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發(fā)生7.3級強烈地震,震中離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千米,地震時間持續(xù)1分鐘以上,導致大量建筑損毀和人員傷亡,中國國家地震救援隊13日下午啟程赴海地進行救援工作。
海地地震發(fā)生點位于紐約(約40°N,74°W)的( )方向 。
A.西北方 B.東南方 C.東北方 D.西南方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加和古巴東部震感明顯。死亡人數(shù)超過20萬,災難慘重。
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當?shù)貢r間2009年9月2日14時55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震中位于西爪哇省打橫地區(qū)西南約142公里處的印度洋海域,震源深度63千米。首都雅加達震感強烈。到9日為止已造成79人死亡,超過900人受傷,6.4萬座建筑物嚴重受損。
(1)與印尼地震相比,兩次地震震級相同,但海地地震傷亡慘重,請簡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2)如果強烈的地震發(fā)生時,作為學生你正在學校,請說出正確的避震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海地是西印度群島中的島國,位于海地島西部。全境75%為山地,僅沿海和沿河有狹窄平原。海地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而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4—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為旱季。
材料二: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下午4點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震中離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總理讓—馬克斯.貝勒里夫預計,太子港遇難者可能多達15萬人,此次地震的總人數(shù)可能高達20萬人。
(1)圖示區(qū)域板塊邊界類型是 。(生長邊界或消亡邊界)
(2)向風海峽盛行風向是 風
(3)海域②在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4)根據材料說明海地南部的氣候類型,并簡述海地北部氣候的形成原因。
(5)從河流的長度、流域面積、水流速度、流量季節(jié)變化等方面,歸納海地河流的主要特征。
(6)分析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上海市閔行區(qū)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 題型:綜合題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震中位于72.5°W,18.5°N,震源深度為10千米。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受災情況嚴重,估計死亡人數(shù)將達20萬。讀“地震位置示意圖”回答問題:
26.海地不屬于______(單項選擇)
A.大西洋中的島國 B.北美洲國家 C.中美洲國家 D.拉丁美洲國家
27.海地地震發(fā)生時,北京時間為1月_____日_____時53分。
28.地震發(fā)生時,海地首都太子港附近的人們最先感受到的地面震動情況是________
(左右搖晃、上下顛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地震發(fā)生后,海地當?shù)鼐用翊笈油弴嗝啄峒,這種人口遷移形式屬于_____。
30.從世界地震帶的分布看,此次海地地震位于________________地震帶上。
31.對于地震,以下理解正確的是______(單項選擇)
A.一次地震中,離震中越遠,震級越小
B.等震線是地震烈度相同各點的連線
C.震中距是震源到震中的距離
D.地震震級每升高一級,能量也就增加一倍
32.地幔物質的對流是板塊運動的動力所在,圖中可能出現(xiàn)海底擴張的地區(qū)是______(單項選擇)
A.A與D交界處 B.B與C交界處 C.C與F交界處 D.B與D交界處
33.以下各類地貌中,不屬于D板塊與周邊板塊相互作用產生的地貌是______(單項選擇)
A.海溝 B.裂谷 C.島弧 D.山脈
34.以下是谷歌網站發(fā)布的海地太子港某處地震前后的衛(wèi)星相片,其中反映地震后的相片是______,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圖 乙圖
35.獲取上述衛(wèi)星相片主要依賴的現(xiàn)代地理技術是_______,如果要根據受災情況,對臨時災民安置點和醫(yī)院進行選址,并計算安全疏散道路,可以采用的地理技術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5屆安徽省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受災情況嚴重。地震發(fā)生后,國際社會紛紛伸出援手,向海地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地方救災辦公室能迅速、準確地掌握受災范圍、面積等情況,所利用的技術手段主要是
A.遙感技術 B.全球定位技術 C.地理信息系統(tǒng) D.衛(wèi)星通信技術
2.在營救地震被困人員的過程中,利用的現(xiàn)代地理信息技術主要是
①GIS技術 ②GPS技術、跼S技術、堋皵(shù)字地球”技術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2010年黑龍江鶴崗一中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 題型:綜合題
(10分)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加勒比島國海地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千米。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加和古巴東部震感明顯。死亡人數(shù)超過20萬,災難慘重。
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當?shù)貢r間2009年9月2日14時55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震中位于西爪哇省打橫地區(qū)西南約142公里處的印度洋海域,震源深度63千米。首都雅加達震感強烈。到9日為止已造成79人死亡,超過900人受傷,6.4萬座建筑物嚴重受損。
(1)與印尼地震相比,兩次地震震級相同,但海地地震傷亡慘重,請簡要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2)如果強烈的地震發(fā)生時,作為學生你正在學校,請說出正確的避震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