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在一定條件下,KClO3I2發(fā)生下列反應(yīng):2KClO3I2=2KIO3Cl2。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該反應(yīng)屬于置換反應(yīng)

          B.氧化性:I2>KClO3

          C.還原性:KClO3>I2

          D.還原劑為KClO3,氧化劑為I2

          【答案】A

          【解析】

          A.為單質(zhì)與化合物反應(yīng)生成新單質(zhì)、化合物的反應(yīng),屬于置換反應(yīng),故A正確;

          B.由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為KClO3KIO3,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還原劑的氧化性,則KClO3I2,故B錯誤;

          C.還原劑的還原性強(qiáng),則還原性為KClO3I2,故C錯誤;

          D2KClO3+I2=2KIO3+Cl2I元素的化合價升高,Cl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則還原劑為I2,氧化劑為KClO3,故D錯誤;

          故選A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依據(jù)事實,寫出下列反應(yīng)的熱化學(xué)方程式。

          (1)1mol N2(g)與適量H2(g)起反應(yīng)生成NH3(g),放出92.2kJ熱量__________。

          (2)1mol N2(g)與適量O2(g)起反應(yīng)生成NO2(g),吸收68kJ熱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2.24 L CCl4中含有的氯原子數(shù)為0.4 NA

          B.常溫常壓下,NaH與水反應(yīng)生成2 g H2時,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NA

          C.0.1 mol FeCl3溶于水中形成的膠體后,膠體粒子數(shù)為0.1NA

          D.0.1 mol NaHSO4晶體中陽離子與陰離子總數(shù)為0.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現(xiàn)需配制100mL0.5mol·L-1NaOH溶液。

          1)用托盤天平稱取NaOH固體的質(zhì)量為___ g。

          2)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填字母序號)。

          A.將冷卻的NaOH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B.用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C.用托盤天平稱取所需質(zhì)量的NaOH,放入燒杯中,用適量蒸餾水溶解

          D.蓋好瓶塞,反復(fù)上下顛倒,搖勻

          E.加水至離刻度線12cm處改用膠頭滴管加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3)判斷下列操作對所配溶液濃度的影響(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①定容時俯視刻度線___

          ②轉(zhuǎn)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潑灑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時產(chǎn)生蒼白色火焰。在反應(yīng)過程中,破壞1mol氫氣中的化學(xué)鍵消耗的能量為Q1 kJ,破壞1mol氯氣中的化學(xué)鍵消耗的能量為Q2 kJ,形成1mol氯化氫中的化學(xué)鍵釋放的能量為Q3 kJ。下列關(guān)系式中,正確的是

          A.Q1+ Q2 Q3B.Q1+ Q2 2Q3

          C.Q1+ Q2 2Q3D.Q1+ Q2 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應(yīng):①SO3+H2OH2SO4;②Cl2+H2OHCl+HClO;③2F2+2H2O4HF+O2;④2Na+2H2O2NaOH+H2;⑤2Na2O2+2H2O4NaOH+O2;⑥SiO2+2NaOHNa2SiO3+H2O。

          1)上述反應(yīng)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有__(填序號,下同);H2O被氧化的是___。H2O做氧化劑的是__。屬于氧化還原反應(yīng),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還原的是__。

          21molNa2O2與水完全反應(yīng)時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__,產(chǎn)生的氣體在標(biāo)準(zhǔn)狀況下的體積為__

          3)酸性條件下,K2Cr2O7溶液和FeCl2溶液混合后生成Cr3+,請寫出離子方程式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固體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NaClBa(NO3)2、AgNO3CuSO4,將該混合物進(jìn)行如下實驗,根據(jù)每個所給實驗現(xiàn)象完成表格(對于可能確定的物質(zhì)在相應(yīng)的位置寫化學(xué)式,暫不能確定的物質(zhì)在相應(yīng)位置填“無”)

          (1)將少許物質(zhì)放入水中得到無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質(zhì)

          肯定不存在的物質(zh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取溶液進(jìn)行實驗,可檢測出溶液中含有Na+。

          肯定存在的物質(zhì)

          肯定不存在的物質(zh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氣體。

          肯定存在的物質(zhì)

          肯定不存在的物質(zhì)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通過上述實驗仍無法確定的物質(zhì)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現(xiàn)象或事實的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現(xiàn)象或事實

          解釋或結(jié)論

          A

          向廢棄的FeCl3蝕刻液X中加入少量的鐵粉,振蕩,未出現(xiàn)紅色固體

          X中一定不含Cu2

          B

          少量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現(xiàn)渾濁

          不能證明該氣體一定是CO2

          C

          氯氣用使?jié)駶櫟挠猩紬l褪色

          氯氣直接氧化有機(jī)色素

          D

          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呈血紅色

          Fe3KSCN反應(yīng)產(chǎn)生血紅色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xué)與社會、環(huán)境、社會發(fā)展等密切相關(guān)。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小蘇打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劑,其化學(xué)式是Na2CO3

          B.明礬溶于水可產(chǎn)生具有吸附性的膠體粒子,常用于飲用水的殺菌消毒

          C.氫氣還原氧化銅時,先加熱再通氫氣

          D.熬膽礬鐵釜,久之亦化為銅,該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