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已知:2Fe+3Br2=2FeBr3,F(xiàn)e2的還原性大于Br,F(xiàn)有16.8 g鐵和0.3 mol Br2反應后加入水得到澄清溶液后,通入a mol Cl2。則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0.1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Fe2+Cl2=2Fe3+2Cl

          B. a=0.45時,發(fā)生的反應為2Fe2+4Br+3Cl2=2Fe3+2Br2+6Cl

          C. 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時,c(Fe3)c(Br)c(Cl)=113

          D. 0<a<0.15時,始終有2c(Fe2)+3c(Fe3)+c(H)=c(Cl)+c(Br)+c(OH)

          【答案】C

          【解析】n(Fe)==0.3mol,n(Br2)=0.3mol,由反應2Fe+3Br2═2FeBr3可知,反應后Fe過量,在溶液中進一步發(fā)生Fe+2Fe3+=3Fe2+,則反應后溶液中存在0.3molFe2+0.6molBr-。A.當a=0.1時,氯氣不足,因Fe2+的還原性大于Br-,只發(fā)生2Fe2++Cl2═2Fe3++2Cl-,反應后Fe2+還有剩余,故A正確;B.當a=0.45時,首先發(fā)生2Fe2++Cl2═2Fe3++2Cl-,此時Fe2+完全反應,消耗0.15molCl2,剩余0.3molCl2,進一步發(fā)生2Br-+Cl2═Br2+2Cl-,又知Br-0.6mol,則二者恰好反應,所以總方程式為2Fe2++4Br-+3Cl2═2Fe3++2Br2+6Cl-,故B正確;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時,首先發(fā)生2Fe2++Cl2═2Fe3++2Cl-,此時Fe2+完全反應,消耗0.15molCl2,又知Br-0.6mol,Br-有一半被氧化,則反應0.3mol,由方程式2Br-+Cl2═Br2+2Cl-,可知消耗0.15molCl2,則共消耗0.3mol氯氣,則c(Fe3+):c(Br-):c(Cl-)=0.3mol:0.3mol:0.6mol=1:1:2,故C錯誤;D.當0<a<0.15時,氯氣不足,溶液中存在Fe2+Fe3+,由電荷守恒可知2c(Fe2+)+3c(Fe3+)+c(H+)=c(Cl-)+c(Br-)+c(OH-),故D正確;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線如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滴定過程的任何時刻都存在:c(H)+ c(Na)=c(OH)+c(Cl

          B. 曲線b是用氫氧化鈉溶液滴定鹽酸溶液的滴定曲線

          C. 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1molL-1

          D. P點時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烏洛托品在合成、醫(yī)藥、染料等工業(yè)中有廣泛用途,其結(jié)構(gòu)式如圖所示。將甲醛水溶液與氨水混合蒸發(fā)可制得烏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應生成烏洛托品,則甲醛與氨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

          A. 3:2 B. 2:3 C. 1:1 D. 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A. 表示硫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S(s)O2(g)SO3(g)ΔH=-315 kJ·mol-1

          B. 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

          C. 表示H2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H2(g)O2(g)H2O(g);ΔH=-241.8 kJ·mol-1

          D. 表示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2CO(g)O2(g)2CO2(g);ΔH=-56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四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其中只有M為金屬元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Z<M
          B.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X的最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熱穩(wěn)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霧霾天氣是一種大氣污染狀態(tài),霧霾的源頭多種多樣,比如汽車尾氣、工業(yè)排放、建筑揚塵、垃圾焚燒,甚至火山噴發(fā)等。

          1汽車尾氣中的NO(g)CO(g)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的條件下可凈化。

          ①已知部分化學鍵的鍵能如下

          請完成汽車尾氣凈化中NO(g)CO(g)發(fā)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2NO(g)+2CO( g) N2( g)+2CO2(g) H=___________kJ·mol—1

          ②若上述反應在恒溫、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并在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則下列示意圖符合題意的是 ___(填選項序號)。(下圖中V、K、n、P分別表示正反應速率、平衡常數(shù)、物質(zhì)的量和總壓強)

          2t1下,向體積為10 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NOCO,測得不同時間NOCO的物質(zhì)的量如下表:

          t1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_______,既能增大反應速率又能使平衡正向移動的措施是

          ____。(寫出一種即可)

          3NH3催化還原氮氧化物(SCR)技術(shù)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煙氣氮氧化物脫除技術(shù)。在氨氣足量的情況下,不同c(NO2)/C(NO)、不同溫度對脫氮率的影響如圖所示(已知氨氣催化還原氮氧化物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請回答溫度對脫氮率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給出合理的解釋: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guān)合理用藥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對癥下藥是合理用藥的首要原則

          B. 能被充分、快速吸收而無刺激性的藥物,可在飯前口服

          C. 一種藥物的用量,是經(jīng)過嚴格的科學實驗和大量的臨床研究確定的

          D. 因為青霉素能夠殺菌,所以過期的青霉素仍然能夠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純凈水中不含任何物質(zhì)

          B. 營養(yǎng)強化劑吃的越多越好

          C. 可用燃燒的方法鑒別真絲圍巾和合成纖維圍巾

          D. 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一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B,發(fā)生如下反應:xA(g)+2B(s) yC(g) ΔH<0,一定條件下,容器中A、C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的濃度變化表示該反應在0~10 min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A)=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jù)圖示可確定x∶y=________。

          (3)0~10 min容器內(nèi)壓強__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4)推測第10 min引起曲線變化的反應條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6min引起曲線變化的反應條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減壓 ②增大A的濃度  ③增大C的量  ④升溫⑤降溫  ⑥加催化劑

          (5)若平衡Ⅰ的平衡常數(shù)為K1,平衡Ⅱ平衡常數(shù)為K2,則K1________K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