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裝置 | 現(xiàn)象 |
![]() |
1.A試管中黑色沉淀逐漸溶解 2.A試管內(nèi)上方出現(xiàn)紅棕色氣體 3.B試管中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 ||
| ||
|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步驟 | 所選試劑 | 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
1 | ||
2 | ||
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實驗探究】
(1)探究濃硝酸的強氧化性
將過量銅片置于具支試管的底部,通過分液漏斗往具支試管中加入少量濃硝酸,用排水法收集產(chǎn)生的氣體。
①在具支試管中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具支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稀硝酸的強氧化性
①上述反應完成后,欲進一步探究稀硝酸的強氧化性,緊接著簡便、合理的實驗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證明稀硝酸與銅反應的還原產(chǎn)物為NO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填標號)。
A.c中收集到無色氣體
B.c中收集到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
C.b中產(chǎn)生的無色氣體接觸空氣后變?yōu)榧t棕色
【實驗反思】
(1)某同學提出,實驗過程中若操作不慎,易出現(xiàn)倒吸現(xiàn)象。對該實驗裝置進行改進的方案是:可在b與c之間連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裝置的名稱)。
(2)利用該裝置先進行銅與濃硝酸的反應,再進行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實驗順序的合理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題討論】
在用等質(zhì)量的銅片與等體積的濃硝酸、稀硝酸(硝酸均過量)分別反應時,發(fā)現(xiàn)反應后所得溶液前者呈綠色,后者呈藍色。針對此現(xiàn)象,同學們進行討論,提出兩種意見:
①認為兩溶液所顯顏色不同的原因,是因為Cu2+濃度的差異引起的。
②認為前者溶液呈綠色是因為生成的紅棕色NO2氣體溶解于溶液中引起的。
你認為上述意見______________(填“①”或“②”)合理。(注:若選填①,下題中只答Ⅰ;若選填②,下題中只答Ⅱ)Ⅰ.如果你認為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如果你認為合理,請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進行驗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2-2013學年北京市通州區(qū)高三年級上學期期末摸底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瘜W興趣小組在探究鐵與濃硫酸的反應時,將教材中銅與濃硫酸反應的實驗裝置(圖Ⅰ)改為下圖Ⅱ所示的裝置。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Ⅰ中虛框處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2)圖Ⅱ?qū)嶒炑b置與圖Ⅰ相比較,其優(yōu)點是:①能更好地吸收有毒氣體SO2,防止其污染環(huán)境;②_________。
(3)下列對導管a的作用分析中正確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加熱反應過程中,可上下移動導管a,起攪拌作用
B.停止加熱,試管內(nèi)的壓強減小,從導管a進入的空氣可增大試管A內(nèi)的壓強,防止倒吸
C.停止反應,撤裝置之前往導管a中通入空氣,可排除裝置內(nèi)的SO2氣體,防止其污染環(huán)境
(4)反應一段時間后,將試管A取下,然后將試管A中溶液倒入另一盛有適量水的試管D中。該小組同學為確定溶液中所存在的金屬離子,進行下列探究過程。
①提出假設:
假設Ⅰ:只含有Fe3+。假設Ⅱ:_________。假設Ⅲ:_________。
②實驗設計:
分別取少量試管D中溶液,選用提供的試劑,設計簡單的實驗檢驗溶液中所存在的金屬離子。請?zhí)顚懴卤砜瞻?可以不填滿,也可以增加)。
提供的試劑:稀鹽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
步驟 |
所選試劑 |
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
1 |
|
|
2 |
|
|
3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浙江省模擬題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