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I)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所取得的豐碩成果與實驗的重要作用分不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上圖中所示儀器的名稱:①___;___。

          2)若利用該裝置分離乙酸(沸點118 ℃)和乙酸乙酯(沸點77.1 ℃)的混合物,還缺少的儀器有___,將儀器補充完整后進行的實驗操作的名稱為___;實驗時儀器②中冷卻水的進口為________(填“f”“g”)。

          3)應用上述分離操作,首先得到的物質是________。

          4)蒸餾燒瓶內(nèi)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Ⅱ)硫酸試劑瓶標簽上的內(nèi)容:

          1)該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mol·L1。

          2)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硫酸性質的實驗探究時,需要24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則配制稀硫酸時需要取________mL的該硫酸;配制時需選用的儀器主要有量筒、燒杯、玻璃棒、___、___(在橫線上填寫所缺儀器的名稱)。

          3)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使配制的稀硫酸溶液濃度偏高的是___(填序號)。

          ①量取濃硫酸的量筒用蒸餾水洗滌23次,并把洗滌液轉入容量瓶

          ②容量瓶使用時未干燥

          ③溶解后未經(jīng)冷卻就移液并定容

          ④定容時不小心有少量蒸餾水滴到瓶外

          ⑤定容后經(jīng)振蕩、搖勻、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再加蒸餾水補至刻度線

          【答案】 蒸餾燒瓶 冷凝管 溫度計 蒸餾 g 乙酸乙酯 防暴沸 18.4 62.5 250 mL容量瓶 膠頭滴管 ①③

          【解析】(I)(1)由儀器的圖形可知①為蒸餾燒瓶,②為冷凝管故答案為:蒸餾燒瓶;冷凝管

          (2)裝置I用于分離沸點不同的混合物,為蒸餾操作,還應用到溫度計,蒸餾時,冷凝水應下進上出,即從g進入,故答案為:溫度計;蒸餾;g;

          (3)乙酸乙酯的沸點較低,首先被分離出來,故答案為:乙酸乙酯;

          (4)蒸餾燒瓶中加入碎瓷片,可防止暴沸,故答案為:防止暴沸;

          ()(1)該濃硫酸物質的量濃度為mol/L=18.4mol/L,故答案為:18.4;

          (2)操作步驟有計算、量取、溶解冷卻、移液、洗滌移液、定容、搖勻等操作,用50mL量筒量取(用到膠頭滴管)18.4mol/L的濃硫酸,在燒杯中稀釋,用玻璃棒攪拌,恢復室溫后轉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容量瓶沒有240mL規(guī)格),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滌2-3次,將洗滌液轉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離刻度線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顛倒搖勻,所以需要的儀器為:量筒,燒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應配制溶液的體積為250mL,設濃硫酸的體積為xmL,所以xmL×18.4mol/L=250mL×4.6mol/L,解得:x=62.5mL,故答案為:62.5;25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3)①量取濃硫酸的量筒用蒸餾水洗滌2-3次,并把洗滌液轉入容量瓶,會導致溶質的量偏多,則濃度偏高,故①正確;②容量瓶使用時未干燥,對濃度無影響,故②錯誤;③溶解后未經(jīng)冷卻就移液,則冷卻后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故③正確;④定容時不小心有少量蒸餾水滴到瓶外,會導致溶質的損失,則濃度偏低,故④錯誤;⑤定容后經(jīng)振蕩、搖勻、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是正常的,再加蒸餾水補至刻度線會導致濃度偏低,故⑤錯誤;故答案為:①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試驗中,所選裝置不合理的是

          A. 粗鹽提純,選①和②

          B. CC14提取碘水中的碘并得到純凈的碘單質,選③和④

          C. 分離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選④

          D. FeCl2溶液吸收C12選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 ℃ 時、101 kPa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2 mol 石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石墨的燃燒熱

          B.1 mol 石墨燃燒所放出的熱量為石墨的燃燒熱

          C.1 mol 石墨燃燒生成CO氣體所放出的熱量為石墨的燃燒熱

          D.1 mol 石墨燃燒生成CO2氣體所放出的熱量為石墨的燃燒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NaClO,還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來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飽和NaClO溶液的pH約為11)( )

          A. 該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備:Cl2 +2OH= Cl+ ClO+ H2O

          B. 該消毒液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HCl)混用,產(chǎn)生Cl2:2H+ Cl+ ClO= Cl2 ↑+ H2O

          C. 該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強漂白作用:CH3COOH+ ClO= HClO+ CH3COO

          D. 該消毒液的pH約為12:ClO+ H2OHClO+ 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X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一定條件下它們有如下轉化關系(其它產(chǎn)物已略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X為Fe,則C可能為Fe(NO3)2溶液

          B. 若X為KOH溶液,則A可能為Al

          C. AB、C均為焰色反應呈黃色的化合物,則X一定為CO2

          D. 若X為O2,則A可為非金屬單質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50.0 mL Na2CO3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過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 g白色沉淀,用過量稀硝酸處理后沉淀量減少到4.66 g,并有氣體放出。試計算:

          1)寫出Na2SO4的電離方程式;

          2)原混合溶液中Na2CO3Na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

          3)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乙烯通入溴水中,發(fā)生反應的類型為

          A. 加成反應 B. 取代反應 C. 聚合反應 D. 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圖中A~I均為中學化學中常見物質.其中A、B、 C、D為單質,通常情況下A為黃綠色氣體,B為固體,C、D為無色氣體:其余為化合物,其中常溫下E是無色氣體.其水溶液為強酸,G是具有磁性的物質,常溫下I為液體。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_;F______;G_________。

          (2)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要除去A氣體中少量E,將混和氣體通過盛有__________的洗氣瓶洗氣。

          (4)F、 H可相互轉化,寫出一種F轉化為H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5)請設計一組實驗方案檢驗F中陽離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藥物的使用說法正確的是

          A.阿司匹林是一種治感冒藥,具有解熱鎮(zhèn)痛作用

          B.使用青霉素時,不用進行皮試可直接靜脈注射

          C.毒品就是有毒的藥品

          D.胃酸過多的病人都可以服用氫氧化鈉、氫氧化鋁、碳酸鈉等中和胃酸的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