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三级中文字幕在线,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欧美性爱链接

      1. <sub id="o5kww"></sub>
        <legend id="o5kww"></legend>
        <style id="o5kww"><abbr id="o5kww"></abbr></style>

        <strong id="o5kww"><u id="o5kww"></u></strong>
        1. 定值電阻R0與一個最大阻值為R的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后接在電源上,已知R=3R0.當變阻器的滑片P由最大位置調到中點位置時(電源電壓不變)則


          1. A.
            R0消耗的電功率變?yōu)樵瓉淼?4/25
          2. B.
            R0消耗的電功率變?yōu)樵瓉淼?/3
          3. C.
            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yōu)樵瓉淼?/5
          4. D.
            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yōu)樵瓉淼?/9
          AC
          分析:(1)定值電阻R0與滑動變阻器R串聯(lián),根據(jù)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表示出兩種情況下電路中的電流,進一步得出兩者的電流關系;
          (2)根據(jù)P=I2R結合電流關系求出R0消耗電功率的變化關系;
          (3)根據(jù)歐姆定律分別得出兩種情況下變阻器兩端的電壓,進一步得出變阻器兩端電壓的變化關系.
          解答:(1)當滑片在最大值位置時,電路中的電流I1==-----①
          當滑片調到中點位置時,電路中的電流I2==-----②
          用②÷①得,I1:I2=5:8;
          (2)根據(jù)P=I2R可得,兩種情況下R0消耗的電功率===(2=,即R0消耗的電功率變?yōu)樵瓉淼?img class='latex' src='http://thumb.zyjl.cn/pic5/latex/162615.png' />,故A正確,B不正確;
          (3)當變阻器的滑片P處于最大位置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I1R=×3R0=,
          當變阻器的滑片P處于中點位置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U′=I2R=×1.5R0==U,故C正確,D不正確.
          故選AC.
          點評:解決此題必須要能熟練運用歐姆定律,在正確分析電路變化的基礎上,利用歐姆定律寫出相關的表達式,再通過計算求出電流和電壓變化的比值,這是解題的基本思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精英家教網(wǎng)學習了電學知識后,小明、小亮和小艷所在的興趣小組發(fā)現(xiàn):電學量的變化往往能夠用來反映力學、熱學、光學等物理量的變化.在馮老師的點撥下,他們在探究過程中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方案,共同設計了一種用電學量的變化來反映力學量--距離變化的裝置.
          (1)圖(甲)所示是他們最初設計的裝置原理圖.圖中R0是定值電阻,ab是總電阻為9歐,長60cm,粗細均勻,電阻隨長度均勻變化,且沿豎直方向固定放置的金屬桿,M是上下均有掛環(huán)、可沿豎直導軌上下移動的小物塊,M上連有一根左端有滑片P、電阻不計的水平金屬細桿,細桿與導線以及P與ab均接觸良好,P在ab的中點時,對應于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的位置.
          除金屬桿ab、小物塊M、金屬細桿和導軌外,他們還準備了以下器材:
          A.電源(提供4V的穩(wěn)定電壓)   B.電流表A(量程0-0.6A)
          C.電壓表V.(量程0~3V)  D.電壓表V2(量程0~15V)
          E.定值電阻R0(1歐、3歐、5歐和6歐的電阻各一個)  F.開關S一個,導線(足夠長)若干
          ①認真研究該原理圖后,小艷認為圖中只需一個電表即可,于是她將電流表去掉,則電流表所在處應該
           
          (填“讓其斷路”或“用一根導線替代”).
          ②小明和小亮認為:該裝置應該盡量大地反映M移動的距離范圍,同時還希望電壓表上的每根刻度線都能夠表示出肘移動的距離值.要達到此目的,電壓表應該選
           
          (填器材序號字母);定值電阻應該選阻值為
           
          歐的.
          ③在他們改進并初步完善的設計方案中,P在ab的中點,M既不上移也不下移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
           


          精英家教網(wǎng)(2)馮老師在充分肯定他們的設計方案后,提出-個建議:能否在上述改進并初步完善的方案基礎上再想想辦法,使測量的距離范圍更大?
          他們經(jīng)過熱烈討論后,決定增加一組滑輪組試試.圖中的A、B、C是小明、小亮和小艷分別畫出的滑輪組與M連接的示意圖.他們希望通過電表的示數(shù)間接反映繩上N點的移動距離,且要求N點移動距離范圍超過M.
          ①小明的連接方式能夠達到目的嗎?請說明理由.
           

           
          (填“小明”、“小亮”或“小艷”)的連接方式,測量的N點移動距離范圍最大.該連接方式中,電壓表量程的l/3刻度線處表示的N點移動距離為
           
          (填“向上”或“向下”移動的距離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1)小明利用圖1所示電路來測量“2.5V”的小電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
          ①請用筆劃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連好.
          ②閉合開關前應先將滑片置于最
          端(選填“左或“右”);閉合開關后,通過調節(jié)滑片,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2.5V時,再
          讀出電流表示數(shù)
          讀出電流表示數(shù)
          ,即可算出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
          ③若合上開關,移動滑片,發(fā)現(xiàn)燈不亮,電流表無示數(shù),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則故障原因可能是
          燈泡斷路
          燈泡斷路

          (2)小明完成上述實驗后,又利用電阻箱、電壓表來測定一個未知定值電阻RX的阻值,他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電路,其中R’是電阻箱,R0是定值電阻.
          ①圖2中,為測出RX的阻值,閉合開關S后,小明應該先把開關S1接到觸點
          1
          1
          (選填“1”或“2”),記錄電壓表的示數(shù)U;然后把開關S1接到另一觸點,并調節(jié)電阻.
          箱R’,直到電壓表示數(shù)也為U,讀出此時電阻箱R’的示數(shù)(各旋鈕的位置如圖3所示),則待測電阻RX的阻值為
          18
          18
          Ω
          ②小亮認為若用圖1的電路來測RX的阻值與圖2的方法相比較,圖1有一個最顯著的優(yōu)點,這個優(yōu)點是: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若圖2也想具備這個優(yōu)點,只需更換圖2中的一個元件就可以了,如何替換?答:
          把定值電阻R0換成滑動變阻器
          把定值電阻R0換成滑動變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定值電阻R0與一個最大阻值為R的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后接在電源上,已知R=3R0.當變阻器的滑片P由最大位置調到中點位置時(電源電壓不變)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1為某興趣小組設計的電子秤結構原理圖.圖中,電源電壓U=6V,定值電阻R0=20Ω,R是一個長為6cm的均勻電阻絲,R=20Ω,輕質彈簧的電阻不計,其上端和秤盤及金屬滑片P連在一起,若秤盤中未放重物時,滑片P與Q對齊且處于電阻絲的最上端.P與R間的摩擦不計.
          精英家教網(wǎng)
          (1)盤中不放重物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盤中放上重物壓縮彈簧時,P滑片隨盤下移,這時電壓表測量的是
           
          部分電阻絲兩端的電壓.
          (2)盤中不放重物時,閉合開關后,電路的總功率是多少?
          (3)彈簧所受的壓力F與壓縮量△L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該電子秤的最大稱量范圍有多大?(g取10N/kg)
          (4)用該電壓表表盤上的刻度表示被測物體對應的質量.請在圖-3中電壓表表盤上方框內填上對應的物體質量的數(sh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