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勇于創(chuàng)新,改進氨堿法設計了“聯(lián)合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請完成下列問題:
          (1)“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堿”是              (填化學式)。
          (2)氨堿法和聯(lián)合制堿法是兩大重要的工業(yè)制堿法,下列表達中,不正確的是          

           
           
          氨堿法
          聯(lián)合制堿法
          A
          原料
          食鹽、氨氣、生石灰
          食鹽、氨氣、二氧化碳
          B
          可能的副產物
          氯化鈣
          氯化銨
          C
          循環(huán)物質
          氨氣、二氧化碳
          氯化鈉
          D
          評價
          原料易得;設備復雜;能耗高
          原料利用率高;廢棄物少
           
          某實驗小組,利用下列裝置模擬“聯(lián)合制堿法”。

          (3)取上述儀器連接裝置,順序為:(a)接(    )、(    )接(    );(b)接(    );
          檢驗氣密性后裝入藥品,應該先讓              裝置(填上述字母)先發(fā)生反應,直到產生的氣體不能再在C中溶解時,再通入另一裝置中產生的氣體。
          (4)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導管,其作用是                      ,D中應選用的液體為     ;
          (5)C中廣口瓶內產生固體的總化學方程式為                                     
          (6)產品純堿中含有碳酸氫鈉。如果用加熱分解的方法測定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可表示為:                       (注明你的表達式中所用的有關符號的含義)。

          (1)Na2CO3
          (2)A.C
          (3)f  e  d   c (2分)       B
          (4)防倒吸   飽和NaHCO3溶液
          (5)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6)  ( m1為樣品質量,m2為加熱后產品的質量)

          解析試題分析:(1)“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堿”是碳酸鈉,化學式為Na2CO3。
          (2)A、氨堿法原料有:食鹽(氯化鈉)、石灰石(經煅燒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氣,聯(lián)合制堿法原料有:食鹽、氨氣、二氧化碳,故A錯誤;B、氨堿法可能的副產物為氯化鈣,聯(lián)合制堿法可能的副產物氯化銨,故B正確;C、氨堿法循環(huán)物質:氨氣、二氧化碳,聯(lián)合制堿法循環(huán)物質:氯化鈉,二氧化碳,故C錯誤;D、氨堿法原料(食鹽和石灰石)便宜,產品純堿的純度高,副產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環(huán)使用,制造步驟簡單,適合于大規(guī)模生產,但設備復雜;能耗高,氨堿法的最大缺點還在于原料食鹽的利用率只有72%~74%;聯(lián)合制堿法最大的優(yōu)點是使食鹽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廢棄物少,故D正確,答案選AC。
          (3)A裝置是制備CO2,B裝置是制備NH3,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需要用干燥管防止倒吸,另外CO2中的氯化氫氣體還需要除去,因此正確的連接順序為(a)接(f)、(e)接(d);(b)接(c)。由于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因此要首先產生氨氣,然后再通入CO2氣體,所以應該先讓B裝置先發(fā)生反應。
          (4)氨氣極易溶于水,因此C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導管的作用是防倒吸。除去CO2中的氯化氫氣體應該用飽和NaHCO3溶液,即D中應選用的液體為飽和NaHCO3溶液。
          (5)C裝置是制備碳酸氫鈉的,所以C中廣口瓶內產生固體的總化學方程式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6)設m1為樣品質量,m2為加熱后產品的質量,則根據(jù)碳酸氫鈉分解的方程式可知
          2NaHCO3Na2CO3+H2O+CO2↑ 固體質量減少△m
          168g            106g                    62g
          X                                     m1-m2
          解得X=
          所以純堿中碳酸氫鈉的質量分數(shù)可表示為。
          考點:考查侯氏制堿法的有關判斷、計算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問答題

          (14分)
          一位同學在復習時遇到這樣一道習題: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H+、OH-、Na+、NO3-”,加入鋁粉后,只產生H2,問該無色溶液中能大量存在哪幾種離子。
          (1)加入鋁粉產生H2,說明鋁具有______(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2)該同學分析:若H+大量存在,則NO3-就不能大量存在。
          設計實驗證實如下:

          裝 置
          現(xiàn) 象

          ⅰ. 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xiàn)象
          ⅱ. 過一會兒,出現(xiàn)氣泡,液面上方呈淺棕色
          ⅲ. 試管變熱,溶液沸騰
             
          ① 鹽酸溶解Al2O3薄膜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 根據(jù)現(xiàn)象ⅱ,推測溶液中產生了NO,為進一步確認,進行如下實驗:
          實 驗
          內 容
          現(xiàn) 象
          實驗1
           將濕潤KI—淀粉試紙置于空氣中
          未變藍
          實驗2
          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淺棕色氣體
          試紙變藍
           a. 淺棕色氣體是______。
          b. 實驗1的目的是_______。
          c. 實驗1、2說明反應生成了NO,將生成NO的離子方程式補充完整:

          (3)再假設:若OH-大量存在,NO3-也可能不能大量存在。
          重新設計實驗證實如下:
          裝 置
          現(xiàn) 象

          ⅰ. 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xiàn)象
          ⅱ. 過一會兒,出現(xiàn)氣泡,有刺激性氣味
           
          為確認“刺激性氣味”氣體,進行如下實驗: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未變藍;用濕潤紅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變藍。
          ① 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______。
          ② 產生該氣體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4)在NaOH溶液中加入鋁粉,結果只檢驗出有H2生成,其化學方程式是______。
          (5)實驗結果證實:NO3?在酸、堿性環(huán)境中都有一定的氧化性,能氧化鋁單質,產生含氮化合物。習題中的無色溶液一定能大量存在的是Na+和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2分)工業(yè)上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F(xiàn)e2O3等)提取Al2O3做冶煉鋁的原料,由熔鹽電解法獲得的粗鋁中含一定量的金屬鈉和氫氣,這些雜質可采用吹氣精煉法除去,產生的尾氣經處理后可用于鋼材鍍鋁。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NaCl熔點為801℃;AlCl3在181℃升華)

          (1)向濾液中通入過量CO2所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精煉前,需清除坩堝表面的氧化鐵和石英砂,防止精煉時它們分別與鋁發(fā)生置換反應產生新的雜質,則鋁和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將Cl2連續(xù)通入坩堝中的粗鋁熔體,雜質隨氣泡上浮而除去。氣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還含有______。固態(tài)雜質粘附于氣泡上,在熔體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________。
          (4)鍍鋁電解池中,金屬鋁為陽極,熔融鹽電鍍液中鋁元素主要以AlCl4形式存在,則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
          (5)鋼材鍍鋁后,抗腐蝕性能會大大增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分)實驗室以廢銅屑為原料制取堿式碳酸銅【Cu2(OH)2CO3】的步驟如下:
          步驟一:廢銅屑制硝酸銅
          如圖,
          用膠頭滴管吸取濃HNO3緩慢加到錐形瓶內的廢銅屑中(廢銅屑過量),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硝酸銅溶液。
          步驟二:堿式碳酸銅的制備
          向大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和硝酸銅溶液,水浴加熱至70℃左右,用0.4 mol/L的NaOH溶液調節(jié)pH至8.5,振蕩,靜置,過濾,用熱水洗滌,烘干,得到堿式碳酸銅產品。 
          步驟三:堿式碳酸銅的組成測定
          堿式碳酸銅可表示為:xCuCO3 ·yCu (OH)2 ·zH2O,可采用氫氣還原法來確定,其反應原理為:
          xCuCO3 ·yCu (OH)2 ·zH2O +  H2→ Cu +  CO2  +  H2O(未配平)
          完成下列填空:
          (1)步驟一中,反應開始時,瓶內的現(xiàn)象是                                       ,
          用該裝置制取硝酸銅,好處是                                                  。
          (2)步驟二中,水浴加熱所需儀器有                、                  (加熱、夾持儀器、石棉網除外);洗滌的目的是                                         。
          (3) 步驟三中,①以字x、y、z母為系數(shù),配平氫氣還原法的化學方程式:
                xCuCO3 ·yCu (OH)2 ·zH2O+       H2     Cu+      CO2+      H2O
          ②稱取24.0g某堿式碳酸銅樣品,充分反應后得到12.8 g殘留物,生成4.4g二氧化碳和7.2g水。該樣品中結晶水質量為        g,化學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一位學生對鐵與氧化鐵反應后的產物進行探究。
          (1)提出假設
          假設1:產物為FeO;
          假設2:                       。
          (2)查閱資料
          該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得知:在鐵的三種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鐵最穩(wěn)定,氧化亞鐵最不穩(wěn)定,常溫下極易被氧氣氧化成氧化鐵(顏色由黑色變成紅色)。
          通過查閱資料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為                                       。
          (3)進行實驗
          該學生設計了如下裝置進行鐵與氧化鐵反應的實驗。請你幫助他將實驗步驟補充完整。

          ①按如圖裝置連接好儀器(暫不裝入藥品),                      
          ②稱取1 g還原性鐵粉和5 g氧化鐵粉末,混合均勻后平攤在玻璃管中部。
          ③松開兩個彈簧夾,                               ,即可夾上彈簧夾a,并開始加熱藥品。
          ④大約4分鐘左右,棕色粉末全部變黑;再夾上彈簧夾b,然后停止加熱,等到玻璃管冷卻至室溫,倒出黑色粉末。
          (4)現(xiàn)提供如下藥品,驗證實驗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磁鐵、稀鹽酸、KSCN溶液、酸性KMnO4溶液、試管、膠頭滴管。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5)實驗結論:鐵與氧化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礦樣含有大量的CuS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雜質。實驗室中以該礦樣為原料制備CuCl2·2H2O晶體,流程如下:

          (1)在實驗室中,欲用37%(密度為1.19 g·mL-1)的鹽酸配制500 mL 6 mol·L-1的鹽酸,需要的儀器除量筒、燒杯、玻璃棒外,還有      、       。
          (2)①若在實驗室中完成系列操作a。則下列實驗操作中,不需要的是   (填下列各項中序號)。

          ②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藍色)+4Cl-CuCl42-(黃色)+4H2O。
          欲用實驗證明濾液A(綠色)中存在上述平衡,除濾液A外,下列試劑中,還需要的是      (填下列各項中序號)。
          a.FeCl3固體        b.CuCl2固體       c.蒸餾水
          (3)某化學小組欲在實驗室中研究CuS焙燒的反應過程,查閱資料得知在空氣條件下焙燒CuS時,固體質量變化曲線及SO2生成曲線如下圖所示。

          ①CuS礦樣在焙燒過程中,有Cu2S、CuO·CuSO4、CuSO4、CuO生成,轉化順序為:

          第①步轉化主要在200~300oC范圍內進行,該步轉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300~400oC范圍內,固體質量明顯增加的原因是           ,上圖所示過程中,CuSO4固體能穩(wěn)定存在的階段是   (填下列各項中序號)。
          a.一階段    b、二階段    c、三階段  d、四階段
          ③該化學小組設計如下裝置模擬CuS礦樣在氧氣中焙燒第四階段的過程,并驗證所得氣體為SO2和O2的混合物。

          a.裝置組裝完成后,應立即進行的一項操作是                。
          b.當D裝置中產生白色沉淀時,便能說明第四階段所得氣體為SO2和O2的混合物。你認為裝置D中原來盛有的溶液為       溶液。
          c.若原CuS礦樣的質量為l0.0 g,在實驗過程中,保持溫度在760oC左右持續(xù)加熱,待礦樣充分反應后,石英玻璃管內所得固體的質量為8.0 g,則原礦樣中CuS的質量分數(sh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實驗目的:探究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試液先變紅后退色的原因。
          [分析與猜想]
          (1)根據(jù)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原理:2Na2O2 + 2H2O =" 4NaOH" + O2↑,往過氧化鈉固體完全溶解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應只會變紅而不會退色,而實驗中發(fā)現(xiàn)酚酞變紅后又退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
          A.氧氣有漂白性
          B.氫氧化鈉有漂白性
          C.                                          
          [實驗與判斷] 請完成下列表格:

          實驗編號
          1
          2
          3
          實驗裝置



          驗證猜想
                 
                  C  
                  
          實驗現(xiàn)象
          溶液變紅后不退色
          實驗說明
          1、2的實驗中NaOH溶液是用    (填“氫氧化鈉固體”、“氧化鈉固體”、“過氧化鈉固體”)溶于水配制的。
           
          (2)根據(jù)以上實驗分析發(fā)現(xiàn):過氧化鈉與水反應過程中,鈉元素形成了穩(wěn)定的化合物,溶液中還生成了一種不很穩(wěn)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質X,X的化學式是      。
          (3)可用右圖裝置對溶液中不很穩(wěn)定的物質進行探究,在①處裝入的物質是   (填選項,下同),②處裝入的物質是   。

          A.酚酞試劑             B.過氧化鈉與水反應后的溶液
          C.二氧化錳             D.氫氧化鈉固體配制的溶液
          (4)氣體③是   ,過氧化鈉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沒有寫出X來,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以下實驗方案,測定某已部分變質的小蘇打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方案一】 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樣品,通過加熱至恒重后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計算。
          (1)下列儀器中,在灼燒固體樣品時必須用到的是    (填名稱)。 

          (2)實驗中需加熱至恒重的目的是:                                       。
          (3)實驗中確定加熱至恒重的方法是:                                       。
          (4)若加熱過程中有晶體迸濺出來,則測得的結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方案二】 稱取一定質量樣品,置于小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向小燒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沉淀,稱量固體質量,計算。
          (已知:Ba2++OH-+HCBaCO3↓+H2O)
          (1)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漏斗外,還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為                      。
          (2)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3)實驗中洗滌沉淀的操作是                                              。
          (4)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方案三】 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B裝置內所盛試劑是    ;D裝置的作用是              ;分液漏斗中    (填“能”或“不能”)用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實驗。
          (2)實驗前稱取17.9 g樣品,實驗后測得C裝置增重8.8 g,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    。
          (3)根據(jù)此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測定結果有誤差,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y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并檢驗該補血劑是否變質。實驗步驟如下:

          (1)實驗中用已經準確量取的濃硫酸配制500 mL 1 mol·L-1的硫酸溶液,則配制時用到的儀器除燒杯、500mL容量瓶外,還需要                            。
          (2)步驟②加入過量氯水后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3)步驟④中一系列操作步驟為         、洗滌、灼燒、冷卻、稱量。
          (4)若實驗無損耗,則該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            。
          (5)某同學發(fā)現(xiàn)部分補血劑藥片表面發(fā)黃,取樣品研細,溶于1 mol·L-1的硫酸溶液,過濾。取濾液加               _______________溶液,溶液變紅說明該補血劑已部分變質。向變色后的溶液中加入橙汁,溶液紅色褪去,說明橙汁含具有           性(填“氧化”或“還原”)的物質。
          (6)下列檢驗(5)中濾液中是否有Fe2+應選用的試劑是        。

          A.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鐵粉 D.FeCl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