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6分)化學(xué)實驗是科學(xué)探究的基礎(chǔ)。請回答有關(guān)實驗問題:
          (1)下面的四個實驗裝置有三個都存在明顯缺陷,其中完全正確的是     

          (2)要檢驗上面B裝置氨氣已集滿的操作是                  則試管已集滿。
          (3)ClO2是一種安全、高效、廣譜、強力殺菌劑,其性質(zhì)如右表:
          ①由下表可以看出:保存液態(tài)ClO2的條件是密封、     ;ClO2與堿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                         ;觀察下“圖A”,要從NaClO2溶液制得不含結(jié)晶水的晶體,操作是蒸發(fā)結(jié)晶,控制條件是              ;應(yīng)控制析出晶體的溫度范圍是                       。

          色態(tài)
          溶于堿
          超過1Kpa、受熱或遇光
          常溫氣體
          -59-11℃
          紅黃色液體
          生成亞氯酸鹽和氯酸鹽
          爆炸
           
          ②工業(yè)用潮濕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時反應(yīng)制得。某學(xué)生擬用下圖B所示裝置模擬工業(yè)制法制取并收集液態(tài)ClO2,請模仿下圖B的裝置圖和圖例,在答題卡的相應(yīng)圖中補充完善裝置圖,并作必要的標(biāo)注。

          33.(16分)
          (1)(2分)B(2分) (2)(2分)取用水濕潤的pH試紙(或紅色石蕊試紙,或粘有濃鹽酸的玻棒)靠近b管口(1分),若試紙變紅
          (或有白煙,1分))
          (3)(12分)① 低溫避光(2分) ClO2+2OH-==ClO2-+ClO3-+H2O(2分,化學(xué)式、系數(shù)各1分)  減壓蒸發(fā)(2分。說明:從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常壓在略高于38℃時蒸發(fā)留在母液中的NaClO2太多,只有減壓時蒸發(fā),在略高于38℃時水分揮發(fā)多一些、母液少一些。若答為38-60℃或之間的數(shù)值給1分)略高于(或大于)38℃(2分)
          ②(見下圖)其中畫出溫度計位置正確1分、標(biāo)注1分,畫出燒懷和冰(或冰水)1分、標(biāo)注1分。

          解析試題分析: (1)此處考查幾個基礎(chǔ)實驗的裝置、原理和重要儀器的使用。A項中鹵代烴消去制備不飽和烯烴,由于反應(yīng)在醇溶液中進行,反應(yīng)又是加熱的,所以不能直接把氣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因為乙醇易揮發(fā)也能使高錳酸鉀褪色,A錯誤;B中是固-固加熱制備氨氣,正確;C項蒸餾操作分離互溶的液體混合物,但選用了三頸燒瓶錯誤,溫度計水銀球放置是測蒸氣組分的沸點的,應(yīng)該在支管口附近,C錯誤;D裝置是實驗室制備乙烯的裝置圖,但實驗中控制的是反應(yīng)溶液的溫度170度,因此D錯誤。故選B。
          (2)上述B裝置是實驗室制備NH3的實驗裝置圖,若該裝置的氨氣已滿,則氨氣會通過棉花而逸出,所以只需用濕潤的紅色的石蕊試紙放在支管口即可,若試紙變藍,則說明氨氣已滿;當(dāng)然氨氣的檢驗還有一種,即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冒白煙,則說明氨氣已滿。
          (3)①保存液態(tài)ClO2主要是要克服壓強、溫度、光照等條件,所以此處最好除了密封保存外,還要保證低溫避光等條件。由于表格中已提到ClO2與堿反應(yīng)生成亞氯酸鹽和氯酸鹽,因此此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可以根據(jù)這一提示得出ClO2-和ClO3- ;溶液中反應(yīng)由水產(chǎn)生,所以總的離子方程式為ClO2+2OH-==ClO2-+ClO3-+H2O。從曲線圖來看,由NaClO2溶液制備晶體,有兩種,所以要制得不含結(jié)晶水的晶體,則應(yīng)該保證溫度高于38℃蒸發(fā)結(jié)晶,但是又從圖像看出,NaClO2 的溶解度較大,如果常溫下蒸發(fā),則水分蒸發(fā)少,溶液水分多則會導(dǎo)致NaClO2 大量殘留在溶液中,所以只有減壓蒸發(fā),才能在38℃下讓水分蒸發(fā)的多一些,得到更多的NaClO2 晶體。應(yīng)該控制的溫度范圍要保證效率,所以盡量在略高于(或大于)38℃左右即可,溫度過高則產(chǎn);率增大不明顯。
          ②此發(fā)生裝置必須要控制反應(yīng)的溫度在60℃,因此在此處設(shè)置的水浴加熱裝置應(yīng)該要補充溫度計,同時要制得液態(tài)ClO2 ,則收集ClO2 的試管應(yīng)該在冰水浴中,所以應(yīng)該在試管周圍補充冰水浴裝置,此處所給的的圖例沒有燒杯,但是必須根據(jù)實驗要求自己補充。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基礎(chǔ)實驗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單選題

          由于易被氧化而不宜長期存放的溶液是

          A.氫硫酸 B.硫酸鈉溶液 C.漂白粉 D.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化學(xué)實驗中,同一個裝置可以用于不同的實驗,例如圖的實驗裝置(B中可為固體或液體,可加熱)。

          (1)若A中為濃鹽酸,B中為高錳酸鉀固體,D中為石蕊溶液,則D中現(xiàn)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為足量的濃硝酸,B中為銅單質(zhì),D中用NaOH來吸收其產(chǎn)生的氣體,請寫出D中所發(fā)生的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中為濃H2SO4,B中為NaCl固體, D中是Na2S與Na2SO3的混合溶液,打開分液漏斗后,加熱,D中出現(xiàn)黃色沉淀并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逸出,則D中n(Na2S)與n(Na2SO3)需滿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該裝置可以模擬氨堿法制純堿,D中為飽和食鹽水。先制取________氣體通入D中至飽和,再制取_______氣體也通入D中,此時可以看到溶液中有晶體析出。請寫出該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上述裝置,下列實驗不可能實現(xiàn)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證明碳酸比苯酚的酸性強B.證明氯氣的氧化性比溴強
          C.用乙醇制備并檢驗乙烯D.制備并收集乙酸乙酯
          (6)若A中為稀硫酸,B中為碳酸氫鈉固體,打開分液漏斗反應(yīng)一段時間,D中先無現(xiàn)象,后慢慢產(chǎn)生沉淀且不溶解,則D溶液的原溶質(zhì)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室模擬回收某廢舊含鎳催化劑(主要成分為NiO,另含F(xiàn)e2O3、CaO、CuO、BaO等)生產(chǎn)Ni2O3。其工藝流程為:

            
          圖Ⅰ                                圖Ⅱ
          (1)根據(jù)圖Ⅰ所示的X射線衍射圖譜,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種主要成分,其中“物質(zhì)X”為     。圖Ⅱ表示鎳的浸出率與溫度的關(guān)系,當(dāng)浸出溫度高于70℃時,鎳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
          (2)工藝流程中“副產(chǎn)品”的化學(xué)式為     。
          (3)已知有關(guān)氫氧化物開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氫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開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操作B是為了除去濾液中的鐵元素,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濾液中加入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溶液pH為3.7~7.7,靜置,過濾。請對該實驗方案進行評價:     (若原方案正確,請說明理由;若原方案錯誤,請加以改正)。
          (4)操作C是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濃度為3×10-3 mol·L-1,則Ca2+的濃度為     mol·L-1。(常溫時CaF2的溶度積常數(shù)為2.7×10-11
          (5)電解產(chǎn)生2NiOOH·H2O的原理分兩步:①堿性條件下Cl在陽極被氧化為ClO;②Ni2+被ClO氧化產(chǎn)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計算題

          草酸是一種重要的試劑。下面是利用草酸探究濃度對反應(yīng)速率影響的實驗。
          (1)為證明濃度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曾有教科書《化學(xué)反應(yīng)原理》設(shè)計了如下實驗:取兩支試管,各加入4mL0.01mol·L-1的KMnO4酸性溶液,分別向其中加入0.1 mol·L-1、0.2 mol·L-1 H2C2O4溶液2mL,記錄溶液褪色所需時間。
          實驗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     ;
          預(yù)期現(xiàn)象是:
          ①溶液的顏色由     色變?yōu)?u>     色,
          ②其中加入     mol·L-1H2C2O4的那支試管中的溶液先變色。
          然而實驗結(jié)果并不盡如人意。實驗過程顏色復(fù)雜,且褪色先緩慢,后逐漸加快;最大的問題是草酸濃度大,反應(yīng)速率卻更慢。
          本實驗?zāi)芊褡鳛檎n堂實驗研究濃度對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適宜的條件是怎樣的?某校一研究小組對此進行了探究。下面是他們的實驗報告的一部分:
          表1 試驗安排及結(jié)果

          實驗
          編號
           
          A(KMnO4溶液濃度/mol·L-1
           
          B(草酸溶液濃度/mol·L-1
           
          C(硫酸溶液濃度/mol·L-1
           
          褪色時間/s
           
          1
           
          3
           
          3
           
          1
           
          336
           
          2
           
          1
           
          2
           
          3
           
          82
           
          3
           
          3
           
          1
           
          3
           
          76
           
          4
           
          1
           
          3
           
          2
           
          133
           
          5
           
          2
           
          3
           
          3
           
          102
           
          6
           
          3
           
          2
           
          2
           
          156
           
          7
           
          2
           
          2
           
          1
           
          300
           
          8
           
          2
           
          1
           
          2
           
          115
           
          9
           
          1
           
          1
           
          1
           
          200
           
           
          應(yīng)用SPSS16.0對正交試驗結(jié)果進行方差分析,結(jié)果如下表
          表2 各因素水平的數(shù)據(jù)處理結(jié)果
           
           
          A(KMnO4溶液)
           
          B(草酸溶液)
           
          C(硫酸溶液)
           
          濃度/mol·L-1
           
          0.005
           
          0.010
           
          0.015
           
          0.1
           
          0.5
           
          0.9
           
          6
           
          12
           
          18
           
          平均褪色時間/s
           
          138.3
           
          172.3
           
          189.3
           
          130.3
           
          179.3
           
          190.3
           
          278.7
           
          134.7
           
          86.7
           
           
          (2)由表2可知,三因素中,     的濃度(選填“A、B或C”,下空同)對反應(yīng)速率影響顯著,而     的濃度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不顯著。
          (3)由表2可知,當(dāng)高錳酸鉀濃度為     mol·L-1、草酸濃度為     mol·L-1時,反應(yīng)最快。即因素A、B的較適宜實驗條件得以確定。
          根據(jù)以上實驗結(jié)果,該小組同學(xué)繼續(xù)探究硫酸的濃度是怎樣影響本反應(yīng)速率的,測得如下實驗結(jié)果:
          表3 不同硫酸濃度下的褪色時間
          c(H2SO4)/mol·L-1
           
          18
           
          16
           
          14
           
          12
           
          10
           
          8
           
          6
           
          褪色時間/s
           
          67
           
          83
           
          90
           
          103
           
          129
           
          146
           
          200
           
           
          (4)根據(jù)課堂實驗的合適時間,可選溶液的褪色時間約為1分鐘和2分鐘的兩份溶液,即此時硫酸的濃度為     mol·L-1     mol·L-1,這也有利于觀察這兩個反應(yīng)速率的差異。
          結(jié)論:草酸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反應(yīng),可作為課堂實驗探究濃度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1分)某化學(xué)小組設(shè)計實驗探究碳酸鈉、碳酸氫鈉的性質(zhì),實驗如下: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10 mL相同濃度的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 5 g的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個試管上,將氣球內(nèi)的固體粉末同時倒人試管中,已知鹽酸足量,觀察實驗現(xiàn)象。

          (l)兩支試管中均產(chǎn)生氣體,其中產(chǎn)生氣體較快的為________(填“試管I”或“試管II”),投入________(填化學(xué)式)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比較大。
          (2)甲同學(xué)觸摸上述兩試管,發(fā)現(xiàn)試管I變冷,試管Ⅱ變熱,由此提出不管其狀態(tài)如何,NaHCO3與HCl反應(yīng)為吸熱反應(yīng),Na2CO3與HCl反應(yīng)為放熱反應(yīng)。
          為進一步探究Na2CO3、NaHCO3與鹽酸反應(yīng)的能量變化,乙同學(xué)進行下列實驗,操作步驟為:①向試劑1中加入試劑2,攪拌、測定溫度;②靜置、測定溫度;③再加入試劑3.?dāng)嚢、測定溫度、記錄。得到以下數(shù)據(jù):

          上述實驗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
          乙同學(xué)可得出結(jié)論:
          ①NaHCO3的溶解過程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下同);Na2CO3的溶解過程________。
          ②CO32與H反應(yīng)為一反應(yīng)(填“放熱”或“吸熱”,下同),HCO3與H反應(yīng)為________反應(yīng)。
          (3)比較甲乙同學(xué)的實驗,你認為 ________(填“甲”或“乙”)的實驗方案更合理、更嚴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下列有關(guān)實驗裝置進行的相應(yīng)實驗,能達到實驗?zāi)康牡氖?br />

          A.圖l裝置可用于定量測定H2O2的分解速率
          B.圖2裝置制備Fe(OH)2并能較長時間觀察其顏色
          C.圖3裝置測量Cu與濃硝酸反應(yīng)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
          D.圖4裝置可用于蒸干NH4Cl飽和溶液制備NH4Cl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xué)欲配制0.1 mol/L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氣中暴露已久的Ba(OH)2試劑。配制溶液時發(fā)現(xiàn)所取試劑在水中僅部分溶解,燒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
          (1)他猜測燒杯中未溶物為Ba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檢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為準(zhǔn)確測定樣品中Ba(OH)2的含量。進行如下實驗:
          ①配制250 mL約0.1 mol/L Ba(OH)2溶液:稱取5.000 g試樣,置于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溶解,靜置過濾,得濾液和沉淀,將濾液轉(zhuǎn)入______中,洗滌,定容,搖勻。
          ②滴定:準(zhǔn)確量取25.00 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加2滴甲基橙,將0.200 mol/L標(biāo)準(zhǔn)鹽酸裝入滴定管,滴定至終點,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fù)滴定2次。平均消耗鹽24.20 mL。計算樣品中Ba(OH)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___。
          (3)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標(biāo)準(zhǔn)鹽酸之前,先用蒸餾水洗凈,再用________________。在滴定中,準(zhǔn)確讀數(shù)應(yīng)該是滴定管上藍線的________________處所對應(yīng)的刻度。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還含少量Fe的氧化物和SiO2,實驗室以孔雀石為原料制備CuSO4·5H2O及CaCO3,步驟如下:

          試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zhì)的化學(xué)式是        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屬離子有Cu2+、Fe2+、Fe3+。若檢驗該溶液中Fe3+,選擇最合適的試劑是        (填代號)。

          A.KMnO4溶液B.Fe粉C.Na2CO3溶液D.KSCN溶液
          (2)向溶液A加入H2O2的作用是     劑(填氧化或還原),離子反應(yīng)方程式為                   ,選用H2O2而不用Cl2的原因是                                      。
          (3)由溶液C獲得CuSO4·5H2O,需要經(jīng)過                             ,過濾等操作。除燒杯、漏斗外,過濾操作還需用到另一玻璃儀器是               。
          (4)制備CaCO3時,先通入  (填NH3或CO2),若實驗過程中有氨氣逸出,可選用下列裝置中的      (填代號)裝置吸收氨氣。(燒杯中的液體都為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