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2005北京國際可再生能源大會2005年11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家主席胡錦濤向大會發(fā)來書面致辭,強調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利用,是應對日益嚴重的能源和環(huán)境問題的必由之路,也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國際社會應該在研究開發(fā)、技術轉讓、資金援助等方面加強合作,使可再生能源在人類經濟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更大作用,造福各國人民。能源利用的多樣化是全球各國非常重視的研究項目。為了充分利用全球的太陽能資源,科學家設想,把全球太陽能電站聯成網絡(如圖,圖中的A、B、C、D、E、F、G、H為世界上一些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qū)),以便在晝夜半球之間調節(jié)太陽能的余缺。讀圖后回答問題。
(1)A、B兩地都位于北緯40°~60°之間,其太陽能豐富的原因分別是:A地________________;B地___________。
(2)圖中C、D、E、F、G等太陽能豐富地區(qū)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有學者依據當今世界油氣儲量、產銷特征和政治經濟發(fā)展前景,將全球油氣地緣經濟格局劃分為“石油心臟地帶”、“內需求型地帶”(進、出口量均較少)和“外需求型地帶”(進口量較大)。判斷A國屬于哪種地緣經濟格局,并簡述理由。
(4)圖中H點(30°N附近)位于________(地形區(qū)),其太陽能豐富的原因是________。
(5)如果MN為晨線,此時是北京時間________月________日時。與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區(qū)其經度范圍是,請在圖中畫出此時夜半球的范圍(用平行斜線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043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998年入夏以來,我國長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出現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是當今世界上受災面積最大、受災人口最多、持續(xù)時間最長、經濟損失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據專家估計,1998年的特大水災給我國造成2500~3000億的經濟損失,約占全國GDP總量的3%~4%。
1998年我國出現罕見的大范圍洪澇災害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為“七分天災、三分人禍”。
生態(tài)專家們認為導致我國各大江大河大湖水患日趨嚴重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如四川省水土流失面積已達到45%。水土流失已成為我國頭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1)造成我國1998年特大水災的“七分天災”主要是指1998年全球氣候異常,出現了著名的________和拉尼娜現象。這些現象主要是由________洋海水溫度異常引起的。
(2)“三分人禍”主要是指:①對長江上游山地的________,②對長江中游湖區(qū)的_________。
(3)將下列選項的數碼填入相應圖框內,完成長江流域引起水災的聯系圖。
(4)根治長江水患的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福建省南安一中2011-201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文科試題 題型:06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以下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一 北京時間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東北部宮城縣以東太平洋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的大地震。超級強震引發(fā)浪高達10米以上海嘯以及核泄漏事件,給日本經濟造成重大損失。
材料二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個由東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島國。陸地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地處溫帶,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本境內多山,山地約占總面積的70%,人口約1.3億。
材料三 日本的位置示意圖
(1)簡述日本冬季降水的空間分布。(2分)
(2)下列區(qū)域地震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2分)
①日本、我國臺灣多地震與其處在太平洋板塊與亞歐板塊交界處有關;②智利多地震與其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有關;③美國西海岸多地震與其處在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有關;④印度尼西亞南側多地震與其處于印度洋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有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日本有50多座核電站,其發(fā)電量占本國總電量的30%,是世界核電使用較多的國家之一,分析日本修建核電站的原因。(4分)
(4)日本地震引起的核泄漏事件備受關注,由于受 (洋流)影響,北美西海岸會遭受到核泄漏的影響,造成海洋生態(tài)破壞等環(huán)境問題。核泄漏引發(fā)了人們對核安全的思考,因此日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棄部分核能,轉而發(fā)展 等清潔能源(至少寫兩個)(6分)
(5)當今世界,許多自然災害發(fā)生的頻度和成災強度不斷增高的人為原因是什么?(4分)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美國是當今世界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a圖為美國西部圖,b圖為加利福利亞州北水南調工程圖,c圖為西雅圖和丹佛的日照時數圖,d圖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景觀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從a、c圖可以判斷:西雅圖的植被是 ,丹佛的自然帶屬 。分析兩地日平均日照時數差異的形成原因。(共8分)
(2)d圖中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世界著名的地質公園,峽谷巖壁是億萬年前的地質沉積物,如同樹木的年輪一樣,為人們認識地質變化提供了充分的依據。根據d圖分析科羅拉多大峽谷地質地貌的形成過程。(4分)
(3)評價b圖中加利福尼亞州實施了北水南調工程對北部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6分)
(4)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位于美國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區(qū),面積約41.1萬平方千米,為美國人口最多的州。試分析近三十多年來加利福尼亞州吸引人口遷移,逐步成為人口大州的原因(4分)。
(5)與美國西部沿海地區(qū)相比,圖a中K河沿岸地區(qū)工業(yè)較不發(fā)達,分析其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