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種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徑的大小關(guān)系為:r(Y)>r(X)>r(Z),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16。A、B、C為常見的化合物,X、Y、Z三種元素的常見單質(zhì)在適當條件下可發(fā)生右圖所示變化,其中B和C均為10電子分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元素位于ⅥA B.A不能溶解于B中
C.A和C不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D.B的沸點高于C的沸點
C
解析試題分析:常見的10電子分子有CH4、NH3、H2O、HF,由此可判斷Z為氫元素,X、Y的原子序數(shù)之和為15,且原子半徑r(Y)>r(X),則X為氮元素,Y為氧元素;A為N2與O2化合的產(chǎn)物NO,B為H2與O2化合的產(chǎn)物H2O,C為N2與H2化合的產(chǎn)物NH3。A、氧元素位于ⅥA,正確;B、NO不溶于水,正確;C、NO 中N為+2價,NH3中N為–3價,所以NO 與NH3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N2和H2O,錯誤;D、常溫下水為液體,NH3為氣體,水的沸點高于NH3的沸點,正確。
考點:考查元素推斷、物質(zhì)推斷、氧化還原反應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銅和硫酸為原料,采用多種方法制取硫酸銅,制備方法如下:
方法一
⑴甲同學取6.4 g銅片和10 mL 18 mol·L-1濃硫酸,放在試管中共熱時發(fā)現(xiàn),銅與熱的濃硫酸反應后并沒有得到預期的藍色溶液,而是在試管底部看到白色沉淀。甲同學為了驗證其中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設計下列實驗。
實驗步驟:傾倒掉上層液體后,向所得白色的固體中加入適量蒸餾水,邊加邊攪拌。
實驗現(xiàn)象:白色物質(zhì)溶解,溶液變?yōu)樗{色。
實驗結(jié)論:所得白色固體的化學式為 。
(2)乙同學與甲同學做相同的實驗,還觀察到加熱過程中,試管內(nèi)壁上部析出少量淡黃色固體物質(zhì),持續(xù)加熱,淡黃色固體物質(zhì)又慢慢地溶于濃硫酸而消失,同時產(chǎn)生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淡黃色固體消失的原因是(用化學反應方程式回答) 。直到最后反應完畢,發(fā)現(xiàn)試管中還有銅片剩余。
方法二
(3)丙同學認為甲設計的實驗方案不好,他自己設計的思路是: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
對比甲的方案,你認為丙同學的優(yōu)點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 。
方法三
⑷丁同學取一銅片和稀硫酸放在試管中,再向其中滴入雙氧水,發(fā)現(xiàn)溶液逐漸呈藍色,寫出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A、B為單質(zhì),C為化合物。
A+BC
A+B
能實現(xiàn)上述轉(zhuǎn)化關(guān)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強堿溶液,則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氣體,則A可能是H2
③若C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顯紅色,則B可能為Fe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B可能為Cu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已知A.B為單質(zhì),C為化合物: 能實現(xiàn)上述轉(zhuǎn)化關(guān)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強堿溶液,則A可能是Na 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氣體,則A可能是H2 ③若向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過量,先生成白色沉淀,之后沉淀逐漸溶解,則B可能為A1 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藍色沉淀生成,則B可能為Cu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下圖各物質(zhì)是中學化學中常見的物質(zhì),甲和A的焰色反應為黃色,常溫常壓下B為無色無味氣體,丁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寫出B的電子式 。
⑵工業(yè)上生產(chǎn)D采用石灰乳與某種氣體反應。D常用作 劑
⑶寫出由A變甲的化學方程式 。
⑷B與甲烷在一定條件下生成氫氣和CO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下圖所示的是一些常見單質(zhì)、化合物之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圖,有些反應中的部分物質(zhì)和反應條件被略去。已知X、Y、Z是日常生活中常見金屬單質(zhì),X由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組成;D、E是常見氣態(tài)非金屬單質(zhì),其中D呈黃綠色。A的焰色反應呈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F(xiàn)的稀溶液呈藍色。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⑴ C的電子式為 。
⑵ I露置于空氣中,顏色由白色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⑶ X與C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⑷ 寫出J與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zhuǎn)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中學化學常見物質(zhì)甲、乙、丙、丁之間存在轉(zhuǎn)化關(guān)系:甲+乙―→丙+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甲為銅,丁為氯化亞鐵,則乙一定是氯化鐵 |
B.若甲為碳,丁為硅,則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
C.若甲為鋁,丁為鐵,則乙一定是氧化鐵 |
D.若甲為鎂,丁為氫氣,則乙一定是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A是一種常見的單質(zhì),B、C為中學常見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們有如圖所示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部分產(chǎn)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X元素可能為Al
B.X元素可能為Si
C.反應①和②互為可逆反應
D.反應①和②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A、B、C、X均為中學化學常見物質(zhì),一定條件下有如圖所示轉(zhuǎn)化關(guān)系(其他產(chǎn)物已略去),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若X為Cl2,則C可為FeCl3
B.若X為KOH溶液,則A可為AlCl3
C.若X為O2,則A可為硫化氫
D.若A、B、C均為焰色反應呈黃色的化合物,則X可為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