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裝有(A)NaOH和Na2CO3(B)Na2O2和NH4HCO3(C)Na2O2和Ca(HCO32,其中每種物質均為1mol,將它們加熱至300℃,經(jīng)充分反應后,排出氣體,寫出各容器內的固體物質的名稱.A
          氫氧化鈉、碳酸鈉
          氫氧化鈉、碳酸鈉
          B
          碳酸鈉
          碳酸鈉
          C
          碳酸鈉、碳酸鈣
          碳酸鈉、碳酸鈣
          如果分別加入相同濃度足量的稀H2SO4,與殘留物質完全反應,則消耗H2SO4的體積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C>A>B
          C>A>B
          分析:加熱時(A)不發(fā)生反應,(B)發(fā)生:NH4HCO3
            △  
          .
           
          NH3↑+H2O+CO2↑,2CO2+2Na2O2=2Na2CO3+O2,(C)中發(fā)生Ca(HCO32
            △  
          .
           
          CaCO3+CO2↑+H2O,2CO2+2Na2O2=2Na2CO3+O2,根據(j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判斷殘留物以及消耗的硫酸.
          解答:解:加熱(A)時,不發(fā)生反應,殘留固體為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加熱(B)發(fā)生:NH4HCO3
            △  
          .
           
          NH3↑+H2O+CO2↑,因Na2O2和NH4HCO3物質的量相等,則發(fā)生2CO2+2Na2O2=2Na2CO3+O2,殘留固體為碳酸鈉;
          加熱(C)中發(fā)生Ca(HCO32
            △  
          .
           
          CaCO3+CO2↑+H2O,因Na2O2和Ca(HCO32物質的量相等,則2CO2+2Na2O2=2Na2CO3+O2,殘留固體為碳酸鈉和碳酸鈣,
          如果分別加入相同濃度足量的稀H2SO4,與殘留物質完全反應,(A)消耗1.5mol硫酸,(B)消耗1mol硫酸,(C)消耗2mol硫酸,則消耗H2SO4的體積從大到小的順序為C>A>B,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鈉;碳酸鈉、碳酸鈣;C>A>B.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識,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根據(jù)反應的方程式解答該題,注意通常在定量條件下先考慮CO2和Na2O2的反應情況,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2、H2、HCl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壓強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密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由大到小的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三個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Ne、H2、O2三種氣體,當它們的溫度和密度都相同時,這三種氣體的壓強(p)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
          A、p(Ne)>p(H2)>p(O2B、p(O2)>p(Ne)>p(H2C、p(H2)>p(O2)>p(Ne)D、p(H2)>p(Ne)>p(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