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目前,對碳、氮及化合物的研究備受關注。已知:

          I.2C(s)+2NO(g)N2(g)+2CO(g) =-414.8kJ/mol

          II.2CO(g)+O2(g)2CO2 (g)=-566kJ/mol

          III.2CO(g)+2NO(g)N2(g)+2CO2 (g)=-759.8kJ/mol

          回答下列問題:

          (l) N2的電子式為 ___ 。

          (2)表示碳的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

          (3)某催化劑的M型、N型均可催化反應2CO(g)+O2 (g)=2CO2 (g)。向容積相同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等量的COO2,在相同時間段內,不同溫度下測得CO的轉化率(a)如圖所示。

          ①由圖推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___(填選項字母)

          Aa、bc、d點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B.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b)=K(c)

          Cb點反應物的有效碰撞幾率最大D.圖中五個點對應狀態(tài)下,a點反應速率最慢

          eCO的轉化率突然減小的可能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b點容器中c(O2)=0.5 mol·L-l,則To℃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________

          (4) T1℃時,向剛性容器中充入2 mol NO2 mol CO,發(fā)生反應Ⅲ。5 min時達到平衡狀態(tài),測得容器中n(N2) =0.8 mol、c(CO2)=0. 32 mol/L

          05 min內,用NO表示的反應速率v(NO)=_________

          ②反應進行到2 min時,v(CO) ___v(CO2)(“>”“<”“=”)。

          ③若升高溫度,容器內氣體壓強____(增大”“減小不變”),原因為 ___

          【答案】 C (s)O2(g)=== CO2(g) ΔH=-393.5 kJ·mol1 BD 催化劑失去活性 0.064 mol·L-1·min-1 > 增大 升高溫度,容積不變,壓強增大(或反應III為氣體體積分數減小的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總的物質的量增大,壓強增大)

          【解析】

          1)氮原子核外電子數為5,形成氮分子時共用3對電子對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2)燃燒熱是指1 mol可燃物完全燃燒生成穩(wěn)定氧化物放出的熱量;結合已知的熱化學方程式,利用蓋斯定律作答;

          3)①A. b點之前,CO的轉化率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反應向正向移動,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點之后,溫度升高會使平衡向逆向移動,不利于CO的轉化,據此作答;

          ②轉化率突然減小,可能跟催化劑的活性有關;

          b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NO) = 0.4,設起始投入的COO2的物質的量濃度均為x mol/L,結合化學平衡常數的定義及三段式列式計算;

          4)①依據 = 可知,各物質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相同時間內轉化的各物質的濃度之比,也等于與之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據此分析作答;

          ②反應進行到2 min時,為達到平衡,反應向正向進行;

          ③恒容體系中,容器內的壓強與氣體的物質的量成正比,結合溫度對反應的影響效果解答。

          1)氮氣分子內含共價三鍵,其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2)已知I.2C(s)+2NO(g)N2(g)+2CO(g) =-414.8kJ/mol

          II.2CO(g)+O2(g)2CO2 (g)=-566kJ/mol

          III.2CO(g)+2NO(g)N2(g)+2CO2 (g)=-759.8kJ/mol

          I + 2 II - III)可得C (s)O2(g)=== CO2(g),其反應熱ΔH×[-414.8kJ/mol +2×-566kJ/mol--759.8kJ/mol =] = 393.5 kJ·mol1,

          故答案為:C (s)O2(g)=== CO2(g) ΔH=-393.5 kJ·mol1

          3)①A. b點之前,CO的轉化率隨著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大,反應向正向移動,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b點之后,溫度升高會使平衡向逆向移動,不利于CO的轉化,則b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而a、c點未達到平衡狀態(tài),d點為平衡后相應溫度下對應的CO的轉化率,故A項錯誤;

          B. 催化劑可改變反應速率,但不會改變平衡,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為定值,即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b)=K(c),故B項正確;

          C. 化學反應速率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則有效碰撞幾率也會隨之增大,圖中e點的有效碰撞幾率最大,故C項錯誤;

          D. 圖中五個點對應狀態(tài)下,a點對應的溫度最低,則反應速率最慢,故D項正確;

          答案為BD;

          ②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對溫度要求較高,若溫度過高,催化劑可能會失去活性,導致反應減慢,CO的轉化率突然減小,

          故答案為:催化劑失去活性;

          b點達到平衡狀態(tài),(NO) = 0.4,設起始投入的COO2的物質的量濃度均為x mol/L,

          c(O2)=0.5 mol·L-l,則0.8x = 0.5 mol·L-l,x = 0.625 mol/L

          平衡常數K = = = = ,

          故答案為:;

          4)①因反應為2CO(g)+2NO(g)N2(g)+2CO2 (g),反應的NO的濃度c(NO) = c(CO2)=0. 32 mol/L-0 mol/L = 0. 32 mol/L,所以v(NO)= = = 0.064 mol·L-1·min-1

          故答案為:0.064 mol·L-1·min-1;

          ②依據題意可知,反應進行到2 min時,還未達到平衡,該反應向正向移動,則v(CO) > v (CO2),

          故答案為:>;

          ③反應III為氣體體積分數減小的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總的物質的量增大,則壓強增大,即升高溫度,容積不變,壓強增大,

          故答案為:增大;升高溫度,容積不變,壓強增大(或反應III為氣體體積分數減小的放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氣體總的物質的量增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現象和用途中,濃硫酸表現脫水性的是(  )

          A.實驗室制取氯氣時濃硫酸做干燥劑

          B.濃硫酸使火柴梗變黑

          C.濃硫酸滴到膽礬上,藍色晶體變成白色粉末

          D.濃硫酸與碳單質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5℃時,向0.10mol·L-1H2C2O4(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隨pH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25℃H2C2O4的一級電離常數為Ka1=104.3

          B. pH=2.7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

          C. 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D. 滴加NaOH溶液的過程中始終存在:c(OH-)+2c(C2O42-)+c(HC2O4-)=c(Na+)+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裝置正確且能達到對應實驗目的的是

          A. 用圖1裝置進行銀鏡反應

          B. 用圖2裝置檢驗溴乙烷消去后的產物是否含乙烯

          C. 用圖3裝置制備乙酸乙酯

          D. 用圖4裝置比較乙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強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實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解釋

          A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定容時仰視讀數使所配溶液濃度偏低

          溶液凹液面最低處高于刻度線

          B

          用標準硝酸銀溶液滴定溶液中氯離子時,標準液盛放在棕色滴定管中

          硝酸銀見光分解

          C

          10mL 0.5mol/L的氯化鎂溶液中滴加5mL 2.4mol/L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滴加氯化銅溶液,沉淀變藍

          Ksp[Cu(OH)2 ]Ksp[Mg(OH)2 ]

          D

          長時間存放的漂白粉的試劑瓶可用稀鹽酸清洗

          漂白粉在空氣中轉化為碳酸鈣能溶于鹽酸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牛通過吃草從草中獲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體內的各種化學元素(

          A.種類差異很大,含量大體相同B.種類和含量差異都很大

          C.種類和含量都是大體相同的D.種類大體相同,含量差異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其工作原理如圖。放電時生 成的Li2CO3固體和碳儲存于碳納米管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該電池中的有機溶劑不能含活性較大的氫

          B. 充電時,Y為陽極,Li+X電極移動

          C. 放電時,負極反應為2Li+CO32-—2e-===Li2CO3

          D. 放電時,電池總反應為3CO2+4Li===2Li2CO3+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反應中,濃硫酸既表現強酸性,又表現強氧化性的是

          A.燒紅的木炭和熱的濃硫酸B.銅和濃硫酸共熱

          C.食鹽和濃硫酸共熱D.蔗糖中滴入濃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相對分子質量為84的烴與氫氣加成后得到,該烴的名稱為______。

          (2)某氣態(tài)烴22.4L(標準狀況)與含320 g溴的溴水恰好完全加成,生成物經測定每個碳原子上都有1個溴原子,該烴的結構簡式為______。

          (3)某烴0.1 mol和0.2 mol HCl完全加成,生成的氯代烷最多還可以與0.6mol氯氣反應,則該烴的結構簡式為______。

          (4)某烴的分子式為C8H10,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該有機物苯環(huán)上的一氯代物有3種,則該烴的結構簡式可能為______。

          (5)3.4g多元醇A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時生成CO2和H2O分別為0.125 mol和0.15mol,如將該多元醇的任意一個羥基換成一個鹵原子,所得到的鹵代物都只有一種,該醇的結構簡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