、有很高的抗拉強度與彈性,它與樹脂、金屬或陶瓷基體形成的復合材料廣泛運用于航天飛機、火箭、導彈的外殼以及體育器具等。碳纖維的合成方法一般經(jīng)歷以下過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②屬于__________;反應④屬于____________。(請選a、b、c、d填空)

          a.加聚反應 b.縮聚反應 c.氧化反應 d.還原反應

          (3)在化合物A、B、C、D、E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____________。

          (4)化合物E中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接近于________%。(保留1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