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分)現(xiàn)有濃度為0.1 mol?L1的五種電解質溶液: ① Na2CO3   ② NaHCO3    ③ NaAlO2   ④ CH3COONa  ⑤ NaOH

          已知:CO2+3H2O+2AlO2===2Al(OH)3↓+CO32

          (1)這五種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              ___(填編號);

          (2)將五種溶液稀釋相同的倍數(shù)時,其pH變化最大的是____    __(填編號);

          (3)混合碳酸(H2CO3)溶液和NaAlO2溶液,試寫出可能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4)常溫下,將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兩種溶液的濃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實驗編號

          HA物質的量濃度(mol/L)

          NaOH物質的量濃度(mol/L)

          混合溶液的pH

          0.20

          0.20

          pH=a

          0.10

          0.10

          pH=8.00

           

          不考慮乙組的實驗結果,單從甲組情況分析,如何用a(混合溶液的pH)來說明HA是強酸還是弱酸                           

          乙組實驗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OH)=              mol/L。

          求出該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值,要求寫出推理、計算過程。

          I.c (Na)-c (A):                                                                              ;

          Ⅱ.c (OH)-c (HA):                                                                             

          (1)④②①③⑤ (1分);   

          (2)⑤ (1分);

          (3)NaAlO2+ H2CO3 +H2O=NaHCO3+Al(OH)3↓、NaHCO3+NaAlO2+H2O=Na2CO3+Al(OH)3↓、

          H2CO3+2NaAlO2+2H2O=Na2CO3+2Al(OH)3↓、H2CO3+Na2CO3=NaHCO3

          (4分,寫其它方程式不得分,H2CO3 寫成H2O+CO2給分);

          (4)a=7時,HA是強酸;a>7時,HA是弱酸 (2分); 

           1.0×106  (1分);

          I.由溶液中陰陽離子電荷守恒關系得:

          c (Na)+c (H+)=c (A)+ c (OH)  .......................(1)  (關系式正確,得1分)

          故c (Na)-c (A)=c (OH)-c (H+)=106-108 =9.9×10-7 mol/L;

          (計算結果正確,1分,計算結果沒帶單位或有效數(shù)字不得分)

          II.由溶液中的物料守恒關系得:

          c (A)+ c (HA)= 0.05 mol/L  ..............................(2)   (關系式正確,得1分)

          由(1)式+(2)式得:c (Na)+ c (H+)+ c (HA)=c (OH) +0.05 mol/L 

          c (OH)-c (HA)= c (Na)+ c (H+)-0.05= 0.05+ c (H+)-0.05= c (H+)=1.0×108 mol/L

          (計算結果正確,1分,計算結果沒帶單位或有效數(shù)字不得分)

          或由于水電離出的OH、H+個數(shù)比11(即溶液中質子電荷守恒關系)得:

          c (OH)= c (HA)+ c (H+)                           (關系式正確,得1分)

          故c (OH)-c (HA)= c (H+)=1.0×108 mol/L   

          (計算結果正確,1分,計算結果沒帶單位或有效數(shù)字不得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鎂、鋁、鐵及其化合物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
          (1)鎂鋁合金用在飛機制造業(yè),現(xiàn)有3.90克鎂鋁合金溶于足量的2mol/L稀硫酸中生成0.2mol氫氣,計算并確定鎂鋁合金中物質的量n(Mg):n(Al)=
          1:2
          1:2


          (2)硫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S2(假設雜質只含SiO2)是生產硫酸的原料.取某硫鐵礦10g在足量的空氣中煅燒(4FeS2+11O2→2Fe2O3+8SO2),充分反應后冷卻,稱得固體質量為7.4g(雜質SiO2不反應).該硫鐵礦中FeS2的質量分數(shù)為
          78%
          78%

          (3)現(xiàn)有一定量的鐵粉和鋁粉組成的混合物跟100mL稀硝酸充分反應,反應過程中無任何氣體放出,往反應后的澄清溶液中逐漸加入4.00mol?L-1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與產生沉淀的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必要時可加熱,忽略氣體在水中的溶解):縱坐標中A點的數(shù)值是
          0.856
          0.856

          (4)煉鐵廠生產的生鐵常用于煉鋼.取某鋼樣粉末28.12g(假設只含F(xiàn)e和C),在氧氣流中充分反應,得到CO2氣體224mL(標準狀況下).
          ①計算此鋼樣粉末中鐵和碳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50:1
          50:1
          (最簡單的整數(shù)比).
          ②再取三份不同質量的上述鋼樣粉末分別加到100mL相同濃度的稀H2SO4中,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 I II III
          加入鋼樣粉末的質量(g) 2.812 5.624 8.436
          生成氣體的體積(L)(標準狀況) 1.120 2.240 2.800
          則該硫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1.25mol/L
          1.25mol/L

          ③若在上述實驗II中繼續(xù)加入m克鋼樣粉末,計算反應結束后剩余的固體質量為
          0<m≤1.406g時,(m+5.624)×
          0.12
          28.12
          g;
          m>1.406g時,(m-1.376)g
          0<m≤1.406g時,(m+5.624)×
          0.12
          28.12
          g;
          m>1.406g時,(m-1.376)g
           g(保留3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Ⅰ、(1)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則①、②、③、④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

          (2)已知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5×10-7mol/L,則此時溶液的C(OH-)為     mol/L;若溫度不變,將pH=11的NaOH溶液a L與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a∶b=              。

          Ⅱ、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節(jié)體系的溫度使反應A(g)+2B(g)2C( g)達到平衡時,保持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F(xiàn)向反應容器中加入6.5molA,xmolB,2.0molC。

              ⑴若x=5.5時,需要降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是      熱反應。

              ⑵欲使反應維持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的取值范圍為               。

          ⑶在一定溫度下的上述平衡體系中,另按1∶2的物質的量之比充入D、E兩種氣體(此時容器中的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要求保持12mol),按D(g)+E(g)2F(g)發(fā)生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時,D在這三種物質的混合體系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D,n molF和一定物質的量的E,在這三種物質的新的平衡體系中,D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p%,則所投入E的物質的量為        (用m、n表示;設A、B、C和D、E、F之間均不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分)Ⅰ、(1)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則①、②、③、④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

          (2)已知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5×10-7mol/L,則此時溶液的C(OH-)為     mol/L;若溫度不變,將pH=11的NaOH溶液a L與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a∶b=             

          Ⅱ、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節(jié)體系的溫度使反應A(g)+2B(g)2C( g)達到平衡時,保持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現(xiàn)向反應容器中加入6.5molA,xmolB,2.0molC。

              ⑴若x=5.5時,需要降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是     熱反應。

              ⑵欲使反應維持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的取值范圍為              。

          ⑶在一定溫度下的上述平衡體系中,另按1∶2的物質的量之比充入D、E兩種氣體(此時容器中的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要求保持12mol),按D(g)+E(g)2F(g)發(fā)生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時,D在這三種物質的混合體系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D,n molF和一定物質的量的E,在這三種物質的新的平衡體系中,D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p%,則所投入E的物質的量為       (用m、n表示;設A、B、C和D、E、F之間均不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二寒假作業(yè)化學試卷(五) 題型:填空題

          (1)有五瓶溶液分別是①10毫升0.60mol/LNaOH水溶液 ②20毫升0.50mol/L硫酸水溶液 ③30毫升0.40mol/LHCl溶液 ④40毫升0.30mol/LCH3COOH水溶液 ⑤50毫升0.20mol/L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離子、分子總數(shù)的大小順序是__________                             _
          (2)水的電離平衡如圖所示.

          ①若A點表示25℃時水的電離平衡狀態(tài),當升高溫度
          至100℃時水的電離平衡狀態(tài)為B點,則此時水的離子積為             。
          ②將100℃時pH=8的Ba(OH)2溶液與pH=5的鹽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溫,欲使混合溶液的pH=7,則Ba(OH)2溶液與鹽酸的體積比為              。
          ③已知AnBm的離子積=c(Am+)n?c(Bn-)m,若某溫度下Ca(OH)2的溶解度為0.74g,其飽
          和溶液的密度為1g/mL,其離子積為               。
          (3)現(xiàn)有常溫下0.1 mol·L—1的純堿溶液。
          ①下列純堿溶液中離子濃度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A.c(H+)+c(Na+)=c(OH-)+c(HCO3-)+2c(CO32-
          B.c(OH-)=c(H+)+c(HCO3-)+2c(H2CO3
          C.c(Na+)=2[c(CO32-)+c(HCO3-)+c(H2CO3)]
          D.c(CO32-)=c(HCO3-)+c(H­2CO3
          ②純堿溶液呈堿性,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驗證純堿溶液呈堿性的實驗方法(簡述操作過程):                           。
          ③純堿溶液與氯化鋁溶液混合有大量泡沫生成,其原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
          ④某同學認為純堿溶液中Na2CO3的水解是微弱的,發(fā)生水解的CO32-不超過其總量的
          10%。請你設計實驗證明該同學的觀點是否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岳陽市2010屆高三第四次質檢考試(化學)試題 題型:填空題

          (12分)Ⅰ、(1)現(xiàn)有濃度均為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氫氧化鈉、④氯化銨,則①、②、③、④四種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填序號)                      。

          (2)已知某溫度下,純水中的C(H)=5×10-7mol/L,則此時溶液的C(OH-)為     mol/L;若溫度不變,將pH=11的NaOH溶液a L與pH=1的H2SO4的溶液b 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體積的變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則a∶b=              。

          Ⅱ、在一個容積固定的密閉容器中,要求通過調節(jié)體系的溫度使反應A(g)+2B(g)2C( g)達到平衡時,保持容器內氣體的總物質的量為12mol,F(xiàn)向反應容器中加入6.5molA,xmolB,2.0molC。

              ⑴若x=5.5時,需要降低體系溫度使反應在平衡時達到題設條件,則正反應是      熱反應。

              ⑵欲使反應維持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則x的取值范圍為               。

          ⑶在一定溫度下的上述平衡體系中,另按1∶2的物質的量之比充入D、E兩種氣體(此時容器中的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要求保持12mol),按D(g)+E(g)2F(g)發(fā)生反應。當反應達到平衡時,D在這三種物質的混合體系中的體積分數(shù)為p%。若向容器中投入m molD,n molF和一定物質的量的E,在這三種物質的新的平衡體系中,D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p%,則所投入E的物質的量為        (用m、n表示;設A、B、C和D、E、F之間均不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