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題目】一定量的CO2與足量的碳在體積可變的恒壓密閉容器中反應:C(s)+CO2(g)2CO(g),平衡時,體系中氣體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氣體分壓(P=氣體總壓(P×體積分數(sh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550℃時,若充入惰性氣體,v正,v逆均減小

          B.650℃時,反應達平衡后CO2的轉(zhuǎn)化率為25.0%

          C.T℃時,若充入等體積的CO2CO,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925℃時,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p=23.04P

          【答案】C

          【解析】

          A. 可變的恒壓密閉容器中反應,550℃時若充入惰性氣體,相當于減小壓強,則v,v退均減小,又因為該反應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則平衡正向移動,故A錯誤;

          B. 由圖可知,650℃時,反應達平衡后CO的體積分數(shù)為40%,設開始加入的二氧化碳為1mol,轉(zhuǎn)化了xmol,則有

          Cs+CO2g2COg

          開始(mol) 1 0

          轉(zhuǎn)化(mol) x 2x

          平衡(mol) 1-x 2x

          所以=40%,解得x=0.25mol,則CO2的轉(zhuǎn)化率為25%,故B正確;

          C. 由圖可知,T℃時,反應達平衡后COCO2的體積分數(shù)都為50%即為平衡狀態(tài),所以平衡不移動,故C錯誤;

          D. 925℃時,CO的體積分數(shù)為96%,則CO2的體積分數(shù)都為4%,所以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p= ==23.0P,故D錯誤;

          正確答案是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含少量NaCl),甲、乙、丙三位學生分別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

          學生甲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學生乙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取樣品,為1.150g;②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③取20mL上述溶液,加入甲基橙23滴;④用0.1140mol/L的標準鹽酸進行滴定;⑤數(shù)據(jù)處理。

          回答下列問題:

          1)甲學生設計的定量測定方法的名稱是___法。

          2)試劑A可以選用___(填編號)

          aCaCl2 bBaCl2 cAgNO3

          3)操作Ⅱ后還應對濾渣依次進行①___、②___兩個實驗操作步驟。其中,證明前面一步的操作已經(jīng)完成的方法是___

          4)學生乙某次實驗開始滴定時,鹽酸溶液的刻度在0.00mL處,當?shù)沃猎噭?/span>B___色至___時,鹽酸溶液的刻度在14.90mL處,乙同學以該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此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___(保留兩位小數(shù))。乙同學的這次實驗結果與老師給出的理論值非常接近,但老師最終認定他的實驗方案設計不合格,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

          5)學生丙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樣品后,只加入足量未知濃度鹽酸,經(jīng)過一定步驟的實驗后也測出了結果。他的實驗需要直接測定的數(shù)據(jù)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習小組對人教版教材實驗“在200mL燒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適量水,攪拌均勻,然后再加入15mL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濃硫酸,迅速攪拌”進行如下探究;

          (1)觀察現(xiàn)象:蔗糖先變黃,再逐漸變黑,體積膨脹,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綿狀黑色物質(zhì),同時聞到刺激性氣味,按壓此黑色物質(zhì)時,感覺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狀態(tài),同學們由上述現(xiàn)象推測出下列結論:

          ①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 ②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③濃硫酸具有脫水性④濃硫酸具有酸性 ⑤黑色物質(zhì)具有強吸附性

          其中依據(jù)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號);

          (2)為了驗證蔗糖與濃硫酸反應生成的氣態(tài)產(chǎn)物,同學們設計了如下裝置:

          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1的A中最好選用下列裝置_________(填編號);

          ②圖1的 B裝置所裝試劑是_________;D裝置中試劑的作用是_________;E裝置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

          ③圖1的A裝置中使蔗糖先變黑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后體積膨脹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④某學生按圖2進行實驗時,發(fā)現(xiàn)D瓶品紅不褪色,E裝置中有氣體逸出,F(xiàn)裝置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顏色變淺,推測F裝置中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顏色變淺的原因_________,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銀球和鐵球之間用鉑絲連接,用一根絕緣的細絲懸掛,使之平衡(如圖),然后小心地從燒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鐵球降低,銀球升高

          B.鐵球升高,銀球降低

          C.鐵球表面出現(xiàn)紅色物質(zhì)

          D.銀球表面無任何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問題:

          (1)工業(yè)合成氨的原理為N2(g)+3H2(g)2NH3(g) H=-92.4kJ·mol-1,F(xiàn)將6molN214molH2充入如圖所示密閉容器中,保持壓強不變,開始時活塞的位置如圖1所示,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活塞的位置如圖2所示。

          ①下列表述能說明反應已達到平衡的是___(填字母)。

          A.活塞不再移動

          B.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改變

          C.容器內(nèi)氣體密度不再改變

          D.容器內(nèi)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再改變

          ②已知某次反應過程中逆反應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在t1時刻改變了某一條件,則改變的一種條件是_____

          (2)治理NO的一種方法是先將NO氧化成NO2后,再將NO2通入還原性堿溶液中電解轉(zhuǎn)化成N2,其中氧化的反應原理為NO(g)+O3(g)NO2(g)+O2(g) 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

          A.已知該反應在較低溫度下能自發(fā)進行,說明S=0

          B.加入催化劑,可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和焓變,從而加快反應的速率

          C.活化分子有效碰撞理論中,活化能指活化分子平均能量與非活化分子平均能量的差值

          D.在一定溫度下,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NOO3,達到平衡時NO轉(zhuǎn)化率為a,再充入一定量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3NOO,NO轉(zhuǎn)化率不變。

          (3)處理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還可以用NH3還原法,假設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僅發(fā)生反應: H<0。測得N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已知溫度為T3時,反應達到平衡所需時間為10min。請在圖中畫出不同溫度下(其他條件均相同),反應都經(jīng)過10min時,NO轉(zhuǎn)化率的曲線示意圖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離子在常溫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FeCl3溶液中:K、Na、I、SCN

          B.1012的溶液中:Al3、NO3-K、Cl

          C.1.0 mol·L1KNO3溶液中:HFe2、ClSO42-

          D.通入大量CO2的溶液中:Na、ClO、CH3COO、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A. 冰鎮(zhèn)的啤酒打開后泛起泡沫

          B. N23H22NH3的反應,使用鐵觸媒可加快合成氨反應的速率

          C. 工業(yè)制取金屬鉀Na(l)KCl(l)NaCl(l)K(g)選取適宜的溫度,使K成蒸汽從反應混合物中分離出來

          D. 工業(yè)上生產(chǎn)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乙炔(C2H2)和丙烯腈()是有機合成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工業(yè)上曾用CaC2H2O反應制取乙炔,用乙炔和氫氰酸(HCN)在氯化亞銅等催化作用下生產(chǎn)丙烯腈。

          1 Cu的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Cu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______。無水CuSO4晶體是白色晶體,溶于水得藍色溶液,顯藍色的離子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向藍色的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氨水直至過量,再加入無水乙醇,最終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2的電子式為________

          3 CN互為等電子體的分子是________(填常見、穩(wěn)定物質(zhì)的化學式)。

          4 丙烯腈分子中碳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是________。

          5 1 mol丙烯腈分子中含π鍵的數(shù)目為________mol。

          6)丙烯腈()分子中共面的原子數(shù)目最多為________

          7H2O分子的VSEPR模型是________,分子的立方體構型是____________。水凝結成冰,冰中水分子的配位數(shù)是__________冰的密度比水小,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述實驗方案中均使用了NaCl溶液,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編號

          A

          B

          C

          D

          實驗

          方案

          置于光亮處

          片刻后在Fe電極附近滴入K3[Fe(CN)6]溶液

          實驗

          目的

          驗證甲烷與氯氣發(fā)生化學反應

          進行噴泉實驗

          驗證Fe電極被保護

          驗證乙炔的還原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