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根據以下敘述回答(1)~(3)題索爾維制堿法的工藝流程可簡單表示如下,①在氨化的飽和食鹽水中通入CO2制小蘇打,②灼燒小蘇打制純堿,③在析出小蘇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有NH3放出,NH3循環(huán)使用.中國化工專家侯德榜在40年代改進了索爾維制堿法:在析出小蘇打的母液中加入NaCl固體以代替生石灰,這一改進被譽為侯氏制堿法.

            (1)索爾維法涉及的物質有①食鹽,②氯化鈣,③氨,④二氧化碳,⑤水,⑥小蘇打,⑦純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起始原料是①③④⑤

            B.起始原料是①⑤

            C.最終產品是⑦

            D.最終產品是②⑦

            (2)索爾維制堿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

            A.化合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復分解反應

            (3)同索爾維制堿相比較,侯氏制堿法優(yōu)點可能有:①副產品NH4Cl可作化肥,無副產品CaCl2,②食鹽的利用率比索爾維法高,③無污染大氣的氣體.其中正確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③                              D

          答案:(1)AC (2)B (3)A
          解析:

          解析:由題中信息可知,索爾維制堿法所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為: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②

            2NaHCO3Na2CO3+CO2↑+H2O                                                                      ③

            2NH4Cl+CaO===CaCl2+2NH3↑+H2O                                                                   ④

            其中①為化合反應;②④為復分解反應;③為分解反應.用氨化的飽和食鹽水吸收CO2的原因是: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為增大CO2的吸收量,使NaHCO3晶體順利析出.故先將飽和NaCl溶液氨化,使溶液呈堿性,因NH3在水中溶解度大,故可大量吸收CO2,①②兩式也可合寫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

            侯氏制堿法同索爾維法相比,少發(fā)生了反應④,這可使析出NaHCO3晶體后的母液全部有效利用,故其優(yōu)點是可提高食鹽的利用率,且無副產品,但生產過程中仍必須要用可能污染大氣的NH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高中化學同步單元練習冊 全冊 高二年級 題型:013

          根據以下敘述回答問題.

          某化工廠按如下步驟進行生產:(1)以煤為燃料煅燒石灰石;(2)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充分吸收(1)步中產生的二氧化碳;(3)使(1)步中產生的氧化鈣跟水反應;(4)消石灰跟碳酸鈉反應.

          生產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反應類型是

          [  ]

          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
          C.復分解反應
          D.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高中化學習題 題型:013

          根據以下敘述回答1和2題

          立方烷、棱晶烷、盆烯的分子式可用(CH)x表示,是近年來適用有機合成方法制備出來的具有立體結構的環(huán)狀化合物,其結構簡式如下:

          月桂烯、檸檬烯是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類有機物,其結構簡式如下:

          1.對上述五種有機化合物有如下說法:

          ①盆烯、月桂烯、檸檬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②棱晶烷、盆烯是苯的同分異構體

          ③月桂烯、檸檬烯互為同分異構體

          ④立方烷、棱晶烷都是烷烴的同系物

          以下各組合中正確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鎳的催化下,與足量的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所得產物為烷烴的是

          [  ]

          A.立方烷和棱晶烷

          B.盆烯

          C.月桂烯

          D.檸檬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以下敘述,回答第(1)~(3)題。?

          工業(yè)上制氯化銅時,是將濃鹽酸用蒸氣加熱至80 ℃左右,慢慢加入粗制氧化銅粉(含雜質氧化亞鐵),充分攪拌使之溶解,反應如下:CuO+2HClCuCl2+H2O,FeO+2HClFeCl2+H2O。已知:pH≥9.6時,Fe2+以Fe(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6.4時,Cu2+以Cu(OH)2的形式完全沉淀;pH在3~4時,Fe3+以Fe(OH)3的形式完全沉淀。?

          (1).為除去溶液中的Fe2+,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直接加堿,調整溶液pH≥9.6?

          B.加純銅粉,將Fe2+還原出來?

          C.先將Fe2+氧化成Fe3+,再調整pH在3~4?

          D.通入硫化氫,使Fe2+直接沉淀?

          (2).工業(yè)上為除去溶液中的Fe2+,常使用NaClO,當向溶液中加入NaClO后,溶液pH變化情況是(  )?

          A.肯定減小                             B.肯定增大?

          C.可能減小                             D.可能增大?

          (3).若此溶液中只含有Fe3+時,要調整pH在3~4之間,此時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

          A.NaOH溶液                         B.氨水?

          C.CuCl2溶液                         D.CuO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研究小組測定某FeCl3 樣品(含少量FeCl2 雜質)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在實驗室中按以下步驟進行實驗:

          ① 稱取a g樣品,置于燒杯中;

          ② 加適量鹽酸和適量蒸餾水使樣品溶解,準確配制成250mL溶液;

          ③ 準確量取25.00 mL步驟②中配得的溶液,置于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氯水,使反應完全;

          ④ 加入過量氨水,充分攪拌,使沉淀完全;

          ⑤ 過濾,洗滌沉淀;

          ⑥ 將沉淀轉移到坩堝內,加熱、攪拌,直到固體由紅褐色全部變?yōu)榧t棕色后,冷卻至室溫后,稱量;

          ⑦……。

            

          請根據上面敘述,回答:

            (1)上圖儀器中,實驗步驟①②③中必須用到的儀器是E和       (填儀器序號);

          (2)檢驗沉淀是否洗凈,應向洗滌液中加入幾滴      (填寫序號);

              ①KSCN溶液  ②NaOH溶液  ③AgNO3 溶液  ④酚酞試液

          (3)步驟③④中所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第⑥步的操作中,將沉淀物加熱,冷卻至室溫,稱量其質量為m1g,再次加熱并冷卻至室溫稱量其質量為m2 g,若m1與m2 差值較大,假設稱量時操作沒有錯誤,則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兩點即可);

           。5)若坩堝質量是W1 g,最終坩堝和固體的總質量是W2 g,則樣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