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1)1.2 mol·L-1的某金屬陽離子Zn+的溶液10 mL,正好把30 mL物質的量濃度為0.4 mol·L-1的某鹽中的全部沉淀,n值為_________。

          (2)20 mL 1 mol·L-1的NaCl和40 mL 0.5 mol·L-1 CaCl2混合后的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

          (3)在標準狀況下,700 L NH3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全部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如果該氨水的密度為0.85 g·cm-3,則氨水的體積為_________ L,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

          (4)已知質量分數(shù)為37%的濃鹽酸的密度為1.19 g·cm-3,該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配制200 mL 0.5 mol·L-1鹽酸溶液需要該濃鹽酸_________mL。

          (5)常溫下,相對分子質量為M的某無水鹽A的溶解度為S g,則常溫時,該鹽飽和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_,如果已知該飽和溶液的密度為ρ g·cm-3,則該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______。

          (1)2  (2)1 mol·L-1

          (3)31.25 mol  34.7%  1.8  17.36 mol·L-1

          (4)12.1 mol·L-1  8.3

          (5)×100%  mol·L-1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金臺區(qū)模擬)I、圖1各物質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甲、乙均是離子化合物,且陰、陽離子個數(shù)比為1:1.甲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乙是一種常用的化肥.B、D常溫常壓下是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的俗名是
          小蘇打
          小蘇打

          (2)A、D物質的水溶液分別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均顯紅色,說明溶液均顯
          堿性
          堿性
          性,其原理是否相同?請用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釋并寫出離子方程式:
          不同,A溶液顯堿性是因為碳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CO32-+H2O?HCO3-+OH-,D溶液顯堿性是因為:NH3?H2O?NH4++OH-
          不同,A溶液顯堿性是因為碳酸根離子發(fā)生水解,CO32-+H2O?HCO3-+OH-,D溶液顯堿性是因為:NH3?H2O?NH4++OH-

          (3)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通入氣體D至飽和后,再通入足量的氣體B可制得物質甲,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NaCl+NH3+CO2+H2O=NaCO3+NH4Cl
          NaCl+NH3+CO2+H2O=NaCO3+NH4Cl

          II、甲醇是一種可再生能源,具有開發(fā)和應用的廣闊前景,工業(yè)上一般可采用如下反應來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1)分析該反應并回答下列問題:
          ①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
          c(CH3OH)
          c(CO)×c2(H2)
          c(CH3OH)
          c(CO)×c2(H2)

          ②下列各項中,不能夠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
          d
          d
          (填序號).
          a.恒溫、恒容條件下,容器內的壓強不發(fā)生變化
          b.一定條件下,CH3OH分解的速率和CH3OH生成的速率相等
          c.一定條件下,CO、H2和CH3OH的濃度保持不變
          d.一定條件下,單位時間內消耗2mol CO,同時生成1mol CH3OH
          (2)圖2是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CO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①該反應的焓變△H
          0(填“>”、“<”或“=”).
          ②T1和T2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大小關系是K1
          K2(填“>”、“<”或“=”).
          ③若容器容積不變,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產(chǎn)率的是
          b
          b

          a.升高溫度
          b.將CH3OH(g)從體系中分離
          c.使用合適的催化劑d.充入He,使體系總壓強增大
          (3)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a kJ?mol-1
          ②2CO(g)+O2(g)=2CO2(g)△H=-b kJ?mol-1
          ③H2O(g)=H2O(l)△H=-c kJ?mol-1
          則CH3OH(l)+O2(g)=CO(g)+2H2O(l)△H=
          b-a-4c
          2
          b-a-4c
          2
          kJ?mol-1
          (4)2009年10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在甲醇燃料電池技術方面獲得新突破,組裝出了自呼吸電池及主動式電堆.甲醇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
          ①該電池工作時,b口通入的物質為
          CH3OH
          CH3OH
          ,c口通入的物質為
          O2
          O2

          ②該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O2+4e-+4H+=2H2O
          O2+4e-+4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測定中和熱.測定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1所示.

          (1)寫出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表示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數(shù)值為57.3kJ/mol):
          NaOH(aq)+HCl (aq)═NaCl(aq)+H2O(l)△H=-57.3 kJ/mol
          NaOH(aq)+HCl (aq)═NaCl(aq)+H2O(l)△H=-57.3 kJ/mol

          (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br />
           溫度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
          t1/℃
           溫度差
          (t2-t1)t1/℃
           實驗次數(shù)  H2SO4 NaOH  平均值 
           1  26.2  26.0  26.1  30.1
          4.0
          4.0
           
           2  27.0  27.4  27.2  33.3
           3  25.9  25.9  25.9  29.8
           4  26.4  26.2  26.3  30.4
          ②近似認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則生成1molH2O的△H=
          -53.5kJ/mol
          -53.5kJ/mol
           kJ/mol(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結果的數(shù)值與57.3kJ/mol有偏差,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填字母).
          ①室溫低于10℃時進行實驗,②在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④實驗時用環(huán)形銅絲攪拌棒代替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
          (3)將V1mL 0.4mol/L 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勻后測量并記錄溶液溫度,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中始終保持V1+V2=50mL).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C
          BC

          A  做該實驗時環(huán)境溫度為22℃
          B  該實驗表明化學能可轉化為熱能
          C  NaOH溶液的濃度約為1.2mol/L
          D  該實驗表明有水生成的反應都是放熱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開封一模)[選修2-化學與技術]合成氨的流程示意圖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
          (1)設備A中含有電加熱器,觸媒和熱交換器,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N2+3H2
          催化劑
          高溫高壓
          2NH3
          N2+3H2
          催化劑
          高溫高壓
          2NH3
          ,設備A的名稱是
          合成塔
          合成塔

          (2)設備B中m和n是兩個通水口,入水口是
          n
          n
          (填“m”或“n”).不宜從相反方向通水的原因是
          高溫氣體從冷卻塔的上端進入,冷卻水應從下端進入,逆向冷卻效果好
          高溫氣體從冷卻塔的上端進入,冷卻水應從下端進入,逆向冷卻效果好

          (3)工業(yè)合成氨的原料是氮氣和氫氣.氮氣是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的,通常使用的兩種分離方法是
          液化
          液化
          ,
          分餾
          分餾

          (4)天然氣、重油、煤都可以與水反應制得氫氣.下表是某合成氨廠采用不同原料的相對投資和能量消耗.
          原料 天然氣 重油
          相對投資費用 1.0 1.5 2.0
          能量消耗/J?t-1 28109 38109 48109
          ①依據(jù)上表信息,你認為采用
          天然氣
          天然氣
          為原料最好;
          ②請寫出甲烷在高溫、催化劑的作用下與水蒸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CH4+H2O
             高溫   
          .
          催化劑
          CO+3H2
          CH4+H2O
             高溫   
          .
          催化劑
          CO+3H2
          ;
          ③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分別為:
          C(s)+O2(g)═CO2(g)△H=-394kJ/mol;
          2CO2(g)+O2(g)═CO2(g)△H=-566kJ/mol;
          2H2(g)+O2(g)═2H2O(g)△H=-484kJ/mol;
          試寫出由C與水蒸氣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與一氧化碳的熱化學方程式
          C(S)+H2O(g)
           高溫 
          .
           
          CO(g)+H2(g) △H=+131KJ/mol
          C(S)+H2O(g)
           高溫 
          .
           
          CO(g)+H2(g) △H=+131KJ/mol
          ;
          (5)在合成氨生產(chǎn)中,將生成的氨及時從反應后的氣體中分離出來.運用化學平衡的知識分析這樣做的理由:
          移走氨氣,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右移,有利于氨合成
          移走氨氣,減小生成物濃度,平衡右移,有利于氨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寧夏銀川二中2011屆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試題 題型:022

          在T℃條件下,向1 L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M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發(fā)生如下反應:2X(g)+Y(g)a Z(g)+W(g) ΔH=-Q kJ·mol-1(Q>0)

          當反應達到平衡后,反應放出的熱量為Q1 kJ,物質X的轉化率為α;若平衡后再升高溫度,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減小,則

          (1)

          化學計量數(shù)a的值為________

          (2)

          寫出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________(a必須用具體的值表示).

          (3)

          下列說法中能說明該反應達到了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

          容器內壓強一定

          B.

          容器內氣體的密度一定

          C.

          容器內Z分子數(shù)一定

          D.

          容器內氣體的質量一定

          (4)

          X的轉化率α=________(用含Q、Q1的代數(shù)式表示).

          (5)

          維持溫度不變,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質的量如下列各項,則反應達到平衡后放出的熱量仍為Q1 kJ的是(稀有氣體不參與反應).

          [  ]

          A.

          2 mol X、1 mol Y、1 mol Ar

          B.

          a mol Z、1 mol W

          C.

          1 mol X、0.5 mol Y、0.5a mol Z、0.5 mol W

          D.

          2 mol X、1 mol Y、1 mol Z

          (6)

          維持溫度不變,若起始時向容器中加入4 mol X和6 mol Y,若達平衡時容器內的壓強減小了10%,則反應中放出的熱量為________kJ.

          已知: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如下表:

          試回答下列問題

          (7)

          在300℃發(fā)生上述反應,以表中的物質的量投入到相同的恒容反應器中,其中向正反應方向轉化的有________(選填A.B.C.D.E).

          (8)

          若在某溫度下,2 mol X和1 mol Y在該容器中反應達平衡,X的平衡轉化率為50%,則該溫度為________℃.

          (9)

          在(8)小題達平衡后,保持溫度和容器體積不變,分別向容器中再加入

          A.2 mol X和1 mol Y,B.1 mol Z和1 mol W,C.1 mol X,D.1 mol W至新平衡,則和原平衡相比,X的轉化率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10)

          維持T℃條件不變,若在一個和原容器體積相等的恒壓容器N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發(fā)生如上反應并達平衡,則________(選填M或N)容器中的反應先達到平衡狀態(tài),容器中X的質量分數(shù)M________N(選填>、<、=符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混合液中,各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正確的是(  )?

          A.10 mL 0.1 mol·L-1 NH4Cl溶液與5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c(Na+)>c(Cl-)>c(OH-)>c(H+)

          B.10 mL 0.1 mol·L-1氨水與10 mL 0.1 mol·L-1鹽酸混合,c(Cl-)>c(NH)>c(OH-)>c(H+)

          C.1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與5 mL 0.2 moL·L-1 NaOH溶液混合,c(Na+)>c(CH3COO-)>c(OH-)>c(H+)

          D.10 mL 0.5 mol·L-1 CH3COONa溶液與6 mL 1 mol·L-1鹽酸混合,c(Cl-)>c(Na+)>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