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Ⅰ、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認為苯分子的結構中,碳碳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而成環(huán)狀。

             為了評價凱庫勒的觀點,某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①     按下圖所示的裝置圖連接好各儀器;

          ②     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A中加入適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體,再加入少量鐵粉,塞上橡皮塞,打開K1、K2、K3止水夾;

             ④待燒瓶C中氣體收集滿后,將導管D的下端插入燒杯里的水中,關閉K2,打開K3,擠壓預先裝有水的膠頭滴管的膠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試回答:

          (1)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能證明凱庫勒觀點錯誤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2)裝置B的作用是                  ;

          Ⅱ、用中和滴定法測定燒堿的純度,若燒堿中不含有與酸反應的雜質,試根據(jù)實驗回答:

          (1)準確稱取燒堿樣品5.0g,將樣品配成250mL的待測液。

          (2)取10.00mL待測液,用            量取注入錐形瓶中。(填儀器)

          (3)用0.2000mol/L標準鹽酸溶液滴定待測燒堿溶液,滴定時左手旋轉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搖動錐形瓶,兩眼注視                 ,直到滴定終點。

          (4)根據(jù)下列測定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合理數(shù)據(jù),計算待測燒堿溶液的濃度:           。

          滴定次數(shù)

          待測液體積/mL

          標準鹽酸體積/mL

          滴定前讀數(shù)(mL)

          滴定后讀數(shù)(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4.20

          25.70

          (5)根據(jù)上述測定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合理數(shù)據(jù),計算燒堿的純度              。

          Ⅰ、(1)方程式(略) (2分)       燒瓶中形成噴泉現(xiàn)象 (2分)   

          (2) 吸收苯、溴蒸氣 (2分)

          Ⅱ、(2)堿式滴定管(也可使用移液管來量。2分)

          (3)兩眼注視錐形瓶中溶液顏色的變化。(2分)

          (4)0.4000mol/L(2分)  

          (5)80.00%(2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認為苯分子的結構中,碳碳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而成環(huán)狀.為了評價凱庫勒的觀點,某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①按圖所示的裝置圖連接好各儀器;
          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A中加入適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體,再加入少量鐵粉,塞上橡皮塞,打開K1、K2、K3止水夾;
          ④待燒瓶C中氣體收集滿后,將導管D的下端插入燒杯里的水中,關閉K2,打開K3,擠壓預先裝有水的膠頭滴管的膠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試回答:
          (1)A中所發(fā)生的反應的反應類型為
          取代反應
          取代反應
          ,能證明凱庫勒觀點錯誤的實驗現(xiàn)象是
          C中產生“噴泉”現(xiàn)象
          C中產生“噴泉”現(xiàn)象
          ;
          (2)裝置B的作用是
          除去未反應的苯蒸氣和溴蒸氣
          除去未反應的苯蒸氣和溴蒸氣

          (3)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6H6+Br2
          Fe
          C6H5Br+HBr
          C6H6+Br2
          Fe
          C6H5Br+HBr
          ;
          (4)實驗前應對A、B、C三個裝置的氣密性進行檢查,則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的操作為
          先關閉K2,打開K3,將裝C中的b導管插入水中,雙手握住燒瓶,若觀察到b導管口有氣泡產生,則裝置C的氣密性好
          先關閉K2,打開K3,將裝C中的b導管插入水中,雙手握住燒瓶,若觀察到b導管口有氣泡產生,則裝置C的氣密性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認為:苯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以單雙鍵相互交替結合而成的環(huán)狀結構.為了驗證凱庫勒有關苯環(huán)的觀點,甲同學設計了如圖實驗方案.
          精英家教網
          ①按如圖所示的裝置圖連接好各儀器;
          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A中加入適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體,再加入少量鐵粉,塞上橡皮塞,打開止水夾K1、K2、K3
          ④待C中燒瓶收集滿氣體后,將導管b的下端插入燒杯里的水中,擠壓預先裝有水的膠頭滴管的膠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為
           
          ,能證明凱庫勒觀點錯誤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裝置B的作用是
           
          ;
          (3)C中燒瓶的容積為500mL,收集氣體時,由于空氣未排盡,最終水未充滿燒瓶,假設燒瓶中混合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37.9,則實驗結束時,進入燒瓶中的水的體積為
           
          mL(空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29);
          (4)實驗前應對A、B、C三個裝置的氣密性進行逐一檢查,則檢查裝置C氣密性的方法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科學史料敘述錯誤的是( 。
          A、1828年,德國化學家維勒第一次以無機化合物為原料合成有化合物尿素B、1838年,德國化學家李比希提出“基團理論”C、1866年,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提出了苯環(huán)結構,稱為凱庫勒式:精英家教網D、1965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認為苯分子的結構中,碳碳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而成環(huán)狀。為了評價凱庫勒的觀點,同學甲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①按下圖所示的裝置圖連接好各儀器;

          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③在A中加入適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體,再加入少量鐵粉,塞上橡皮塞,打開K1、K2、K3止水夾;
          ④待燒瓶C中氣體收集滿后,將導管b的下端插入燒杯里的水中,擠壓預先裝有水的膠頭滴管的膠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試回答:
          (1)A中所發(fā)生的反應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能證明凱庫勒觀點錯誤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2)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燒瓶C的容積為500mL,收集氣體時,由于空氣未排盡,最終水未充滿燒瓶,假設燒瓶中混合氣體對H2的相對密度為37.9,則實驗結束時,進入燒瓶中的水的體積為_______mL(空氣的相對分子質量以29計)。
          (4)實驗前應對A、B、C三個裝置的氣密性進行逐一檢查,則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的操作為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同學乙,通過查閱網上資料知道,苯環(huán)上原有的取代基對新取代導入苯環(huán)上的取代基的位置有一定的影響,其規(guī)律是:
          a.苯環(huán)上新導入的取代基所占的位置主要決定于原有取代基的性質。
          b.可以把原有的取代基分成兩類:第一類取代基主要使新導入的取代基進入苯環(huán)的鄰位和對位,如―OH、―CH3、―Cl、―Br、―O―COR等;第二類取代基主要使新導入的取代基進入苯環(huán)的間位,例如―NO2、―SO3H、―CHO等。
          于是,他設計了以下框圖線路,請你幫助他寫出下圖中第②、④、⑤三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第②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浙江省杭州地區(qū)七校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Ⅰ、德國化學家凱庫勒認為苯分子的結構中,碳碳間以單、雙鍵交替結合而成環(huán)狀。為了評價凱庫勒的觀點,某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①按下圖所示的裝置圖連接好各儀器;②檢驗裝置的氣密性;③在A中加入適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體,再加入少量鐵粉,塞上橡皮塞,打開K1、K2、K3止水夾;④待燒瓶C中氣體收集滿后,將導管D的下端插入燒杯里的水中,關閉K2,打開K3,擠壓預先裝有水的膠頭滴管的膠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試回答:

          (1)寫出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能證明凱庫勒觀點錯誤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2)裝置B的作用是                 ;

          Ⅱ、用中和滴定法測定燒堿的純度,若燒堿中不含有與酸反應的雜質,試根據(jù)實驗回答:

          (1)準確稱取燒堿樣品5.0g,將樣品配成250mL的待測液。

          (2)取10.00mL待測液,用           量取注入錐形瓶中。(填儀器)

          (3)用0.2000mol/L標準鹽酸溶液滴定待測燒堿溶液,滴定時左手旋轉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地搖動錐形瓶,兩眼注視                 ,直到滴定終點。

          (4)根據(jù)下列測定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合理數(shù)據(jù),計算待測燒堿溶液的濃度:         

          滴定次數(shù)

          待測液體積/mL

          標準鹽酸體積/mL

          滴定前讀數(shù)(mL)

          滴定后讀數(shù)(mL)

          第一次

          10.00

          0.50

          20.40

          第二次

          10.00

          4.00

          24.10

          第三次

          10.00

          4.20

          25.70

          (5)根據(jù)上述測定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合理數(shù)據(jù),計算燒堿的純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