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分)某學生實驗興趣小組擬用圖1裝置來完成“NaHCO3和NaCl混合物中NaHCO3含量的測定”的實驗。

          圖1
          (1)各儀器接口連接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_(用接口字母填寫)。
          (2)該裝置連接好而未裝藥品前,檢驗氣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學認為上述方法誤差較大,提出如下改進措施,你認為可行的有______。(填序號)
          A.在滴入鹽酸之前,應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
          B.在裝置①中稀鹽酸換成稀硫酸,裝置②中水換成飽和NaHCO3溶液
          C.在裝置②中水換成飽和Na2CO3溶液
          D.滴加鹽酸不宜過快
          (4)乙同學認為在裝置②③之間的導管內會積存水,使測定結果不準,從而改用圖2裝置。假定滴定管起始讀數(shù)為V1mL,終了讀數(shù)為V2mL,而注射器測定排出的氣體為V3mL(標準狀況下),混合物樣品質量為m g,則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質量分數(shù)的表達式為_______。
          (用含V1、V2、V3、m的式子表示)。
             
          (5)丙同學改用圖3裝置,通過測定燒杯的質量。你認為乙、丙兩同學的方案中,誰的方案更合理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1)a、b、c、d(2分)
          (2)答案1:在②中加水浸沒長導管,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手握住圓底燒瓶(或酒精燈微熱),若②中長導管內液面上升,則說明氣密性好;答案2:在③中加水浸沒導管,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酒精燈微熱,若③中導管口產生均勻的氣泡,停止加熱后,導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時間不下降,則說明氣密性好。(2分)
          (3)BD(2分)
          (4)(2分)
          (5)乙同學(1分)丙同學的方案中,生成的CO2沒有全被NaOH溶液吸收。(2分)
          (1)根據(jù)實驗裝置圖可知,是利用通過排水法測量水的體積,進而得出氣體的體積,實驗正確的順序是a、b、c、d。
          (2)根據(jù)裝置的特點可知,檢驗方法是在②中加水浸沒長導管,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手握住圓底燒瓶(或酒精燈微熱),若②中長導管內液面上升,則說明氣密性好;或在③中加水浸沒導管,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用酒精燈微熱,若③中導管口產生均勻的氣泡,停止加熱后,導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且保持一段時間不下降,則說明氣密性好。
          (3)由于反應后裝置中會殘留部分CO2氣體,所以反應前沒有必要排凈裝置內的CO2氣體。由于CO2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所以C也不正確,因此正確的答案是BD。
          (4)根據(jù)體積的變化可知,生成的CO2是V3-(V2-V1)=V3+V1-V2,其物質的量是(V3+V1-V2)/22400mol,所以碳酸氫鈉的質量是84(V3+V1-V2)/22400g,因此質量分數(shù)是
          (3)根裝置③的結構可知,反應中產生的CO2不可能完全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測定結果偏低,所以不如裝置②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鐵礦石是工業(yè)煉鐵的主要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為鐵的氧化物(設雜質中不含鐵元素和氧元素,且雜質不與硫酸反應)。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某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進行探究。
          Ⅰ.鐵礦石中含氧量的測定,以下實驗過程不完整,請補充完整。

          (1)按上圖組裝儀器,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8.0 g鐵礦石放入硬質玻璃管中,裝置B、C中的藥品如圖所示(夾持儀器均省略);
          (3)從左端導氣管口處不斷地緩緩通入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點燃A處酒精燈;
          (4)充分反應后,撤掉酒精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測得反應后裝置B增重2.25 g,則鐵礦石中氧的百分含量為________。
          Ⅱ.鐵礦石中含鐵量的測定,流程如下。

          (1)步驟④中煮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⑤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膠頭滴管、250 mL容量瓶、________。
          (3)下列有關步驟⑥的操作中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
          a.因為碘水為黃色,所以滴定過程中不需加指示劑
          b.錐形瓶不需要用待測液潤洗
          c.滴定過程中可利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
          d.滴定過程中,眼睛注視滴定管中液面變化
          e.滴定結束后,30 s內溶液不恢復原來的顏色,再讀數(shù)
          f.滴定結束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氣泡,則測定結果偏大
          (4)若滴定過程中消耗0.500 0 mol·L1 KI溶液20.00 mL,則鐵礦石中鐵的百分含量為________。
          Ⅲ.由Ⅰ、Ⅱ可以推算出該鐵礦石中鐵的氧化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Ⅰ)(8分)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SO42 、MnO4、、Cl 、Br、中的若干種,依次進行下列實驗。觀察到現(xiàn)象如下:
          ①用pH試紙檢驗,溶液pH>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無氣體產生,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CCl4層呈橙紅色,用分液漏斗分液;
          ③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3和HNO3混合液,有白色沉淀產生。
          ④另取原溶液少量加入Ba(NO3)2和鹽酸的混合液,產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問題:
          (1)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離子是          ;肯定沒有的離子是            。
          ⑵寫出步驟②中的離子方程式                                 。
          (Ⅱ)(6分)SO2氣體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紅色逐漸褪去,可能的原因:
                                                                                      。
          簡述設計實驗證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8分)某中學化學小組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金屬氧化物A也能催化氯酸鉀的分解,且A和二氧化錳的最佳催化溫度均在500℃左右。于是對A和二氧化錳的催化性能進行了定量對照實驗。實驗時均以收滿500mL氧氣為準(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的因素均已忽略)。

          請回答:
          (1)上述實驗中的待測數(shù)據(jù)應是:______________。
          (2)完成此研究后,他們準備發(fā)表一篇研究報告,請你替他們擬一個報告的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4分)某學生為了探究鋅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速率變化,他在100mL稀鹽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粉,用帶刻度的集氣瓶排水法收集氫氣,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數(shù)據(jù)(累計值):
          時間(min)
          1
          2
          3
          4
          5
          氫氣體積(mL)
          50
          120
          232
          290
          310
          (1)從0~3分鐘時間段內,產生氫氣的速率是如何變化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從3~5分鐘時間段內,產生氫氣的速率是如何變化的?答:_________。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鹽酸中分別加入等體積的下列溶液,能減緩反應速率而又不減少產生氫氣的量的是___________(雙選題,漏選得1分,多選,錯選得0分)。
          A.蒸餾水         B.NaCl溶液        C.Na2CO3溶液        D.CuSO4溶液
          (3)在0~1、1~2、2~3、3~4、4~5分鐘五個時間段中,反應速率最大的是在____分鐘時間段內,在該時間段內鹽酸的反應速率為                   (設溶液體積不變,上述氣體體積為標況下數(shù)據(j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同學想通過下圖所示裝置(夾持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研究推斷SO2與Na2O2反應的產物。

          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裝置D除了吸收過量的SO2外還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檢驗反應中是否有O2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Na2O2已反應完全,為確定C中固體產物的成分,甲設計如下實驗:

          得出結論:產物是Na2SO4.
          該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7分)鐵不能與冷水反應,但能與水蒸氣反應,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鐵與水蒸氣反應,請你為他們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探究鐵與水蒸氣的反應
          反應原理:                                       (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實驗裝置:回答以下問題(加熱裝置略去)
          裝置編號
          A
          B
          C
          D
          裝置




          裝置所起作用
                   
                       
                       
                       
          按加熱先后從左至右,實驗裝置連接順序和導管連接方法
           
          裝置連接順序:                       (填裝置編號)
           
          需要加熱的裝置
                            (填裝置編號)
          實驗裝置改進:興趣小組同學根據(jù)反應原理改進實驗裝置,得到相同的結論,如圖所示:
          問:試管底部是蘸有水的濕棉花,其作用是   ,蒸發(fā)皿內加入的肥皂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2分)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為了制取氨氣和探究氨氣的有關性質,進行了下列實驗。

          (1)根據(jù)圖A氨氣的制備裝置制取氨氣,試回答:收集氨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裝置中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兩組同學用干燥的圓底燒瓶各收集一瓶氨氣,根據(jù)圖B噴泉實驗的裝置進行實驗,都觀察到美麗的紅色噴泉。

          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說明氨氣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組同學完成噴泉實驗后,圓底燒瓶中所得溶液如圖C所示。請通過分析確認:甲組同學所得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組同學所得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13分)根據(jù)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題實驗目的。(a、b為彈簧夾,加熱及固定裝置已略去)
            
           。1)驗證碳、硅非金屬性的相對強弱。(已知酸性:亞硫酸>碳酸)
           、龠B接儀器、檢驗裝置氣密性、加藥品后,打開a關閉b,然后滴入濃硫酸,加熱。
           、阢~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裝置A中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
           、勰苷f明碳的非金屬性比硅強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驗證SO2的氧化性、還原性和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僭冢1)①操作后打開b,關閉a。
           、贖2S溶液中有淺黃色渾濁出現(xiàn),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跙aCl2溶液中無明顯現(xiàn)象,將其分成兩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將產生的沉淀的化學式填入下表相應位置! 
          滴加的溶液
          氯水
          氨水
          沉淀的化學式
           
           
          寫出其中SO2顯示還原性并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軐OH和Ca(OH)2的混合物1.3g全部溶于一定量水中形成稀溶液,再緩緩通入一定量的B氣體,實驗過程中可得到沉淀的最大質量為1.2g。
            試計算:原混合物中KOH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g。生成沉淀質量為最大時,消耗B氣體(標準狀況下)的體積(V)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