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在2 L恒容密閉容器中,800 ℃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

          時間(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圖中表示NO2的變化的曲線是________

          (2)能說明該反應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

          a.v(NO2)=2v(O2)

          b.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c.v(NO)=2v(O2)

          d.容器內(nèi)的密度保持不變

          (3)能夠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_______。

          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增大O2的濃度

          【答案】bb、cb

          【解析】

          (1)根據(jù)n(NO)隨時間的變化可知3 s時反應達到平衡,NO的物質(zhì)的量減少0.020 mol-0.007 mol=0.013 mol,濃度減小了0.013/2=0.0065 mol·L-1,所以N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由0增加到0.0065 mol·L-1,故b曲線正確;綜上所述,本題答案是:b。

          (2)a項,未指明反應進行的方向,不能判定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錯誤;

          b項,因該反應前后有氣體體積的變化,即未達到平衡時,壓強一直在變化,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正確;

          c項,用v(NO)、v(O2)表示時,方向相反,大小關系符合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以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正確;

          d項,根據(jù)密度ρ=m/V,因反應前后m(氣)守恒,V(容)不變,故密度始終不變,無法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錯誤;

          符合題意的選項只有b、c;綜上所述,本題選b、c。

          (3)a項,及時分離出NO2氣體,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右移,反應速率減慢,不合題意,錯誤;

          b項,增大O2的濃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符合題意,正確;

          綜上所述,本題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 ℃時,pH7的(NH4)2SO4NH3·H2O的混合溶液中,c(NH4)與c(SO42)之比是

          A.小于21B.大于21C.等于21D.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為N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pH=3的硫酸溶液中所含H+的數(shù)目為10-3NA

          B. 7.8g Na2O2與足量SO2完全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 1NA

          C. 標準狀況下,11.2 L丙烷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5NA

          D. 0.1mol NH3與0.1 mol HC1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氣體的分子總數(shù)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煤制天然氣的工藝流程簡圖如下:

          ⑴反應IC(s) + H2O(g)CO(g) + H2(g) ΔH = +135 kJ·mol-1,通入的氧氣會與部分碳發(fā)生燃燒反應。請利用能量轉(zhuǎn)化及平衡移動原理說明通入氧氣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反應IICO(g) + H2O(g) CO2(g) + H2(g) ΔH = 41 kJ·mol-1。如圖表示不同溫度條件下,煤氣化反應I發(fā)生后的汽氣比(水蒸氣與CO物質(zhì)的量之比)與CO平衡轉(zhuǎn)化率的變化關系。

          ① 判斷T1、T2T3的大小關系:______________。(從小到大的順序)

          ② 若煤氣化反應I發(fā)生后的汽氣比為0.8,經(jīng)煤氣化反應I和水氣變換反應II后,得到COH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則反應II應選擇的溫度是_______(填“T1”或“T2”或“T3”)。

          ⑶① 甲烷化反應IV發(fā)生之前需要進行脫酸反應III。煤經(jīng)反應III后的氣體中含有兩種酸性氣體,分別是H2S_______

          ② 工業(yè)上常用熱碳酸鉀溶液脫除H2S氣體得到兩種酸式鹽,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

          II、利用甲烷超干重整CO2技術(shù)可得到富含CO的氣體,將甲烷和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可利用的化學品,其能源和環(huán)境上的雙重意義重大。該技術(shù)中的化學反應為:

          CH4 (g)3CO2 (g)2H2O(g)4CO(g) H>0

          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轉(zhuǎn)化原理示意如圖:

          ⑷過程II,實現(xiàn)了含氫物種與含碳物種的分離。生成H2O(g)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⑸假設過程I和過程II中的各步均轉(zhuǎn)化完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序號)

          a.過程I和過程II中均含有氧化還原反應

          b.過程II中使用的催化劑為Fe3O4CaCO3

          c.若過程I投料,可導致過程II中催化劑失效

          (6)一定條件下,向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2 mol CH4(g)4.8 mol CO2(g),發(fā)生反應CH4 (g)3CO2 (g)2H2O(g)4CO(g) H>0,實驗測得,反應吸收的能量和甲烷的體積分數(shù)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像如圖。計算該條件下,此反應的H=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2.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在溫度為T℃時發(fā)生如下反應PCl5(g) PCl3(g)+C12(g) ΔH=+124 kJ·mol-1。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t/s

          0

          50

          150

          250

          350

          n(PCl3)/mol

          0

          0.16

          0.19

          0.2

          0.2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在前50 s的平均速率v(PCl5) =______________;

          (2)溫度為T℃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________

          (3)要提高上述反應的轉(zhuǎn)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任寫一種) ;

          (4)在溫度為T℃時,若起始時充入0.5 mol PCl5和a mol Cl2,平衡時PCl5的轉(zhuǎn)化率仍為20%,則a=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LiAlH4是重要的儲氫材料,其組成類似于Na3AlF6。常見的供氫原理如下面兩個方程式所示:①2LiAlH42LiH+2Al+3H2↑,②LiAlH4+2H2O=LiAlO2+4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若反應①中生成3.36L氫氣,則一定有2.7g鋁生成

          B. 氫化鋰也是一種儲氫材料,供氫原理為LiH+H2O=LiOH+H2

          C. 生成等質(zhì)量的氫氣,反應①②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之比為4:3

          D. LiAlH4是共價化合物,LiH是離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可逆反應X(g)2Y(g)Z(g) ΔH 0,一定溫度下,在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4 mol Y和一定量的X后,X的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若向該容器中加入1molX、2molY,達平衡時,X的平衡濃度小于0.125mol/L

          B. a點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C. 反應達平衡時,降低溫度可以實現(xiàn)cd的轉(zhuǎn)化

          D. 該條件下,反應達平衡時,平衡常數(shù)K=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氨氣在工業(yè)上有廣泛用途。請回答以下問題:

          (1)工業(yè)上利用N2(g)+3H2(g) 2NH3(g) H<0合成氨,某小組為了探究外界條件對該反應的影響,以c0 mol/L H2參加合成氨反應,在a、b兩種條件下分別達到平衡,如圖。

          ①相對a而言,b可能改變的條件是____________,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a條件下,0~t0的平均反應速率v(N2)=_____________mol·L-1·min-1

          (2)有人利用NH3和NO2構(gòu)成電池的方法,既能實現(xiàn)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減少環(huán)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學能進行粗鋁的精煉,如圖B所示,e極為精鋁。

          a極通入____氣體(填化學式),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組往一恒溫恒壓容器充入9mol N2和23mol H2模擬合成氨反應,如圖為不同溫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與總壓強(p)的關系圖。若體系在T2、60MPa下達到平衡。

          ①能判斷N2(g)+3H2(g) 2NH3(g)達到平衡的是______(填序號) ;

          a.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v(N2)=3v(H2)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②若T1、T2、T3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K3,則K1、K2、K3由大到小的排序為_______________,

          ③此時N2的平衡分壓為__________Mpa,(分壓=總壓×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

          計算出此時的平衡常數(shù)Kp=________。(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結(jié)果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并帶上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五種有機物中:A.CH4;B.CH2=CH2C.CH3CH2OH;D.CH3COOH;E.淀粉。

          (1)C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

          (2)A分子的結(jié)構(gòu)式是_____;

          (3)水溶液顯酸性的是_____(填編號);

          (4)可用于合成聚乙烯塑料的是_____(填編號),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通常用于檢驗碘單質(zhì)的是_____(填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