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某實驗小組欲通過以下實驗來探究Na2CO3和NaHCO3兩種物質的性質。
          (1)稱取兩種固體各2 g,分別放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滴加10 mL 蒸餾水,振蕩,測量溫度變化;待固體充分溶解,并恢復至室溫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試液。
          ① 發(fā)現(xiàn)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由此得到結論                            。
          ② 同學們在兩燒杯中還觀察到了其它現(xiàn)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燒杯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填字母序號)。
          A.溶液溫度下降  B.溶液溫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呈淺紅色       D.滴入酚酞后呈紅色
          (2)如下面左圖所示分別加熱A、B固體,發(fā)現(xiàn)固體A受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一段時間后渾濁又變澄清。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澄清石灰水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                    。

          (3)如上圖所示,在氣密性良好的裝置I和II中分別放入試劑,將氣球內的固體同時倒入試管中。
          兩試管中均產生氣體,         (填“I”或“II”)的反應程度更為劇烈。
          ② 反應結束后,氣球均有膨脹,恢復至室溫。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I的氣球體積較大             B.裝置II的氣球體積較大
          C.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jù)鹽酸計算       D.生成氣體的體積根據(jù)固體計算
          (4)將兩種固體分別配制成0.5 mol·L-1的溶液,探究與0.5 mol·L-1CaCl2溶液反應的情況

          實驗方案
          預測現(xiàn)象
          預測依據(jù)
          實際結果
          實驗1:向2 mL Na2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有白色
          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較大,能與CaCl2發(fā)生反應。
          有白色沉淀
          實驗2:向2 mL NaHCO3溶液中滴加1 mL 0.5 mol·L-1CaCl2溶液
          無白色
          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CO32-濃度很小,不能與CaCl2反應。
          有白色沉淀出現(xiàn),同時有少量氣泡冒出。
           
          請寫出上述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實驗1:                                   ;實驗2:                                  。

          (1)①同溫度下,Na2CO3比NaHCO3易溶于水(2分,不說明溫度條件的扣1分)
          ②B、D(2分)
          (2)Ca(OH)2+CO2=CaCO3↓+H2O(2分)      CaCO3+CO2+H2O=Ca(HCO3)2(2分)
          (3)①Ⅰ(2分)   (2)A、C(2分,少選1個得1分,錯選、不選不得分)
          (4)實驗1:Ca2++CO32-=CaCO3↓(2分)     實驗2:Ca2++2HCO3-=CaCO3↓+CO2↑+H2O(2分)

          解析試題分析: (1)本題探究的Na2CO3和NaHCO3兩種物質都是我們中學階段非常熟知的兩種鈉鹽,這兩種物質進行對比,很多性質可以直接結合我們所學內容得出。此處稱取等量的兩種物質溶解,發(fā)現(xiàn)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說明在相同溫度下Na2CO3固體的溶解度要大于NaHCO3固體。這兩種鈉鹽溶解均是放熱的,所以會使體系溫度升高。同時它們均是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使酚酞變紅。故選BD。
          (2)NaHCO3 受熱易分解產生CO2,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是通了一段時間的CO2后,產生的沉淀CaCO3又與過量的CO2反應生成了可溶的Ca(HCO3)2,所以溶液又變澄清。整個過程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 、 CaCO3+CO2+H2O=Ca(HCO3)。
          (3)①②Na2CO3和NaHCO3兩種物質均能與HCl反應產生CO2氣體,但是反應中CO32- 要先與H+反應生成HCO3,然后再由HCO3與H+反應生成CO2,經過2個步驟,所以裝置I反應要慢,裝置II要跟更為劇烈。
          ②所得氣球的體積大小主要看反應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根據(jù)C原子守恒,1g的Na2CO3和1g NaHCO3 中,NaHCO3 能生成的CO2物質的量大,所以產生的氣體多,故A正確;此實驗中鹽酸均完全反應,所以氣體體積根據(jù)鹽酸來計算,故C正確;故選AC。
          (4)實驗1中產生白色沉淀是由于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結合生成了碳酸鈣沉淀,所以離子方程式為:
          Ca2++CO32-=CaCO3↓;而實驗2中理論上HCO3與Ca2+ 不能反應,沒有沉淀生成,但是由實際結果推測HCO3發(fā)生微弱電離產生CO32-和H+,電離產生的CO32-與Ca2+ 結合生成了碳酸鈣沉淀,同時進一步促進了電離,使得電離產生的H+又與溶液中的HCO3反應生成CO2氣體,所以離子方程式為:Ca2++2HCO3=CaCO3↓+CO2↑+H2O。
          考點:本題考查的是以中學階段常見的兩種鈉鹽為實驗對象的基礎探究實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問答題

          (6分) 向1L AlCl3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2mol /LNaOH溶液300mL時,產生的沉淀量達最大值;繼續(xù)加入NaOH溶液,沉淀開始溶解,當加入NaOH溶液的總體積達到 350mL時,沉淀不再減少,求原溶液中FeCl3的物質的量濃度(需寫出解題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分)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 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過程中試管B中的現(xiàn)象是                           ,試管C的作用是                 
          (2) 導管D的下端(虛線段)應位于              (液面上、液面下),導管D的作用有:①實驗結束后排除裝置中的SO2;②                                                           
          實驗中發(fā)現(xiàn)試管內除了產生白色固體外,在銅絲表面還有黑色固體甲生成,甲中可能含有CuO、Cu2O、CuS、Cu2S。為探究甲的成分,進行了以下的實驗。
          查閱資料可知:Cu2O + 2HCl =CuCl2+ Cu + H2O, 2Cu2O + O2煅燒 4CuO,2CuS+3O2煅燒2CuO+2SO2,Cu2S+2O2煅燒2CuO+SO2。CuS、 Cu2S和稀HCl不反應。

          鍛燒

           

          (3) 固體乙在空氣中煅燒時,使用的實驗儀器除了玻璃棒、三腳架、酒精燈外,還必須有:                                       。
          (4) 煅燒過程中,除上述反應外,還可能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                                    
          (5)結論:甲中有CuO,還肯定含有的物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有兩個實驗小組的同學為探究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硫的反應,都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通入SO2氣體,將帶火星的木條插入試管C中的溶液上方,木條復燃。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第1小組同學認為Na2O2與SO2反應生成了Na2SO3和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請設計一種實驗方案證明Na2O2與SO2反應生成的白色固體中含有Na2SO3       。
          (3)第2小組同學認為Na2O2與SO2反應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還有Na2SO4生成。為檢驗是否有Na2SO4生成,他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請簡要說明兩點理由:①       ;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綠礬(FeSO4?7H2O)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某學校的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綠礬進行了如下的探究:

          FeSO4?7H2O的制備
          該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通過如下實驗由廢鐵屑(含少量氧化銅、氧化鐵等雜質)制備FeSO4·7H2O晶體:
          ①將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廢鐵屑的燒杯中,加熱數(shù)分鐘,用傾析法除去
          Na2CO3溶液,然后將廢鐵屑用水洗滌2~3遍。
          ②向洗滌過的廢鐵屑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控制溫度在50~80℃之間至鐵屑耗盡;
          ③趁熱過濾,將濾液轉入到密閉容器中,靜置、冷卻結晶;
          ④待結晶完畢后,濾出晶體,用少量冰水洗滌2~3次,再用濾紙將晶體吸干;
          ⑤將制得的FeSO4·7H2O晶體放在一個小廣口瓶中,密閉保存。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步驟①的目的是             
          (2)實驗步驟②明顯不合理,理由是            
          (3)為了洗滌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硫酸等雜質,實驗步驟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滌晶體,原因是                    。
          (二)探究綠礬(FeSO4·7H2O)熱分解的產物
          已知SO3的熔點是16.8°C,沸點是44.8°C,該小組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加熱、夾持儀器等均省略):

          【實驗過程】
          ①儀器連接后,檢查裝置A與B氣密性;
          ②取一定量綠礬固體置于A中,通入N2以驅盡裝置內的空氣,關閉k,用酒精燈加熱硬質玻璃管;
          ③觀察到A 中固體逐漸變紅棕色,B中試管收集到無色液體,C中溶液褪色;
          ④待A中反應完全并冷卻至室溫后,取少量反應后固體于試管中,加入硫酸溶解,取少量滴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
          ⑤往B裝置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溶液變渾濁。
          (4)實驗結果分析
          結論1:B中收集到的液體是                  ;
          結論2:C中溶液褪色,可推知產物中有                   
          結論3:綜合分析上述實驗③和④可推知固體產物一定有Fe2O3。
          【實驗反思】
          (5)請指出該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的明顯不足:                           
          (6)分解后的固體中可能含有少量FeO,取上述實驗④中鹽酸溶解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選用一種試劑鑒別,該試劑最合適的是          。
          a.氯水和KSCN溶液     b.酸性KMnO4溶液      c.H2O2     d.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化學興趣小組設計以下實驗方案,測定某已部分變質的小蘇打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
          方案一:稱取一定質量樣品,置于坩堝中加熱至恒重后,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計算。
          (1)坩堝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實驗中,需加熱至恒重的目的是________。
          方案二:稱取一定質量樣品,置于小燒杯中,加適量水溶解;向小燒杯中加入足量Ba(OH)2溶液,過濾,洗滌、干燥沉淀,稱量固體質量,計算。(已知:Ba2+OH+HCO3=BaCO3↓+H2O)
          (1)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漏斗外,還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為________。
          (2)實驗中判斷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
          方案三:按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D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分液漏斗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鹽酸代替稀硫酸進行實驗。
          (2)實驗前稱取17.90 g樣品,實驗后測得C裝置增重8.80 g,則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3)根據(jù)此實驗測得的數(shù)據(jù),測定結果有誤差,因為實驗裝置還存在一個明顯缺陷,該缺陷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硫酸亞鐵是重要的亞鐵鹽,在農業(yè)上用作農藥,主要治小麥黑穗病,還可以用作除草劑;在工業(yè)上用于染色、制造藍黑墨水和木材防腐等。
          (1)新制的綠礬(FeSO4·7H2O)是淺綠色的,但在空氣中極易變成黃色或鐵銹色的堿式硫酸鐵[Fe(OH)SO4],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已知FeSO4在不同條件下分解得到產物不同,可能是FeO和SO3,也可能是Fe2O3、SO3和SO2;
          SO3熔點是16.8℃,沸點是44.8℃。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擬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探究“在加熱條件下FeSO4的分解產物”。

          上述裝置Ⅲ和Ⅳ用來檢驗氣體產物。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Ⅱ裝置燒杯中水的溫度應控制在     (選填“0℃、25℃、50℃”),裝置Ⅱ的作用是           。
          ②裝置Ⅲ中的試劑可以是       (選填序號,下同),現(xiàn)象是             ,則證明氣體產物中含有SO2; 裝置Ⅳ中的試劑可以是         。

          A.2 mol/LNa2CO3溶液
          B.品紅溶液
          C.0.5 mol/LBaCl2溶液
          D.0.5 mol/LBa(NO3)2
          E. 0.01 mol/LKMnO4溶液
          F. 淀粉碘化鉀溶液
          ③裝置V中試劑為NaOH溶液,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④為了檢驗固體產物成分,取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加稀硫酸溶解,將所得溶液分成兩份,進行如
          下實驗:
          操作步驟
          預期實驗現(xiàn)象
          預期實驗結論
          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   
                    。
                                     
               固體中含有Fe2O3
          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2滴黃色K3[Fe(CN)6]溶液。
                  產生藍色沉淀
                                     
           
          ⑤若用22.8 g FeSO4固體做實驗,完全分解后,得到11.2 g固體,其中Fe2O3的質量分數(shù)=          
          (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請你參與“研究鐵與水反應所得固體物質的成分、性質及再利用”實驗探究,并共同解答下列問題:

          【探究一】設計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鐵與水反應”的實驗。
          (1)硬質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應前A中投放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裝置E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設計如下實驗方案確定反應后硬質玻璃管中黑色固體的成分。
          (4)待硬質玻璃管B冷卻后,取少許其中的固體物質溶于_______后,將所得溶液分成兩份。
          (5)一份滴加幾滴KSCN溶液。若溶液變紅色,推斷硬質玻璃管B中固體物質的成分(選填序號,下同)為_______;若溶液未變紅色,推斷硬質玻璃管B中固體物質的成分為_______。
          ①一定有Fe3O4        ②一定有Fe        
          ③只有Fe3O4          ④只有Fe
          (6)另一份用_______(填儀器名稱)加入_______,可以證明溶液中存在Fe2+。
          【探究三】設計如下流程測定反應后硬質玻璃管B中固體含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7)試劑b的化學式是_______。
          (8)計算反應后B裝置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綠礬(FeSO4·7H2O)是治療缺鐵性貧血藥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鐵屑(含少量錫、氧化鐵等雜質)為原料生產純凈綠礬的一種方法:
          已知:室溫下飽和H2S溶液的pH約為3.9,SnS沉淀完全時溶液的pH為1.6;FeS開始沉淀時溶液的pH為3.0,沉淀完全時的pH為5.5。

          (1)檢驗制得的綠礬晶體中是否含有Fe3+的實驗操作是                                                                            。
          (2)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氫至飽和的目的是                                       ;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
          (3)操作IV的順序依次為:                 、冷卻結晶、                      。
          (4)測定綠礬產品中Fe2+ 含量的方法是:
          a.稱取2.8500g綠礬產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測溶液于錐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1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MnO4溶液體積的平均值為20.00mL。
          ①已知KMnO4酸性溶液與Fe2+ 反應時被還原為Mn2+,請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②計算上述樣品中FeSO4?7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      (用小數(shù)表示,保留三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