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測定中和熱.測定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寫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數(shù)值為57.3kJ/mol):______.
          (2)取50mL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br>
          溫度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
          t1/℃
          溫度差
          (t2-t1)t1/℃
          實驗次數(shù)H2SO4NaOH平均值
          126.226.026.130.1______
          227.027.427.233.3
          325.925.925.929.8
          426.426.226.330.4
          ②近似認為0.50mol/L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則生成1molH2O的△H=______kJ/mol(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與57.3kJ/mol有偏差,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①室溫低于10℃時進行實驗,②在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④實驗時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3)將V1mL 0.4mol/L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jié)果如圖2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2℃
          B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轉(zhuǎn)化為熱能
          C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2mol/L
          D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1)已知稀強酸、稀強堿反應生成1mol液態(tài)水時放出57.3kJ的熱量,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都是強酸和強堿的稀溶液,則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aOH(aq)+HCl (aq)═NaCl(aq)+H2O(l)△H=-57.3 kJ/mol,
          故答案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
          (2)①第2組數(shù)據(jù)明顯有誤,所以刪掉,三次溫度差平均值=
          (30.1-26.1)+(29.8-25.9)+(30.4-26.3)
          3
          =4.0C,故答案為:4.0;
          ②50mL0.50mol/L氫氧化鈉與30mL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反應生成水的物質(zhì)的量為0.05L×0.50mol/L=0.025mol,溶液的質(zhì)量為:80ml×1g/ml=80g,溫度變化的值為△T=4℃,則生成0.025mol水放出的熱量為Q=m?c?△T=80g×4.18J/(g?℃)×4.0℃=1337.6J,即1.3376KJ,所以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
          1.3376KJ
          0.025mol
          =-53.5 kJ/mol,
          故答案為:-53.5kJ/mol;
          ③①室溫低于10℃時進行實驗,散失熱量,實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偏小,故①正確;
          ②在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溶液的質(zhì)量偏大,實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偏小,故②正確;
          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散失熱量,實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偏小,故③正確;
          ④實驗時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散失熱量,實驗結(jié)果的數(shù)值偏小,故④正確;
          故選:①②③④;
          (3)A.實驗時的溫度應為酸堿未混合之前的溫度,則不是環(huán)境溫度,故A錯誤;
          B.發(fā)生中和反應,溶液溫度升高,表明化學能可以轉(zhuǎn)化為熱能,故B正確;
          C.恰好反應時參加反應的硫酸溶液的體積是30mL,由V1+V2=50mL可知,消耗的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20mL,
          恰好反應時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是n.
          H2SO4 +2NaOH=Na2SO4+2H 2O
          1 2
          0.4mol/L×0.03L n
          則n=0.4mol/L×0.03L×2=0.024mol,所以濃度是
          0.024mol
          0.02L
          =1.2mol/L,故C正確;
          D.只是該反應放熱,其他有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如氯化銨和氫氧化鋇晶體的反應,所以D錯誤.
          故選B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只用一種試劑就能區(qū)別NaCl、AlCl3、FeCl2、FeCl3、MgCl2、NH4Cl六種溶液,這種試劑是( 。
          A.KSCNB.BaCl2C.NaOHD.AgN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可用來鑒別裂化汽油和直餾汽油的試劑是( 。
          A.乙醇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NaOH溶液D.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潔凈的鉑絲蘸取某無色溶液,在無色火焰上灼燒,火焰呈黃色,這說明該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是( 。
          A.一定有Na+,也可能有K+B.一定有Na+,也一定有K+
          C.可能有Na+,也可能有K+D.只有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測定中和熱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鹽酸倒入小燒杯中,測出鹽酸溫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溫度計測出其溫度;③將NaOH溶液倒入小燒杯中,設法使之混合均勻,測得混合液最高溫度.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過量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確操作是______(填序號).
          A.沿玻璃棒緩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
          (3)使鹽酸與NaOH溶液混合均勻的正確操作是______(填序號).
          A.用溫度計小心攪拌B.揭開硬紙片用玻璃棒攪拌
          C.輕輕地振蕩燒杯D.用套在溫度計上的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輕輕地攪動
          (4)現(xiàn)將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稀氫氧化鈣溶液、稀氨水分別和1L1mol?L-1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其反應熱分別為△H1、△H2、△H3,則△H1、△H2、△H3的大小關系為______.
          (5)假設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應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1?℃-1.為了計算中和熱,某學生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實驗序號起始溫度t1/℃終止溫度t2/℃
          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依據(jù)該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H=______(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6)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某學生用鄰苯二甲酸氫鉀(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204)測定NaOH溶液的濃度,若NaOH溶液的濃度在0.1mol/L左右,滴定終點時溶液的pH約為9.1.
          (1)寫出鄰苯二甲酸氫鉀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將用分析天平精確稱量的鄰苯二甲酸氫鉀放于錐形瓶中,加適量的水溶解,溶液無色,再加入指示劑______(從甲基橙、酚酞、石蕊中選擇),用NaOH溶液滴定到終點時,現(xiàn)象是______.
          (3)該實驗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______(寫二種)
          (4)該學生進行三次實驗,所取固體的質(zhì)量均相同,填寫下表:
          實驗編號鄰苯二甲酸氫鉀的質(zhì)量(g)待測NaOH溶液的體積(mL)
          10.416218.25
          217.04
          316.96
          滴定中誤差較大的是第______次實驗,造成這種誤差的可能原因是(只要寫兩種):
          A.______
          B.______
          (5)NaOH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有些化學反應進行時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某興趣小組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如下方案.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若測得pH逐漸變小且小于7,證明NaOH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______.
          (2)簡述強調(diào)“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
          方案二: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顯紅色,再滴加稀鹽酸,紅色逐漸消失,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但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時發(fā)現(xiàn)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后,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消失.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在液面上滴一些植物油,冷卻后向溶液中再滴入酚酞.“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結(jié)果表明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取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向其中滴入酚酞,發(fā)現(xiàn)溶液呈現(xiàn)紅色,得出以下結(jié)論:
          結(jié)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______性;
          結(jié)論2:說明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酚酞在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可能重新褪至無色.請設計實驗方案證明紅色消失的原因是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實驗方法:______,觀察到的現(xiàn)象: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酸堿中是中學化學中的重要實驗.幾位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混合后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學設計完成了一個實驗,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能夠發(fā)生反應.在盛有稀鹽酸的試管中,用膠頭滴管慢慢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溶液的pH,直至氫氧化鈉過量.
          ①在實驗中要求用試紙測量溶液的pH,如圖1所示的操作中正確的是______.(填代號)

          ②如圖2中哪個圖象符合該同學的記錄.______(填序號)
          (2)乙同學配制100mL1.5mol?L-1氫氧化鈉溶液,為了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設計并完成了如圖3所示的實驗.
          ①X溶液是______,使用酸式滴定管前要檢查活塞是否漏水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②乙同學用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相互滴定,繪制出如圖4曲線a和b的滴定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
          A.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
          B.P點時反應恰好完全,溶液呈中性
          C.曲線a是鹽酸滴定氫氧化鈉溶液的滴定曲線
          D.兩種反應過程都是放熱過程,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
          (3)丙同學為測定標示質(zhì)量分數(shù)為32%的鹽酸的實際質(zhì)量分數(shù),用pH測定儀組成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在燒杯中加入20g40%的氫氧化鈉溶液,再逐滴加入該鹽酸,測定儀打印出加入鹽酸的質(zhì)量與燒杯中溶液的pH關系圖(如圖5).
          ①根據(jù)此次測定的結(jié)果,該鹽酸的實際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___.
          ②請分析你的計算結(jié)果與標簽標示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一致的可能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問答題

          如圖所示,A是氯氣的發(fā)生裝置,B、C是凈化氣體的裝置,D中裝鐵絲網(wǎng);反應后E的底部有棕色固體聚集;F是吸收多余氣體的裝置.

          (1)上述裝置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指出是______處(用字母表示).
          (2)C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作用是______.
          (3)寫出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4)寫出F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